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美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美术概论
  • 邵亮主编;邵亮,刘莎莎,张文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8272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美术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美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美术的概念内涵1

一、古代的美术观念1

二、近代的美术观念3

三、美术的基本特征4

拓展阅读6

美术的历史与美术史的历史6

第一章 美术的起源和发生12

第一节 关于美术起源的几种假设12

一、游戏说13

二、劳动说15

三、巫术说17

第二节 审美意义上的美术发生21

一、审美发生与艺术起源的关系21

二、作为艺术的艺术如何发生23

三、艺术的审美发生26

四、美术的意义生成28

拓展阅读31

艺术的两重性——从杜尚的《泉》看当代艺术的文化角色31

课后思考题36

第二章 美术是什么——理解美术的几个角度39

第一节 再现论39

一、模仿论39

二、“模仿论”中的两种倾向42

三、反映论45

第二节 表现论47

一、美术的主观方面47

二、对模仿问题的重新理解50

三、表现与抽象的关联53

第三节 形式论56

一、从古希腊到康德56

二、形式与视觉58

三、英国形式主义60

四、格林伯格的“媒介说”63

五、格式塔65

第四节 符号理论与图像观念68

一、自然符号与人工符号68

二、符号(象征)形式71

三、作为符号的图像73

四、图像与“纯粹”符号的区别75

五、形式主义的图像观76

六、图像的意义79

七、图像的多义性82

八、美术原作与亲笔书写84

九、真实与虚幻86

十、图像是什么88

十一、自然物象的图像性质91

十二、图像类型94

拓展阅读一98

解构原创性——在艺术原创性问题的背后98

拓展阅读二101

如何欣赏美术作品101

课后思考题104

第三章 美术作品所涉及的一些主要范畴106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106

一、美术作品的内容106

二、美术作品的形式110

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13

第二节 风格116

一、对风格的形式主义解释117

二、风格的心理学依据120

三、风格的社会学根源123

第三节 意境126

一、作为审美表象的意境126

二、影响意境表现的一些因素128

三、意境的结构层次131

四、中国画的意境135

第四节 品第139

一、等级高下的区分方式139

二、“四格”:等级区分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141

三、理想的艺术作品143

第五节 格调147

一、雅与俗的含义148

二、雅与俗的相互关系151

三、媚俗(Kitsch)154

拓展阅读一157

诗与画157

拓展阅读二159

审美静观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启示159

课后思考题164

第四章 美术创作规律166

第一节 天才与灵感166

一、美术创作内在过程的复杂性166

二、灵感的发生168

三、灵感与技能169

四、灵感与无意识172

第二节 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现象174

一、无意识与艺术174

二、集体无意识177

第三节 作为社会生产的美术创作179

一、“艺术家”神话179

二、艺术创作的社会制约因素181

三、意识形态183

四、艺术家作为生产者186

第四节 作者和主体性问题189

一、作者的功能189

二、大写主体的衰落191

三、差异与认同194

第五节 美术创作的程式化问题196

一、美术创作与习得“图式”196

二、中国艺术的程式化特点200

三、程式化与创造性203

拓展阅读一206

表现主义的跨文化阐释206

拓展阅读二212

美术的法则与自由212

课后思考题213

第五章 美术的接受217

第一节 美术接受的特征和一般规律217

一、美术接受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218

二、本体角度的转变——从作品本体到接受本体219

三、在美术接受中意义解释的多元性221

第二节 影响美术接受的外部因素224

一、社会环境因素225

1.展览陈列环节:美术展览馆与美术博物馆225

2.新闻出版环节228

3.美术教育环节230

4.美术市场环节231

二、观念因素232

第三节 美术接受的心理机制234

一、美术接受心理的“直觉”阶段234

二、美术接受心理的“知觉”阶段235

1.完形与弥散235

2.“知觉”过程中的错觉237

三、美术接受心理的“概念”阶段239

1.理解的深化239

2.理解的升华240

第四节 美术欣赏242

一、什么是美术欣赏242

