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写作新视野:我的大写作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写作新视野:我的大写作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693026.jpg)
- 尹相如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ISBN:754167608X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写作新视野:我的大写作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写作本体观1
一、大写作概念3
1.写作的定义3
2.写作的工具5
3.写作的符号系统5
二、写作的本体7
1.写作本体探究7
2.写作课的转轨定位9
三、建立科学的写作训练体系10
1.写作训练的科学化、系列化10
2.写作训练的中心目标12
3.写作训练的方式12
四、“以写为主,以讲促写”的新型教学模式16
1.观察教学模式17
2.导入教学模式21
3.作文讲评模式27
4.网络教学模式29
5.全程写作训练模式33
第二章 写作系统观37
一、写作系统学概观39
1.写作系统观的形成39
2.写作系统学的构成40
二、写作系统的总体研究41
1.写作的信息流程41
2.信息的获取48
3.信息的加工50
4.信息的传递61
5.信息的反馈71
三、写作系统的宏观研究75
1.写作系统与环境的关系75
2.主客体感应律78
3.写作系统对于环境的反作用81
四、写作系统的微观研究84
1.写作主体的智力结构84
2.写作载体的层次分析106
3.写作受体的心理机制120
第三章 写作文本观125
一、写作文本的构成要素127
二、人类信息传输方式的三次变革127
1.第一次变革:语言的出现127
2.第二次变革:文字的产生128
3.第三次变革:电子和互联网的发明130
三、数字化时代新型的写作方式132
1.什么是网络写作132
2.为什么要推广网络写作133
3.推广网络写作的好处137
四、电子文本的写作139
1.电子文本与网络语言139
2.在网络发表作品的优越性142
五、多媒体文本的写作146
1.什么是多媒体146
2.多媒体作文的优越性146
3.多媒体作文的类型147
4.多媒体文本制作的注意事项149
六、超文本的写作150
1.什么是超文本150
2.超文本的扇形写作方式153
3.超文本的树状思维方式154
4.超文本的美学价值155
七、博客的写作156
1.博客的产生156
2.博客的功能160
3.微博的写作162
八、手机短信的写作165
1.“交往理论”视野中的手机短信文化165
2.手机短信的功能167
3.手机短信的语体特征——反主流语体170
4.短信文学的类型171
第四章 写作文体观175
一、写作太极图177
二、中国古代文体学探究181
1.中国古代文体分类法181
2.中国古代文体学源流185
三、传世作品艺术形象的结构模式194
1.核心层次——人性194
2.中介层次——群体性199
3.表层层次——个性202
四、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得与失203
1.焦裕禄这个典型是怎样发现的203
2.张钦礼利用“亲密战友”的桂冠大捞政治资本206
3.揭开事实真相208
4.如何评价长篇通讯的得失209
第五章 写作课程观213
一、师徒制与课程制215
1.师徒制215
2.课程制215
二、精品课程的建设216
三、要建课,先树人220
1.责任心220
2.志气、灵气和呆气223
四、写作课程教学大纲226
1.课程性质与目的226
2.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227
3.教学内容与要求227
4.课程教学建议229
5.考核方式与标准230
6.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30
五、写作课程的教材建设231
1.守正出新,确保教材的科学性232
2.转变观念,突出教材的实践性233
3.与时俱进,实现教材的立体化234
第六章 写作课堂观235
一、破除狭隘的写作课堂观237
1.写作是在课堂上学会的吗237
2.写作课堂有多大238
二、现场教学的时间成本238
三、把写作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来安排240
四、身居课堂,心怀天下243
第七章 写作教师观245
一、教师的价值取向247
1.价值观247
2.价值取向248
3.教师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249
二、教师的精神境界251
1.什么是精神境界251
2.学者的境界251
3.哲学家的境界252
4.教师的境界252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三个层次254
1.“教书匠”型教师254
2.“学者”型教师255
3.“教育家”型教师255
四、写作课教师的标准255
1.对写作课教师的要求255
2.教、研、创三位一体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