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手册
  • 王文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ISBN:750500757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08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1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章 台湾简史1

第一节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

第二节 古代台湾居民2

一、史前时代2

二、夷州时代(汉、三国)2

三、琉球时代(隋、唐、宋、元)3

四、鸡笼山时代(明代)4

第三节 荷兰侵占时期4

一、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4

三、台湾人民的抗荷斗争5

二、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5

第四节 明郑统治时期6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6

二、明郑政权开发台湾6

三、明郑政权的覆亡7

第五节 清朝统治时期8

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8

二、文化事业的发展10

三、反抗腐朽清王朝的斗争10

第六节 日本侵占时期11

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台湾11

二、殖民地统治的建立和发展12

三、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15

附:台湾历史上的涉外条约17

一、国民党接收台湾21

第七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21

二、国民党政权统治台湾22

第八节 台湾政治四十年23

一、从戒严体制到解除戒严23

二、从一党专政向“一党优势多党竞争”转化24

三、四十年来的政治事件25

第九节 台湾经济四十年40

一、进口替代时期(1949~1959年)40

二、出口扩张时期(1960~1973年)41

三、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1974年至今)43

一、严重对峙的三十年44

第十节 国共关系四十年44

二、逐步松动的十年45

第二章 台湾概况48

第十一节 自然地理48

一、位置48

二、面积48

三、地形55

四、气候58

五、矿产59

六、水利64

第十二节 台湾人口64

一、人口的发展64

二、人口的分布与出生率66

三、汉族与语言76

四、高山族与语言77

第十三节 台湾的行政区划78

一、两个“行政院”直辖市78

二、五个省辖市79

三、十六个县81

第十四节 台湾的少数民族90

一、阿美族90

二、泰雅族90

三、排湾族91

四、布农族91

五、卑南族91

九、邵族92

一、简史92

第十五节 金门92

六、鲁凯族92

八、雅美族92

七、曹族92

二、地理93

三、人口94

四、资源94

五、教育95

第十六节 马祖95

一、简史95

四、资源96

二、地理96

三、人口96

五、教育97

第三章 台湾政治98

第十七节 台湾的政权机构98

一、概况98

二、“国民大会”99

附:“国大”代表名单102

三、“总统府”105

四、“动员勘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108

五、“行政院”109

六、“立法院”124

附:立法委员名单125

七、“司法院”126

八、“考试院”127

九、“监察院”128

附:“监察委员名单”129

十、台湾省议会与省政府129

第十八节 台湾的政党138

一、中国国民党138

附1.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第十三届)142

附2.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名单(第十三届)144

二、中国民主社会党145

三、中国青年党145

四、民主进步党146

六、民主自由党147

七、中国民主正义党147

五、中国自由党147

八、工党148

第十九节 台湾的军事149

一、台湾军事组织机构149

二、兵力及装备154

三、台湾的军事工业155

四、台湾军事院校159

附1:台湾党政军历任要人一览表162

附2:近几年台湾国民党老人死亡名单170

一、严重污染状况208

第四章 台湾社会208

第二十节 台湾环境污染和保护208

二、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210

三、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的三个阶段210

四、环保“自救运动”的兴起212

第二十一节 台湾公务员制度213

一、历史沿革213

二、法规制度214

三、特点216

四、公务员待遇217

附:各机构的编制、待遇、等级、职称1~9表224

一、职业团体226

第二十二节 台湾群众团体226

二、社会团体228

三、农渔民团体228

第二十三节 台湾妇女229

