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262841.jpg)
- 苏志武,林定祥,章文辉主编;韦博荣,金杰,王晖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739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电视系统-测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数字视音频测量基础2
第1章 标准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测量2
1.1 标准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格式检验2
1.1.1 525/60、625/50扫描标准的4∶2∶2编码参数2
1.1.2 数字视频分量格式检验12
1.2 串行数字视频系统测试23
1.2.1 串行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数据复用23
1.2.2 串行数字信号的接口特性参数测量26
1.2.3 反射损耗测量31
1.2.4 误码及增强测试34
1.2.5 抖动概念及测量43
参考文献50
第2章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测量51
2.1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格式检验51
2.1.1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参数标准51
2.1.2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格式52
2.1.3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格式检验与内容监测57
2.2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测量60
2.2.1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60
2.2.2 高清晰度数字分量视频信号串行接口特性参数测量62
参考文献64
第3章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65
3.1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65
3.1.1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般要求65
3.1.2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71
3.2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客观测量74
3.2.1 数字图像质量客观测量方法75
3.2.2 图像质量的测量和分析的应用83
参考文献88
第4章 AES/EBU数字音频89
4.1 数字音频基本概念89
4.2 AES/EBU标准90
4.2.1 AES/EBU格式结构90
4.2.2 AES/EBU信号的电气特性及互连93
4.3 SD/HD中的嵌入音频94
第5章 数字音频测量方法和测试设备103
5.1 音频信号的电平和测量103
5.1.1 平衡信号与不平衡信号103
5.1.2 音频信号电平104
5.1.3 音频电平的监视105
5.2 数字音频眼图测量107
5.2.1 AES/EBU数字信号比特流的模拟波形(眼图)108
5.2.2 AES/EBU数字音频信号格式分析110
参考文献114
第2篇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116
第6章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常用测试仪器116
6.1 频谱分析仪116
6.1.1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116
6.1.2 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116
6.1.3 频谱分析仪的使用118
6.2 光时域反射计121
6.2.1 概述121
6.2.2 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原理121
6.2.3 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使用范围122
6.2.4 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使用122
第7章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传输指标及其测量123
7.1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传输技术指标123
7.1.1 数字频道输出电平123
7.1.2 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电平差124
7.1.3 调制误差率(MER)124
7.1.4 系统噪声余量125
7.1.5 误码率(BER)125
7.1.6 载波抑制126
7.1.7 正交误差126
7.1.8 射频载波相位噪声127
7.2 系统传输指标测量方法127
7.2.1 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框图127
7.2.2 系统输出口电平的测量128
7.2.3 系统输出口电平差的测量128
7.2.4 调制误差率的测量128
7.2.5 噪声余量的测量128
7.2.6 误码率的测量129
7.2.7 信号质量余量测试129
第8章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备测量131
8.1 QAM调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量131
8.1.1 QAM调制器的功能性参数、接口要求及测量131
8.1.2 QAM调制器输出信号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量133
8.2 机顶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量139
8.2.1 机顶盒基本参数要求140
8.2.2 机顶盒射频参数指标要求及测量140
8.2.3 机顶盒的视频输出指标及测量142
8.2.4 机顶盒的音频输出指标及测量145
8.2.5 机顶盒的物理接口及其他指标147
8.3 复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测量147
8.3.1 复用器标准一致性测试148
8.3.2 复用器码流监测151
8.3.3 复用器物理接口特性153
第9章 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技术指标测量155
9.1 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概述155
9.1.1 有线电视传输媒介155
9.1.2 电视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156
9.1.3 混合光纤同轴网157
9.1.4 光系统总体规划158
9.1.5 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络拓扑结构159
9.2 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技术指标及测量161
9.2.1 光纤测量概述161
9.2.2 光传输链路损耗的测量162
9.2.3 光纤色散的测量163
9.2.4 光功率的测量167
9.2.5 光调制度的测量168
参考文献169
第3篇 数字卫星电视系统测量与监测172
第10章 卫星电视广播传输原理概述172
10.1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172
10.2 卫星电视传输技术原理173
第11章 卫星电视的监测176
11.1 对卫星电视监测系统的要求176
11.2 卫星电视监测参数及监测方法177
第12章 卫星电视的测量179
12.1 卫星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179
12.1.1 卫星电视上行系统的技术要求179
12.1.2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技术要求180
12.1.3 天线系统测试参数定义和技术指标185
12.2 卫星电视系统的测量方法188
12.2.1 上行系统射频指标测量188
12.2.2 系统测量的主要项目及方法190
12.2.3 地球站室外单元(下变频器)的主要测量项目及方法199
12.2.4 地球站室内单元(IRD)的主要测量项目及方法204
参考文献208
第4篇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系统测量210
第13章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设备测量210
13.1 载频的测量210
13.2 占用带宽、IFFT取样频率和符号宽度的测量212
13.3 信号和噪声的功率测量214
13.4 相位噪声的测量215
13.5 RF频谱模板符合性的测量217
13.6 肩电平衰减的测量218
13.7 杂散发射和无用发射测量219
13.8 误比特率(BER)和载噪比(C/N)的测量220
13.8.1 误比特率(BER)的测量220
13.8.2 不同发射机输出功率时BER与C/N的测量222
13.8.3 不同高斯噪声功率时BER与C/N关系的测量222
13.8.4 C/N门限的测量222
13.8.5 接收机最小/最大接收信号电平224
13.8.6 等效噪声损伤(END)和等效噪声C/N的测量224
13.9 调制误差比(MER)、调制目标误差(STE)和延迟时间的测量226
参考文献229
第5篇 手机电视系统测量232
第14章 手机电视系统构成与传输原理概述232
14.1 手机电视技术概述232
14.2 手机电视系统结构与传输原理233
14.2.1 DVB-H233
14.2.2 Media-FLO233
14.2.3 T-DMB235
第15章 手机电视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与数据分析237
15.1 手机电视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37
15.2 手机电视传输系统指标测量方法239
15.2.1 接收失败判据239
15.2.2 信道模型239
15.2.3 测量步骤243
15.3 手机电视系统测量指标数据分析252
参考文献259
附录A PSI(节目信息表)结构描述260
附录B 缩略语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