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县域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县域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833022.jpg)
- 朱舜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3133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县域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总 论1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第一节 县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一 县域经济的含义1
二 县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三 县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构成9
一 城镇经济10
二 集镇经济12
三 村社经济14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6
一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和乡镇企业16
为支柱的区域经济16
二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
三 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3
第二章 县域经济中的经济形式27
第一节 县域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27
一 县域经济实行以公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27
二 公有制经济形式29
三 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35
第二节 县域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制度39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县域经济中的企业改革方向39
二 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制度42
第三章 县域经济的运行机制53
第一节 市场机制是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53
一 县资源的配置53
二 市场机制54
三 市场机制是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56
第二节 价格形成机制57
一 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58
二 成本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59
三 供给和需求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61
四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价格形成的影响75
第三节 县域经济运行中的经济规律76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76
二 价值规律79
三 利润最大化规律81
四 供求规律82
五 竞争规律84
第四章 县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87
第一节 县产业结构87
第二篇县三次产业经济87
一 县域经济中的三次产业88
二 县产业结构的内涵89
三 县产业结构的特征90
四 影响县产业结构的因素93
五 合理县产业结构的标志95
第二节 县产业政策98
一 产业结构政策99
二 县产业组织政策102
三 县产业政策的实施对策103
四 县生产力的区域配置104
第三节 县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06
一 县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06
二 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10
三 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14
第五章 县第一产业经济117
第一节 县第一产业经济的地位117
一 县第一产业经济的构成和特点117
二 县第一产业经济的地位119
第二节 县第一产业中的生产部门经济121
一 县农作物种植业经济121
二 县林业经济128
三 县畜牧业经济130
四 县副业经济134
五 县渔业经济135
第三节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县第一产业经营体制137
一 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是县第一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137
二 政府对县农业生产的调控142
第六章 县第二产业经济147
第一节 县第二产业经济的地位147
一 县工业经济的特点148
二 县建筑业经济的特点151
三 县第二产业经济的地位153
第二节 县工业经济154
一 县工业的细分155
二 影响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157
三 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160
四 县工业现代化164
第三节 县建筑业经济168
一 县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68
二 实现县建筑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措施170
一 建立县第二产业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171
第四节 改革县第二产业经济体制171
二 加快县第二产业经济体制改革173
第七章 县第三产业经济176
第一节 大力发展县第三产业经济的意义176
一 县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176
二 县第三产业中的经济规律178
三 大力发展县第三产业经济的意义180
第二节 县第三产业中的部门经济181
一 县商业经济181
二 县交通运输业经济186
三 县饮食服务业经济190
四 县旅游业经济192
第三节 县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195
一 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195
经济体制197
二 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本机制的县第三产业197
第三篇 县域经济的要素199
第八章 县劳动力199
第一节 县劳动力资源的特点199
一 县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200
二 县劳动力的特点201
第二节 县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趋势207
一 县劳动力的总供给与总需求207
二 村社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10
三 县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趋势215
第三节 县劳动力质量的提高216
一 有计划地进行县劳动力再生产217
二 提高县劳动力质量的措施218
一 村社农业土地及其利用220
第九章 县劳动资料220
第一节 县土地及其利用220
二 城镇和集镇土地及其利用225
第二节 县技术设备及其利用227
一 县农业技术设备及其利用227
二 县工业技术设备及其利用233
三 县能源及其利用237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县域经济中的运用241
一 科学技术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241
二 建立具有县域特点的科学技术体系244
三 县科学技术推广247
第十章 县资金249
第一节 县资金的构成和特点249
一 县资金的构成249
二 县资金的特点251
第二节 县资金运动253
一 县资金的筹集253
二 县资金的投放255
第三节 县企业资金运动258
一 企业资金的循环258
二 企业资金的周转259
第四节 县财政资金运动262
一 县财政资金的收入和支出262
二 乡镇财政资金的收入与支出265
第五节 县金融资金运动266
一 县货币流通266
二 县信用272
三 县保险274
一 县域经济信息的种类277
第十一章 县域经济信息277
第一节 县域经济信息的作用277
二 县域经济信息的作用281
第二节 县域经济信息的流动过程282
一 县域经济信息是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资料283
二 县域经济信息的搜集、加工、传输和贮存284
第三节 建立县域经济信息网络288
一 建立县城经济信息网络的必要性288
二 县域经济信息网络的建设291
第十二章 县市场体系297
第一节 县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性297
一 县市场体系的特点297
二 县市场体系的完善299
第二节 县商品市场300
一 货物市场301
二 旅游和服务市场306
第三节 县金融市场307
一 短期金融市场308
二 长期金融市场309
三 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312
第四节 县劳动力市场314
一 县劳动力市场的形式314
二 县劳动力市场的培育315
第五节 县技术市场317
一 县技术市场的分类317
二 县技术市场的发育319
一 县信息市场的特点320
第六节 县信息市场320
二 县信息市场的培育322
第七节 县房地产市场323
一县房地产市场的特征323
二 县房地产市场的综合开发325
二 县房地产市场的综合开发325
第十三章 县域经济的运行(上)328
第四篇 县域经济运行总过程——企业经济活动328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机制328
一企业的性质328
二 企业经营机制332
第二节 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337
一 企业的生产成本337
二 企业利润340
第三节 企业经营决策343
一 企业经营决策的内容和意义343
二 市场预测345
三 企业投资决策347
第四节 乡镇企业350
一 乡镇企业的特点和模式350
二 乡镇企业经营决策353
二 乡镇企业经营决策353
第十四章 县域经济的运行(中)——县整体经济活动356
第一节 县域经济运行的目标和总量平衡356
一 县域经济运行的目标356
二 县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358
一 县社会总产品的生产365
第二节 县社会总产品再生产365
二 县社会总产品的流通367
三 县社会总产品的分配370
四 县社会总产品的消费374
第三节 县社会保障制度377
一 建立县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377
二 加快建立新型的县社会保障体系379
二 加快建立新型的县社会保障体系379
第十五章 县域经济的运行(下)——县对国内外经济活动382
第一节 县对国内外经济贸易382
一 县对国内外经济贸易的必然性382
二 县对国内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385
第二节 县对外经济贸易388
一 对外贸易389
二 技术贸易392
三 利用外资394
四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396
第三节 县对国内经济贸易398
一 县对国内经济贸易是县对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398
二 县对国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402
第十六章 县域经济运行的调控和县域经济发展406
第一节 对县域经济运行的调控406
一 对县域经济运行调控的必要性406
二 政府对县域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原则409
三 调控县域经济运行的手段413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421
一 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421
二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