一、法律地位女性劣于男性230

二、受教育的机会女性少于男性231

三、政治参与女性远不及男性231

四、求职就业,女性的职位、机会、薪金均低于男性232

五、婚姻家庭变迁、女性多受损害233

第二十四节 台湾的大陆籍老兵234

一、去台老兵的辛酸史234

三、返乡探亲是老兵奋斗的结果235

二、去台老兵的现状235

四、老兵返乡探亲的意义237

第二十五节 台湾社会种种237

一、社会犯罪十分严重237

二、黑社会活动猖獗238

三、色情泛滥成灾238

四、吸毒、赌博成风239

五、自杀自伤逐年增多239

六、离婚率成倍增长240

七、迷信之风在蔓延240

八、人口问题240

第五章 台湾对外关系241

第二十六节 对外关系概况241

第二十七节 对美关系242

第二十八节 对日关系243

第二十九节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244

第三十节 台湾人在海外的社团248

一、概况248

二、台湾人在海外的主要社团248

第六章 台湾经济257

第三十一节 台湾经济概况257

一、台湾经济的成就257

二、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259

三、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260

第三十二节 台湾财政269

一、财政收入270

二、财政支出271

三、未来展望272

第三十三节 台湾的金融业273

一、发展简况273

二、金融业务情况274

附1:台湾省金融业排史一览表282

附2:外商银行在台分行283

附3:台湾省信用合作社285

附4:台湾省信托投资公司286

附5:台湾省农会信用部286

第三十四节 台湾的股票市场289

一、台湾股票市场的管理制度289

附6:台湾省渔会信用部289

二、台湾股市变动因素292

三、台湾省股市与世界股市的比较294

四、台湾省股市存在的问题295

附:台湾省上市证券发行公司排名一览表298

第七章 台湾省对外贸易303

第三十五节 概况303

第三十六节 进出口增长原因304

一、出口增长原因304

二、进口增长原因315

第三十七节 进出口贸易结构和主要贸易地区325

一、出进口贸易结构325

二、主要贸易地区327

三、双边贸易差额330

第三十八节 拓展贸易措施331

一、背景331

二、拓展贸易主要措施331

附:台湾省进出口贸易业排名一览表332

第八章 台湾省对外和大陆香港的经济关系340

第三十九节 台湾技术引进340

一、台湾技术引进的特点340

二、引进技术的成功经验341

三、引进技术的主要教训343

第四十节 台湾出口加工业343

一、实绩与效益344

三、发展前景346

二、存在的问题346

第四十一节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350

一、建立科学工业园区的原因350

二、选址新竹的有利条件351

三、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352

四、科学工业园区的优惠措施353

五、科学工业园区的成效及问题355

第四十二节 外资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356

一、对台湾对外贸易的作用356

二、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作用357

三、对固定资产增长的作用357

六、连锁效应358

五、对台当局税收的作用358

四、对增加就业的作用358

七、对技术转移和企业管理的作用359

附:台湾外资厂商排名一览表368

第四十三节 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关系370

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371

二、两岸经贸政策的互动关系371

三、海峡两岸的贸易关系372

四、对台贸易的基本方针与作法377

五、海峡两岸的投资关系378

六、鼓励台胞投资的方针与做法380

七、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383

一、台湾省与大陆的经济竞争385

第四十四节 台湾省与大陆经济的竞争与合作385

二、台湾省与大陆的经济合作390

第四十五节 台湾与香港的经贸关系393

一、台湾与香港的贸易关系393

二、香港资本在台湾的投资394

第九章 台湾初级产业397

第四十六节 台湾农业397

一、农业概况397

二、农村土地占有和经营体制399

三、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400

五、台湾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401

四、台湾农业的主要特征401

六、台湾农业发展成功的因素402

七、台湾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02

第四十七节 台湾林业407

一、概况407

二、森林资源407

三、林业生产与经营408

四、木材的供需409

第四十八节 台湾畜牧业410

一、概况410

二、家畜饲养业411

三、家禽饲养业412

一、远洋渔业414

第四十九节 台湾渔业414

二、近海渔业415

三、沿海渔业415

四、养殖渔业415

第五十节 台湾物产资源416

一、农产品416

二、林产品417

