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市科教兴市立法框架研究 国外科技教育政策和法律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市科教兴市立法框架研究 国外科技教育政策和法律选
  • 徐觉哉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43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立法-研究-上海市;科技政策-国外;教育政策-国外;科学技术管理-法规-国外;教育法令规程-国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市科教兴市立法框架研究 国外科技教育政策和法律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世界各国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1

(一)政府重视,支持扶持1

第一部分 科技1

(二)兴办科技工业园3

(三)面向市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6

(四)选择重点优先发展7

(五)推进官产学的合作8

二、美国的科研机构体系、科研管理体制与科技政策10

(一)科研机构体系10

(二)科研管理体制15

(三)科技政策16

(一)美国联邦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17

三、美国政府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定位17

(二)美国州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22

(三)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22

四、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25

(一)空前强调科技的作用,争取公众对科技的支持25

(二)强化政府参与科技发展,用政府干预手段推动科学进步25

(三)调整全国科研重点由军转民,优先发展民用技术研究,政府加强对工业技术的支持25

(四)优先投资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基础设施 26

(五)为保护科技预算与国会进行强力抗争27

(六)强调建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科技伙伴关系27

(三)按实施机构不同,美国科技计划可分为跨部门计划和单部门计划28

(二)科技计划经费通过立法予以保障28

五、美国科技发展计划的五大特点28

(一)科技计划以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为最高指针28

(四)计划有前瞻性,代表科技发展的趋势29

(五)重视研发基础的建设29

六、美国制订《技术创新法》促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29

(一)美国技术创新法的主要内容29

(二)对我国制订技术创新法规的启发32

七、美国为促进纳米技术研究开发立法35

八、法国确定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长期战略计划35

(三)确保优先领域的研究38

(二)树立战略观点38

(一)确保全国研究投入38

九、《法国研究报告》提出12条科技政策新措施38

(四)加强科研机构的协调和合作39

(五)积极参与地区发展39

(六)保持法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地位39

(七)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伙伴关系39

(八)活跃中小企业的革新活动39

(九)加强企业需要的技能培训和基础技术研究40

(十)更新科技队伍40

(十一)鼓励流动40

(十二)改善科技信息工作40

(一)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41

十、德国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构筑国家科技创新体系41

(二)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42

(三)运用法律手段构筑国家创新体系43

(四)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43

(五)大力加强教育与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44

(六)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化45

十一、德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其主要措施47

(一)政府近期科技政策基本目标47

(二)德国政府期望通过努力实现的任务48

(一)各国的法律政策49

十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49

(三)属于首批主导项目的主题49

(二)世界各发达国家过渡阶段的立法对我们的启示52

十三、韩国的科技管理体系及其运作53

(一)科学技术部53

(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53

(三)国家科学技术谘问会议54

(四)研究会55

(五)科研经费55

(六)科研队伍56

(七)金融对科研的支持56

十四、韩国2012年科技发展的五个构想57

(二)实现生物保健58

(一)建立一个信息—知识—智能社会58

(三)促进环境和能源前沿的发展59

(四)提高韩国当今主要产业的价值59

(五)加强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声望59

十五、加拿大科研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60

(一)联邦政府系统60

(二)企业系统62

(三)大学系统62

十六、日本政府推出21世纪科技战略的主要纲领——《科学技术基本法》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63

十七、瑞士的科研管理体制及科研计划的组织实施70

十八、印度推行“产业资助科技、科技面向产业”的改革方案73

十九、印度提出《2020年技术展望》宏伟科技蓝图75

二十、新世纪印度科技新政策与发展战略77

(一)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本国的传统科技79

(二)大幅增加科技投入80

(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制度创新80

(四)高度重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突出国家利益和本国优势 83

二十一、印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84

(一)推动科技发展的法规和政策84

(二)科技投入85

(三)科技经费管理机制85

(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和措施86

(五)有关科技人员职称和待遇的规定88

二十二、英国政府发表有关科学技术政策的纲领性文件88

(一)联邦的科技立法91

二十三、俄罗斯加强科技立法促进科技进步91

(二)科研机构的立法94

(三)科学技术鉴定制95

二十四、俄罗斯促进科技创新的法规与政策96

(一)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97

(二)创新的目标、任务和战略97

(三)技术创新的组织载体98

二十五、硅谷、新竹、中关村高新技术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比较 99

(一)政府的作用99

(二)技术创新的阶段100

(三)技术创新环境101

二十六、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况102

第二部分 教育107

二十七、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特点107

(一)重视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政府宏观决策功能107

(二)强调能力建设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108

(三)强调教育的全民性以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109

(四)注重青年一代学校教育年限的延长并强调发展高等教育的意义109

(五)强调优质高等学校的建设和知识的创新110

(六)促进办学体制多元化,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增强参与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111

