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改制并购法律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改制并购法律实务
  • 华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11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企业合并-公司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改制并购法律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制概述1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目标1

序1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2

第一编 国有企业改制3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概述3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3

第一节 企业公司制改造3

三、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3

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形式与方式4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5

一、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原则5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5

第二节 企业合并(兼并)5

一、企业合并(兼并)概述5

二、企业兼并的法律问题5

三、遵循市场化的原则6

三、公司合并的法律问题6

第三节 公司收购11

一、资产收购11

二、股权收购14

第四节 收购国有小型企业的法律问题17

一、收购合同的王体18

二、收购方式的选择19

四、出售方“企业资产”的合法性审查21

三、采用拍卖方式选择收购者21

五、当前国有小型企业产权收购中的问题22

六、应当规范收购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行为23

第五节 外资并购27

一、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概述27

二、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体系28

三、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几个法律问题29

第六节 管理层收购(MBO)33

一、管理层收购概述33

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及其法律规定34

三、《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解读35

四、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的最新政策理解与适用41

一、企业改制前预备程序的主要工作内容43

二、改制企业对职工进行有关改制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的内容43

第一节 企业改制前的预备程序43

第二章 企业改制操作的基本程序43

三、企业改制宣传的方式44

四、企业改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分析45

五、确定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46

第二节 企业改制的一般程序47

一、成立企业改制工作小组47

二、委托中介机构48

三、清产核资与产权界定48

四、财务审计50

五、资产评估51

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结果的核准和备案51

七、编制《企业改制方案》52

八、职工代表大会对改制方案决议的通过52

十、《企业改制方案》的申报和审批53

九、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53

十一、发布改制公告54

十二、实施职工安置补偿方案54

十三、企业与债权人达成债务偿还协议55

十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56

十五、国有企业产权的变更或注销56

十六、出资人或发起人签订设立新公司的协议57

十七、设立改制企业需要获得的批准57

十八、新公司股东出资或认购股份57

十九、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57

二十、召开创立大会或首次股东会57

二十二、申请变更税务登记58

二十三、办理改制企业有关资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58

二十一、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58

二十四、公司设立公告59

第三章 企业改制中的产权界定60

第一节 产权界定概述60

一、产权界定的含义60

二、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61

第二节 产权界定的法律依据62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62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63

三、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64

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64

五、对几种特殊情况所形成的资产的产权界定65

六、编制《产权界定工作报告书》66

五、填写《产权界定申报表》66

四、签署《界定文本文件》66

三、征求有关各方意见,协商确定产权66

二、调查核实有关产权资料66

一、成立产权界定小组66

第三节 企业产权界定的基本程序66

七、产权界定结果的确认与批准67

第四章 企业改制中的财务审计68

第一节 审计概论68

一、审计产生的基础68

二、审计关系69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70

四、审计方法71

第二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73

一、检查合并范围是否正确、完整73

二、检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基础是否正确、完整73

三、律师对合并会计报表应特别注意的几个事项74

第三节 对会计报表的理解75

一、资产负债表75

二、利润表76

三、现金流量表77

第五章 企业改制中的资产评估78

第一节 资产评估的含义78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78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78

三、资产评估的目的80

四、资产评估的原则82

五、资产评估的方法83

第二节 国有资产的评估程序86

一、申请立项86

四、核准备案87

二、资产清查87

三、评定估算87

第三节 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9

一、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89

二、解决资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91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使用权的评估92

一、土地使用权及其实质92

二、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评估的意义92

三、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93

第五节 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的评估100

一、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特点100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101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03