三、海产品418

四、名特产品418

五、自然保留区和沿海自然保护区424

一、工业发展实绩426

第五十一节 台湾工业概况426

第十章 台湾工业426

二、工业结构变化431

三、工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431

附1:工业生产重要指标432

附2:工业主要产品产销量(1~10表)433

第五十二节 台湾重化工业443

一、造纸工业443

二、石油化学工业443

三、石油炼制工业446

四、基本金属工业446

五、金属制品449

六、机械制造业450

七、电子电机工业452

八、运输工具制造业456

九、精密工业459

第五十三节 台湾轻工业460

一、食品工业460

二、饮料及烟草业461

三、纺织工业464

四、成衣服饰业467

五、皮革业468

六、家具工业468

七、塑胶制品业469

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71

二、大中型民营制造企业简介473

一、概况473

第五十四节 台湾大中型民营制造企业(1986年)473

第五十五节 台湾能源531

一、台湾能源供需状况531

二、台湾岛内能源消费趋势533

第十一章 台湾商业535

第五十六节 台湾商业概况535

一、经营情况535

二、就业情况537

第五十七节 台湾的“国营”企业与中小企业538

一、台湾的“国营”企业538

二、台湾的中小企业540

附1:台湾公营事业排名一览表(1987年)543

附2:台湾主要民营企业排名表(1987年)544

附3:台湾各级商会一览表578

第十二章 台湾运输通信业590

第五十八节 台湾运输业590

一、铁路运输590

二、公路运输597

三、水上运输600

四、航空运输604

附1:台湾省国际定期班机航线表605

附2:台湾定期班机航线表609

附3:台湾航运业排名一览表610

第五十九节 台湾通信业614

一、概况614

二、营运状况615

附1:台湾邮区邮递区号616

附2:台湾实用电话简表622

附3:给台湾亲友打电话、电报及通信须知624

第十三章 台湾旅游服务业625

第六十节 台湾旅游业625

一、概况625

二、接待海外游客626

三、岛内旅游的发展626

四、出岛旅游的增长628

五、旅游业的经济意义629

六、台湾旅游组织系统630

一、名胜古迹636

第六十一节 台湾名胜古迹和旅游点636

二、一般自然风景区639

三、主要海水浴场642

四、台湾的温泉642

五、主要风景道路643

六、大型自然公园644

附:台湾观光游程表(1987年)646

第六十二节 台湾服务业649

一、概况649

二、餐旅业649

附1:台湾观光旅馆业排名一览表650

附2:台湾省旅馆简介650

四、证券投资及顾问业653

三、仓储业653

五、保险业654

附:台湾保险业排名一览表656

六、租赁业658

七、不动产及商品经纪业659

八、工商服务业659

九、修理服务业662

十、个人服务业662

第十四章 台湾教育与科技664

第六十三节 台湾的教育664

一、当前台湾教育664

二、光复前教育概况674

三、近四十年来发展教育的政策与措施675

四、几项特点677

五、台湾教育发展的原因678

六、台湾的高等院校679

第六十四节 台湾的科技发展691

一、台湾科技发展的几个阶段691

二、台湾当局重视科技的原因692

三、科技发展策略693

四、进步作用与问题695

五、台湾主要研究机构697

一、报纸705

第六十五节 大众传播事业705

第十五章 台湾文化705

二、杂志709

三、电视709

四、广播709

五、通讯社713

六、图书馆714

七、出版社715

八、有声出版社715

第六十六节 当代台湾文学728

一、1937年至1949年的台湾文学728

二、50年代台湾文学729

三、60年代台湾文学730

四、70年代台湾文学732

五、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734

第六十七节 台湾电影735

一、台湾电影概况735

二、台湾电影设奖种类737

三、台湾电影制片机构738

第六十八节 民间活动风俗习惯739

一、民间节庆739

二、祭典活动741

三、优秀人才选拔744

四、民俗技艺746

五、风俗习惯748

六、高山族风俗750

第六十九节 台湾体育753

第七十节 医疗卫生755

一、医疗机构设施755

二、医事人员756

三、乡镇医疗网757

四、传染病757

五、主要疾病757

第七十一节 台湾的宗教758

一、佛教759

二、道教759

三、基督教759

八、理教760

七、轩辕教760

四、天主教760

五、回教760

六、天理教760

九、大同教761

第十六章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762

第七十二节 “一国两制”的由来与发展762

第七十三节 “一国两制”的内容和特征763

一、“一国两制”的内容763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764

三、“一国两制”与联邦制的比较766

第七十四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767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对立中求同一的典范767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768