(七)关注信息通讯技术和电子化学习的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112

二十八、国外教育产业的发展及其种类112

(一)与经济互动的教育产业112

(二)服务社会的教育产业113

(三)服务教育的教育产业114

二十九、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全球趋势与国际经验115

(一)全球趋势116

(二)国际经验118

(三)机遇与挑战:构筑国家全民终身教育体系121

三十、美国制定以打好三个基础、提高五大技能为核心的21世纪教育战略124

(一)21世纪美国全体就业人员应具备的五大能力125

(二)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三大基础127

三十一、美国职业教育的立法及其特色130

(一)《莫利尔法》:联邦政府干预的开端130

(二)《史密斯—休斯法》:职业教育系统的形成131

(四)《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的变革和深入发展132

(三)《乔治—里德法》等:职业教育逐步增长132

(五)《职业训练协作法》:政府资助职业训练136

(六)《伯金斯职业应用技术教育法》:面向世界新经济的挑战 137

三十二、美国提出一系列新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立法139

(一)《美国21世纪事业对学校的要求》139

(二)《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140

(三)《1998—2002年教育战略规划》140

(四)《2001—2005年教育战略规划》141

(五)《2002—2007年教育战略规划》141

三十三、美国制定《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确保一流教育141

(一)《NCLB法》的核心内容142

(二)《NCLB法》的主要项目144

三十四、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146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立法化147

(二)培训目标比较148

(三)培训形式比较149

(四)培训内容的挑战性和方法的多样性150

(五)培训的技术手段现代化151

(六)培训师资规范化152

(七)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几点启示152

三十五、新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框架与发展战略154

(一)关于今后20年英国高等教育的预测156

(二)关于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157

(三)关于迎接21世纪挑战的主要举措158

三十六、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颁布的三个主要教育法161

(一)《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62

(二)《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法》163

(三)《联邦初等职业教育法》164

三十七、日本教育法的若干特点165

(一)完善的教育法律制度165

(二)全面的教育法律调控对象166

(三)简单易行的教育法律调控方法167

(四)扩张的教育法律功能167

三十八、日本颁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和计划168

(五)广泛的教育法律监督168

(一)《国立大学重建方针》169

(二)《30所一流大学计划》169

(三)《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169

(四)《教育改革17项提案》169

三十九、韩国为终身教育单独制定《终身教育法》170

(一)主要内容170

(二)主要特色171

(三)初步效果171

(四)思考与借鉴172

(一)信息产业国际比较分析174

四十、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174

第三部分 产业174

(二)信息产业政策国际比较分析177

四十一、美国联邦政府对传统产业改造的经验179

(一)美国传统产业的基本情况179

(二)美国联邦政府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作用182

(三)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传统产业改造的主要做法183

四十二、以高技术为主的新经济重塑了美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189

四十三、透析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政策192

四十四、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若干对策194

(一)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195

(二)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与总体战略195

(三)主要对策197

(一)以协作促进规模经济202

四十五、韩国政府制定各类法规实施产业组织政策202

(二)竞争和开放203

(三)几点启示206

四十六、韩国政府制定《面向21世纪的产业政策方向及知识基盘新产业发展方案》207

(一)主要措施207

(二)发展目标208

(三)主要科研成果211

(四)科学技术革新计划213

四十七、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215

(一)韩国文化产业范畴216

(二)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216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217

四十八、日本实行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224

(一)实行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的原因224

(二)日本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225

(三)产业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发展新趋势227

四十九、日本产业政策体系及当前政策重点228

(一)产业结构政策229

(二)产业组织政策230

(三)产业金融政策231

(四)产业技术政策234

(五)产业基础政策235

(二)日本理论界对“入关”后产业调整的理论指导238

(一)日本“入关”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238

五十、日本“入关”后的产业政策238

(三)“入关”后日本产业政策的调整重点及效果239

五十一、日本通过经济政策的法制化推行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240

第四部分 人才244

五十二、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思考244

(一)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244

(二)顺应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中国成为国际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知识流动的枢纽中心250