四、无形资产评估的主要类型104

一、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与格式106

第六节 资产评估报告书106

二、资产评估报告书范例样式107

三、关于企业改制资产评估报告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16

第六章 国有企业改制中主要事项的处置119

第一节 企业资产的处置119

一、企业主辅分离资产的剥离与处置120

二、国有资产的基本处置事项和方式121

三、改制企业在产权变动的过渡期内损益的处理124

四、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的变动程序124

第二节 职工安置补偿125

一、职工安置125

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方法和标准127

三、职工内部退养的处理128

六、对自谋职业的职工的处理129

四、对符合离退休条件职工的处理129

五、对已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处理129

七、对拖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处理130

八、其他人员的安置130

九、企业改制中对职工安置补偿的例外情况130

第三节 债权债务关系的处置131

一、原主体企业的债务种类131

二、企业改制债务的承担原则132

三、改制企业对原主体企业债权债务的处理方式132

四、对金融债务的处理133

五、对拖欠职工债务的处理133

六、企业改制时的债权转股权134

第四节 企业改制中国有划拨土地的处置135

一、对改制企业划拨土地的处置方式135

三、企业改制中对划拨土地有偿使用的具体方式136

二、保留划拨土地应具备的条件136

四、土地使用权处置方式的适用条件137

五、企业改制中土地使用权处置应遵循的程序138

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及出让方式139

七、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权属变更时的相关税收政策140

八、国有划拨土地是否列入改制企业资产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140

第七章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法律实务142

第一节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一般原则142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142

二、场内交易的原则145

三、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146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主体147

第二节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的主要因素147

五、交易产权权属明晰的原则147

四、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原则147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标的150

第三节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方式150

一、拍卖转让151

二、招投标转让152

三、协议转让155

四、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156

五、关于竞价交易方式的适用156

第四节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审批程序156

一、内部批准156

六、编制《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157

五、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核准或备案157

四、资产评估157

三、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157

二、清产核资157

七、律师事务所根据审查情况出具《法律意见书》158

八、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申报与审批158

九、企业产权交易的申请与受理159

十、企业产权交割与结算159

十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159

第八章 改制后公司设立实务160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特征160

一、企业改制的基本目的160

二、企业改制的公司形式161

三、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及股东的责任161

四、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161

五、公司的股权结构162

六、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63

七、公司的利益分配164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164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164

二、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程序164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登记注册机构165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登记注册事项166

五、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提交的注册文件166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167

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方式的选择167

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167

三、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程序168

六、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提交的注册文件169

五、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事项169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机构169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170

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170

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点171

第二编 非国有企业改制177

第九章 集体企业改制177

第一节 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177

一、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177

二、我国集体经济概念的演变179

三、集体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81

第二节 集体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惑182

一、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认识尚不统一182

二、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模糊183

三、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的相关政策不完善184

四、集体企业的职工生活缺乏保障185

五、部分困难集体企业无力支付改制成本185

第三节 集体企业产权创新187

一、集体企业改制的新思路187

二、集体企业改制是发展的根本出路188

三、集体企业改制格局189

第四节 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190

一、集体企业产权界定的依据190

二、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190

第五节 集体企业改制操作步骤193

一、成立企业改制工作小组193

三、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194

二、委托中介机构194

四、财务审计195

五、资产评估195

六、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出资者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确认195

七、编制集体企业改制方案195

八、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企业改制方案的决议或出资者同意企业改制方案的文件196