三、“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769

第七十五节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义769

一、免遭战争之灾消除民族分离之苦769

五、对世界范围内和平解决两种制席相处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770

四、促进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770

二、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共振中华770

三、有利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平与安宁770

总附一:有关对台政策法规选771

一、对台方针原则771

二、台胞探亲、旅游775

三、中国海关对进出口物品的有关规定791

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09

五、升学814

六、有关对台胞定居、去台人员家属和居住在大陆的台胞的政策823

七、对台贸易827

八、鼓励台胞投资的有关规定846

九、有关对台法律问题848

十、大陆同胞赴台的有关规定858

三画873

三毛873

七等生873

十画873

聂华苓873

丁依873

二画873

人名索引873

总附二:台湾名人录873

于右任874

马壁874

马青山874

马星野875

四画875

王拓875

王蓝875

王乃得875

王天强875

王文兴875

王宏惠876

王生善876

王永庆876

王平陵876

王叔铭877

王梦鸥877

王锦江877

王碧云878

王锡爵878

王鼎钧878

韦大卫878

毛高文878

石蒙仁879

龙瑛宗879

石静如879

五画879

邓丽君879

尹雪曼879

田富达880

卢嘉锡880

叶仁寿880

叶石涛880

叶庆耀881

叶维廉881

白荻881

白先勇881

丘念台882

丛甦882

白崇禧882

白景瑞882

丘琳882

丘逢甲883

冯锡范883

司马中原883

六画884

吕凤章884

吕赫若884

朱天顺884

朱术桂884

纪弦885

纪政885

朱点人885

朱西宁885

台静农886

许历农886

许永德886

许达然886

许寿裳886

许胜发887

孙科887

孙立人887

刘心皇888

羊令野888

江英彦888

刘艺888

孙运璇888

刘亦铭889

刘伯祺889

刘昌博889

刘绍铭889

刘铭传889

闫锡山890

七画890

李辰890

李行890

李大维891

李焕891

李黎891

李乔891

李伟光892

李志民892

李国鼎892

李纯青892

李曼瑰892

李登辉893

李翰祥893

杨华893

杨云萍894

杨逵894

杨牧894

杨逵894

杨文淦895

杨守愚895

杨希枚895

杨克煌895

杨青矗895

苏子蘅896

苏英俊896

苏南成896

苏雪林896

昊大猷897

昊凤897

昊三连897

昊晟897

昊火狮898

昊永泰898

昊克泰898

昊伯雄898

昊英辅898

昊念真899

昊浊流899

昊国桢899

昊国祯899

昊修齐900

昊新荣900

严庆龄900

严停云900

严家淦901

杜衡901

连战901

苏新901

巫永福901

何宜武902

余光中902

谷正纲902

何欣902

邱创焕903

林洋港903

宋长志903

宋伟斌903

宋美龄903

宋泽莱904

宋楚瑜904

汪慕恒904

沈昌焕904

张洽905

何应钦905

张群905

沈祖馨905

张大千906

张文环906

张永祥906

张克辉906

张良泽907

张其昀907

张系国907

张建邦907

张我军908

张拓芜908

张学良908

张秀亚908

张春男909

张深切909

张晓风909

张道藩909

陈文910

陈水910

陈仪910

陈文彬911

陈大应911

陈丁茂911

陈诚911

陈仲颐912

陈志平912

陈源912

陈立夫912

陈田锚912

陈训悆912

陈启清913

陈纪滢913

陈明达913

陈秀喜913

陈若曦913

陈映真914

陈荣驾914

陈茂榜914

陈其蕃914

陈逸松915

陈虚谷915

陈锦堂915

陈履安915

八画915

林田烈915

林柏寿916

林挺生916

林海音916

林丽韫916

林东海916

林盛中917

林献堂917

林熊祥917

林衡道917

林铿生917

林默娘918

范东年918

范寿康918

欧阳子919

范增胜919

范新发919

罗朋920

罗家伦920

周至柔920

罗门920

周梦蝶921

周桑漪921

周鸿经921

季季921

郑坚921

郑经921

郑为元922

郑芝龙922

郑励志923

郑晶莹923

郑克塽923

郑成功923

郑克?924

郑愁予924

於梨华924

孟瑶924

九画924

赵天仪924

柏杨925

赵自齐925

赵常恕925

赵友培925

胡适926

胡秋金926

胡秋原926

郝柏村926

饶晓明927

段彩华927

俞国华927

俞鸿钧927

钟肇政928

钟梅音928

姚风磐928

钟理和928

姚一苇928

钟鼎文929

侯健929

洛夫929

施叔青930

顾祝同930

施启扬930

洪老典930

洪涛930

秦松931

夏济安931

桓夫931

袁晓园931

耿幼麟932

钱复932

钱福星932

倪文亚932

翁俊明932

徐钟佩933

徐有庠933

徐廷泽933

徐风和933

徐光麟933

徐能光934

徐盟山934

高准934

高育仁934

容汉诠935

郭婉容935

郭良蕙935

郭秋生935

涂天凤935

高魁元935

刘安祺936

唐绍华936

十一画936

黄杰936

黄小英936

黄少谷937

黄启章937

黄国书937

黄春明937

黄顺兴937

黄朝琴938

黄植诚938

黄得时938

黄益腾938

黄尊秋938

蒋介石939

蒋纬国939

蒋彦士939

蒋经国940

蒋谓水940

龚弘941

偕林波士941

梁容若941

梁实秋941

琼瑶942

彭歌942

痖弦942

十二画942

尉天?942

彭邦桢943

彭孟缉943

彭腾云943

彭鸿文943

梅长龄943

梅贻琦943

辜振甫944

傅斯年944

罩子豪944

曾人宗945

曾广顺945

曾明如945

谢玉林945

谢东闵945

谢冰莹946

谢深山946

谢雨辰946

谢莹莹946

蓉子947

赖名汤947

赖和947

十三-十四画947

郭平坦947

谢雪红947

简仁南948

蔡啸948

蔡子民948

蔡万春948

蔡启运948

蔡秋桐949

蔡培火949

蔡惠如949

蔡鸿振949

翟君石950

端木方950

廖灿辉950

廖秋忠950

廖毓文950

十五画以上951

黎玉玺951

黎烈文951

潘人木951

潘家成951

潘渊静952

颜元叔952

颜钦贤952

薛岳952

魏道明953

汤恩伯953

穆中南953

戴见能953

总附三 台湾大事纪(公元230~1989年底)955

总附四 其他1061

一、台海两岸常用“同义词语”对照表1061

二、台湾省今古地名对照表1068

三、度量衡换算表1074

四、台币对美元的换算表1080

五、台湾几个常用经济名词注释1080

六、常用简、繁体字对照10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