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法制与学校行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法制与学校行政](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997045.jpg)
- 许育典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330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法制与学校行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从教育基本权区分学校法制与大学法制11
壹、前言11
贰、教育基本权的争议及其概念厘清15
一、从教育基本权争议到自我实现目的15
二、从教育基本权到国民教育法的落实16
三、从教育基本权分析教育基本法的立法迷思19
参、学校与大学法制作为我国教育法制的区分21
一、区分的意义21
二、以国民教育基本权保护法益为核心的学校法制24
(一)学生、父母与教师的防御权24
(二)现有与必要教育设施的共享权26
(三)课程、师资、教科书与教育计画的客观价值秩序保护28
(四)国家监督与私立学校的制度性保障30
(五)学校自治、学生及父母参与自治的组织与程序保障32
三、以学术自由保护法益为核心的大学法制35
(一)研究、讲学及学习自由作为防御权35
(二)国家的学术促进义务作为客观价值秩序37
(三)大学自治作为制度性保障39
肆、学校与大学法制区分下的教师教学自由41
一、学校法制:宪法第21条的国民教育基本权42
二、大学法制:宪法第11条的讲学自由45
伍、结语48
第三章 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建构51
壹、前言51
贰、教育基本权、教育改革与学校自治54
一、自我实现、教育目的与教育改革54
二、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基本权57
三、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教育改革60
参、宪法基本原则作为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65
一、民主国作为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66
(一)民主的内涵66
(二)民主、教育基本权与学校自治69
(三)民主作为学校自治落实教育基本权的基础72
二、法治国作为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74
(一)法治国的内涵74
(二)法治国、教育基本权与学校自治79
(三)法治国作为学校自治落实教育基本权的基础80
三、宪法从地方自治到学校自治的教育事务设计87
肆、教育基本权作为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90
一、学校自治作为教育基本权组织与程序保障的理论基础91
二、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组织与程序93
三、学生参与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组织与程序96
四、父母参与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组织与程序98
五、教师参与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组织与程序101
伍、结论102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保障与问题105
壹、前言105
贰、教师教学自由的宪法保障106
一、教师教学自由的概念106
二、国民教育阶段:宪法第21条的国民教育基本权109
三、大学教育阶段:宪法第11条的讲学自由114
四、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权源与界限116
参、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保障内涵117
一、课程编成权118
二、教材选用自由120
三、教学方式自由122
四、学习评量自由124
五、专业自由125
六、维持教学秩序权126
肆、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管教与惩戒问题128
一、学校的维持校园秩序措施128
二、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管教与惩戒130
三、教师行使辅导与管教权的原则133
(一)法律保留原则134
(二)比例原则135
(三)正当法律程序原则136
(四)平等、尊重与守密原则137
伍、结论138
第五章 教育基本权与学校事故的国赔责任141
壹、前言141
贰、学校事故与学生安全142
一、学校事故的意义与种类142
(一)学生事故142
(二)教育活动事故143
(三)学校设施事故143
二、学校事故的特质144
三、以学生安全为目的的学校事故预防144
参、法治国家的在学关系146
一、在学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146
(一)特别权力关系的发展与特徵146
(二)我国在学关系的突破147
(三)在学关系的现代意义148
二、法治国原则于在学关系的建构150
(一)学生教育基本权的保障150
(二)学校及教师于学校事故的国家赔偿责任151
三、私立学校的在学关系152
(一)私立学校在学关系的理论基础153
(二)私立学校得否作为行政机关155
1.受委托行使公权力的私人155
2.大法官释字第382号的见解157
3.私立学校的实施教育范围包含教育内部事项与外部事项158
肆、教育基本权与学校事故责任的法建构160
一、宪法第21条的教育基本权规定161
(一)教育基本权、自我实现与学校安全161
(二)教育基本权的主体162
二、从教育基本权的保护法益建构学生安全的义务163
(一)学生有免于受学校事故侵害的防御权164
(二)教育基本权作为客观价值秩序165
(三)教育基本权作为制度性保障:以学生安全为核心的教师安全注意义务166
1.安全注意义务的概念167
2.安全注意义务的标准168
3.安全注意义务的类型169
4.安全注意义务的范围171
伍、以玻璃娃娃判决为例的国家赔偿责任分析172