1.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242

2.美术欣赏充满精神愉悦性243

3.美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243

二、美术欣赏的前提条件245

1.具有审美能力的欣赏主体245

2.可供美术欣赏的客体246

3.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的审美距离246

三、美术欣赏的培养与提高247

第五节 美术批评249

一、什么是美术批评250

二、美术批评的性质、任务及作用250

1.美术批评的性质250

2.美术批评的任务252

3.美术批评的作用253

三、美术批评的标准与方法255

1.美术批评的标准255

2.美术批评的方法256

四、美术批评主体的素质260

1.美术批评家应该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260

2.美术批评家应该具有较强的学术素质与理论水平260

3.美术批评家应该具有独有的挖掘、判断能力261

4.美术批评家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261

第六节 美术的社会功能261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261

二、美术的教育功能263

三、美术的娱乐功能264

四、美术的审美功能265

五、美术的心理净化功能266

拓展阅读一268

美术与商品268

拓展阅读二271

美术馆vs.后现代:困惑与抉择271

课后思考题274

第六章 美术的门类276

第一节 划分美术门类的依据276

第二节 美术的基本门类277

一、美术范畴内的基本门类划分278

1.绘画278

2.书法285

3.篆刻286

4.雕塑287

5.建筑与园林289

6.工艺美术294

7.摄影美术295

8.设计艺术296

二、其他艺术形式与美术范畴的交叉、融合299

1.戏剧299

2.电影与电视299

3.舞蹈300

第三节 当代新兴艺术对于传统美术门类的拓展和冲击300

一、装置美术301

二、行为艺术302

三、涂鸦美术303

四、电脑美术305

拓展阅读一308

美术与自然308

拓展阅读二310

泥人张生存状况之调查与思考310

课后思考题316

第七章 美术发展规律318

第一节 关于艺术总体发展进程的两种描述318

一、不断进化的艺术——关于“进化论”318

1.达尔文、斯宾塞、L·H·摩尔根、E·B·泰勒:进化学派319

2.黑格尔、亨利·柏格森:精神进化说320

二、艺术并非向前发展——终结论与无所谓进步的艺术322

1.黑格尔:艺术终结论322

2.贡布里希:艺术无所谓进步323

第二节 关于美术发展模式的探讨325

一、草创—繁荣—衰亡:美术的周期325

二、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艺术哲学观328

三、里格尔:艺术在两极之间的变化329

第三节 美术的他律性与自律性330

一、美术的他律性331

1.经济与美术331

2.政治与美术332

3.宗教与美术333

4.哲学与美术334

二、美术的自律性335

第四节 美术发展的判断标准337

一、美术发展的单一性判断标准——温克尔曼的艺术发展观338

二、美术发展标准的多元性——关于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一般概念340

拓展阅读一343

格律与自由——跨学科角度看抽象艺术343

拓展阅读二349

当代艺术中的道德问题349

课后思考题352

第八章 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概况354

第一节 当代中国美术现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354

一、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与美术创作的多元化356

二、美术圈的拓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59

第二节 对新潮美术的反思362

一、“主旋律艺术”的提出364

二、对传统艺术元素的继承、发扬和利用365

三、中国画领域对新潮美术的反思及“新文人画”现象369

四、“传统”与“进步”371

第三节 都市文化与美术375

一、都市文化与“新生代”376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新潮流379

三、都市文化观念中的“乡村”384

第四节 美术中的性别问题387

一、性别问题的提出387

二、我国女性艺术问题的历史性存在390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艺术的发展393

第五节 当代角度看民族的美术与世界的美术397

一、当代我国的实验艺术与“国际接轨”问题398

二、关于“地域性”美术的思考403

拓展阅读暨结束语一407

美术的地域性407

拓展阅读暨结束语二415

美术的未来415

课后思考题419

插图索引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