五十三、世界各国采用不同措施争取人才智力回流255

五十四、美、新、印、日四国培育人才战略比较259

(一)美国——牵引教育259

(二)新加坡——筛选教育260

(四)日本——终身教育261

(三)印度——数学教育261

五十五、美国的科技人才政策262

(一)背景与过程263

(二)结论与建议267

(三)机制与特点269

五十六、美国在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271

(一)重视培养国内人才272

(二)注重吸引国外人才273

(三)人才留用策略275

五十七、印度的IT革命和人才战略276

(一)“计算机总理”和基础教育277

(二)人才外流与“硅谷”奇迹278

(三)人才猎头和百万富翁279

(四)国际合作与人才回流280

五十八、澳大利亚推出“强化澳大利亚能力”的人才计划282

第五部分 信息284

五十九、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活动284

(一)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284

(二)美国285

(三)欧洲联盟285

(四)新加坡286

(五)日本287

(六)韩国287

(一)美国国会立法状况288

六十、各国立法防御垃圾邮件288

(二)美国各州制订相关反垃圾邮件法289

(三)欧洲联盟指令289

(四)英国数据保护法290

(五)我国垃圾电子邮件管理相关法律规范291

六十一、英、德、美、法、新、韩六国网络立法一览295

(一)英国295

(二)德国295

(三)美国296

(四)法国297

(五)新加坡297

六十二、德国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来打造信息社会298

(六)韩国298

(一)使广泛上网成为可能299

(二)教育系统中使用多媒体299

(三)以新的应用技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299

(四)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居领先地位300

(五)发展电子政府,使政府管理现代化300

(六)与欧洲和国际的深入合作300

六十三、世界上第一部规范Internet的法律:德国《多媒体法》301

六十四、日本政府公布《IT基本法》正式实施“IT立国”战略304

(一)“IT立国”战略304

(二)政策措施305

(三)主要成果306

六十五、韩国的电子化政策307

(一)韩国电子化政策构架308

(二)韩国电子化政策之主轴308

六十六、美国制定一系列关于网络的法规313

(一)《通信法(1996)》(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313

(二)《通信规范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CDA)314

(三)《计算机反欺诈和滥用法(修订)》(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314

(四)《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报告314

(五)《禁止电子偷窃法》(No Electronic Theft Act)315

(六)《儿童在线保护法案》(Child Online Protection Act)315

(七)《国际互联网免税法》(Internet Tax Freedom Act of 1998,ITFA)315

(十)《统一电子交易法》(Uniform Electronic Transaction Act,UETA)316

(八)《数字千年版权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316

(九)《电子签名法》和《反域名抢注法》316

六十七、美国对于网络欺诈的立法规制和实践317

(一)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主导作用317

(二)美国电子签章法中对于消费者保护的规定322

(三)电子商务中行业自律的发展326

(四)在线消费者保护和争议解决机制的全球协作328

六十八、美国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330

(一)关税和税收优惠政策330

(二)促进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331

(三)制定电子商务贸易规范331

(六)积极推动国际合作332

(五)加强隐私权保护332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32

六十九、日、韩以经济特区带动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33

(一)以“IT特区”推进社会信息化的21世纪日本信息化战略 333

(二)构筑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业、技术和人才新高地的日本信息化政策与策略335

(三)以“市、郡、邑、地区知识产业联合体”推进IT产业的韩国信息化战略337

(四)以“知识信息强国”为目标的韩国信息化政策措施338

七十、印度政府为软件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环境和优惠政策341

(一)集中政府财力,以政府规划、投资来扶持软件外包发展341

(二)创造开放的科研环境342

(三)注重人才培养342

(五)政府给予软件出口各种优惠政策343

(四)创造有利于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环境343

第六部分 财政344

七十一、国外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344

(一)税收减免344

(二)财政支持347

(三)加速折旧349

(四)我国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350

七十二、德国的税收政策改革352

(一)现有税收政策的基本情况352

(二)税收改革的主要原因353

(三)德税收改革的基本内容354

(四)对德税收改革结果的评价356

(五)对我国的启示357

第七部分 投融资359

七十三、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各类法规政策359

(一)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法规政策359

(二)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法规政策360

(三)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法规政策362

(四)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收益分配与激励法规政策364

(五)国外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365

七十四、国外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政策367

(一)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政策367

(二)建立和完善扶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368

(一)美国的风险投资370

七十五、美国的风险投资为我们制订《投资基金法》提供成功经验370

(二)我国的风险投资371

七十六、美国建立风险投资市场机制的启示373

(一)政府参与,大力倡导374

(二)全新的投资理念,开放的社会风气375

(三)风险资本的筹措376

(四)风险投资家的培养377

(五)美国建立风险投资市场机制给我们的启示377

七十七、美国康涅狄格州鼓励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381

(一)融资方面382

(三)培训383

(二)公用设施使用383

(四)商业技术资源提供384

(五)税收优惠384

(六)工业园区的优惠386

第八部分 知识产权388

七十八、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为世界知产法的法典化奠定基础388

七十九、美国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政策389

(一)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390

(二)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390

(三)专利管理政策393

(四)启示与借鉴397

(一)美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体制的特点 400

八十、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00

(二)美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的构成 402

(三)美国知识产权法律的特点 403

(四)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407

八十一、美国、欧盟和日本制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垄断法规 408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 408

(二)欧盟的第240号新规章 409

(三)日本的《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证合同中的反垄断法指导方针》410

八十二、《1998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美国为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保护与管理手段立法 411

(一)技术措施 412

(二)权利管理信息 412

八十三、日本通过《知识产权基本法》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413

八十四、新加坡全面修改知识产权法 415

(一)专利法 416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 418

(三)版权法 419

(四)商标法 420

八十五、俄罗斯联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要点 423

八十六、欧盟通过《知识产权维权指令》打击盗版和假冒 424

八十七、欧盟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426

(一)在国际版权原则的框架之内,对计算机软件实行版权保护427

(二)以软件作者为核心,维护了国际版权法的“作者身份”原则 429

(三)在保护范围上,回到国际版权法的轨道上来 430

(四)对软件反向工程立法的国际影响431

(五)中欧软件保护的差异及欧盟立法对中国软件保护的影响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