一、台湾高等法院93年度上字第433号判决概述172
(一)案例事实172
(二)判决要旨173
(三)三本案判决与学校事故的关联174
二、私立学校教师作为公务员的国家赔偿175
(一)私立学校教师是否属于公务员175
1.教师的聘任契约的性质175
2.私立学校教师地位的归属176
(二)本案体育教师因作为而生的国家赔偿责任177
1.体育教师是否执行职务行使公权力的不法行为177
2.体育教师有否有故意或过失179
3.学生的自由或权利是否受到教师的侵害180
4.体育教师不法行为与损害间是否有相当因果关系181
(三)本案导师因不作为而生的国家赔偿责任182
1.导师是否怠于执行职务182
2.导师怠于执行职务是否不法184
3.导师不作为与损害有无相当因果关系185
三、私立学校作为公有公共设施的国家赔偿185
私立学校是否为公有公共设施186
陆、结论188
第六章 教师性侵害作为当然解聘事由的宪法正当性193
壹、前言193
贰、教师性侵害为伤害学生人格权的行为195
一、宪法上人格权的保障195
(一)人格权的意义195
(二)人格权在我国的宪法基础196
二、教师性侵害剥夺学生人格权197
(一)教师性侵害的界定197
(二)性侵害为剥夺学生自我决定的行为199
参、教师性侵害反噬其作为教师的宪法正当性201
一、教师处于辅助学生人格开展的角色201
(一)学生自我实现作为宪法的本质性思考201
1.自我实现作为基本权本质201
2.学生自我实现体现于校园204
(二)教师身分保障的宪法正当性:学生的自我实现205
二、教师性侵害使其成为不适任教师207
(一)不适任教师的概念207
(二)应将教师性侵害列为解聘教师的当然事由208
肆、教师性侵害作为当然解聘事由的现行法检讨210
一、适用教师法相关规定的可能211
(一)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与涵摄211
(二)教师性侵害未列为当然解聘事由的瑕疵213
1.教师评审委员会权限过大的问题213
2.教师间官官相护的疑虑216
3.停聘期间支领半薪的质疑217
4.利用辞职逃避责任的质疑218
二、解聘教师的程序与生效219
(一)解聘教师的程序219
(二)解聘教师的生效时点220
伍、结论222
陆、后记223
第七章 在学关系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监督225
壹、前言225
贰、在学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演变与内涵227
一、从特别权力关系到法律关系的演变227
(一)特别权力关系对在学关系的影响227
(二)法治国家在学关系的演变229
二、在学关系作为一般法律关系231
(一)法律保留原则于在学关系的适用231
(二)在学关系成员的权利保障与救济234
参、国家监督教育行政的宪法规定237
一、国家监督与私立学校在学关系237
二、宪法第162条作为国家监督的法律基础241
三、宪法第21条作为教育行政的法律监督内容与界限244
(一)宪法第21条的教育基本权保障内涵244
(二)学生自我实现作为教育行政的法律监督内容与界限245
肆、国家对教育行政的依法律监督246
一、宪法第162条依法律监督的意义246
二、宪法第162条依法律监督的内涵248
(一)法律监督249
(二)专业监督250
(三)勤务监督252
伍、结论254
第八章 国家对学校教科书的法律监督257
壹、前言257
贰、教科书政策形成的宪法界线探寻258
一、宪法第162条——国家监督的开端259
二、宪法第21条——国家监督的内容261
(一)教育的权利属性261
(二)宪法第21条作为国家监督目的262
1.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客观价值决定262
2.国家中立与宽容原则264
3.国家中立与宽容原则在教科书的适用265
(三)宪法第21条作为国家监督界线266
三、教科书政策形成的弹性268
参、教科书政策执行的控制271
一、控制的必要性271
二、依法行政原则作为政策执行控制的基础272
(一)法律优位原则272
(二)法律保留原则272
三、法律保留原则作为控制的标准273
(一)法律保留原则适用的判准——重要性理论273
(二)法律保留在教科书审定上的适用274
1.审定实质标准274
2.审定程序规定276
肆、教科书政策执行的弹性277
一、政策执行的弹性需求277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与教科书政策执行277
三、判断馀地在教科书审定上的适用279
伍、结论282
第九章 法治教育在台湾中小学的实践与检讨285
壹、前言285
贰、法治国原则下法治教育的建构286
一、法治国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286
(一)法治国原则的起源与发展286
(二)法治国原则的意义288
二、以实现法治国家为目标的法治教育289
参、法治教育在台湾中小学的实践及其困境检讨292
一、法治教育在台湾中小学课程纲要的定位292
(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内涵292
(二)法治教育与人权教育关系的厘清294
二、法治教育在台湾中小学实践的困境检讨297
(一)台湾过去法律文化的束缚297
(二)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偏颇298
(三)三教师法治素养的不足300
(四)学校人员权威观念未松绑301
肆、法治教育在台湾中小学的困境因应302
一、法治教育作为突破传统文化的途径302
二、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立303
三、教师法治素养的提升304
四、法治校园环境的建构306
伍、结论307
第十章 校园霸凌的法律分析309
壹、前言309
贰、校园霸凌对学生身心的伤害310
一、校园霸凌的定义与类型310
二、校园霸凌对学生身心的影响312
参、友善校园下霸凌事件的防止315
一、教育部友善校园计画的内涵315
二、反霸凌作为友善校园计画的落实317
肆、校园霸凌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318
一、校园霸凌从事者的法律责任318
(一)同侪作为校园霸凌从事者318
(二)教师作为校园霸凌从事者320
二、校园霸凌放任者的法律责任321
伍、结论323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325
参考书目343
索引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