九、《企业改制方案》的申报和审批196

十、发布改制公告197

十一、集体企业产权的处置197

十二、实施职工安置补偿方案197

十三、企业与债权人达成债务偿还协议198

十四、出资人或发起人签订设立新公司的协议198

十七、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199

十八、召开创立大会或首次股东会199

十六、按照新公司股东出资或认购股份199

十五、设立改制企业需要获得的批准或许可199

十九、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200

二十、申请变更税务登记200

二十一、办理改制企业有关资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200

二十二、公司设立公告200

第十章 事业单位改制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事业单位的定义201

二、事业单位的法律特征201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202

第二节 事业单位的现状、改制的背景及原因203

一、事业单位的现状203

二、改制的背景203

三、改制的原因204

第三节 事业单位改制的基本政策及法律困境205

一、事业单位改制的基本政策205

二、事业单位改制的法律困境205

第四节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206

一、改制后企业的形式207

二、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程序207

三、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应提交的登记材料208

第五节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主要问题的处理209

一、资产处置209

二、劳动关系处理209

三、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210

四、医疗保险关系的处理210

五、债权债务处理211

六、其他有关问题的处理211

二、司法解释的主要特点215

一、司法解释颁布的背景215

第三编 企业改制的诉讼与风险防范215

第一节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颁布背景与特点215

第十一章 《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介绍215

第二节 《审理改制案件的规定》的主要内容216

一、关于企业改制后债务承担的一般原则217

二、关于制止债务人借企业改制之机逃债问题217

三、关于非政策性企业债权转股权问题217

四、关于“除权期”的问题218

五、关于保护企业职工利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问题218

第三节 制定《审理改制案件的规定》的意义219

一、对维护企业改革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219

二、对企业改制行为起到正确的法律导向作用219

四、进一步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大局220

三、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对相关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220

第十二章 改制案件的受理范围221

第一节 法院受理企业改制纠纷的法理依据221

一、法院受理企业改制纠纷的法理依据221

二、法院受理企业改制纠纷案件的基本原则221

第二节 《审理改制案件的规定》的适用范围222

一、人民法院受理企业改制纠纷的范围222

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企业产权纠纷222

第十三章 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债权债务处置224

第一节 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债务处置概述224

一、企业公司制改造简述224

二、两类国有企业改制的不同走向224

第二节 企业部分改制的形式和债务承担225

二、企业部分改制后对原企业债务的承担226

一、企业部分改制的形式226

三、新设公司对企业改制前债务承担的范围228

四、债权人意思表示对改制企业债务处置的影响和效力228

第十四章 企业股份合作制中的债务处置230

第一节 企业股份合作制的特点230

一、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230

二、职工可以出资购买国有资产231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设置231

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231

五、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管理形式232

第二节 企业股份合作制中的债务处置232

一、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后对原企业债务承担的一般原则232

二、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债权申报对原企业债务承担的影响232

三、协议约定债务承担主体的情形233

第十五章 企业分立中的债务处置234

第一节 企业分立后债务处置原则234

一、约定承担原则234

二、法定承担原则235

第二节 企业分立后的债务承担236

一、分立企业之间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有约定的处理方式236

二、分立企业之间就原企业的债务分担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处理方式236

三、典型案例评析237

第十六章 企业债权转股权中的债务处置239

第一节 企业债权转股权情况概述239

一、我国企业债权转股权方式的引用239

二、债权转股权的意义239

三、《审理改制案件的规定》对债权转股权的规定239

二、非政策性债权转股权的法律效力和性质认定240

第二节 债权转股权的类型和法律适用240

一、债权转股权的类型240

三、非政策性债权转股权的例外情况241

四、债权转股权的合法性要求241

第三节 债权转股权协议的撤销241

一、债权转股权可行性判断的意义241

二、导致债权转股权协议撤销的基本情形242

三、债权人对撤销权的行使242

第四节 债权转股权对其他债权人的影响243

一、部分债权人债权转股权对其他债权人的效力243

二、债权转股权与破产清算程序的区别243

三、债权转股权后债权人权利的转化244

二、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债务承担约定的效力245

一、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后债务处置的一般性规定245

第一节 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的债务处置245

第十七章 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与兼并中的债务处置245

三、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隐瞒或遗漏债务的承担246

第二节 吸收合并后被吸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247

一、企业兼并的基本方式247

二、吸收合并的方式248

三、吸收合并企业的债务承担249

第三节 新设合并的债务承担250

一、新设合并企业的债务承担250

二、新设合并企业隐瞒和遗漏债务的承担251

第四节 控股式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252

一、控股式企业兼并的债务处置方式252

二、典型案例评析252

一、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258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258

第四编 改制中的中介机构实务258

第十八章 改制中的中介机构258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基本原则259

三、审计机构的委托259

四、企业改制专项审计的作用260

第二节 资产评估机构262

一、资产评估机构262

二、资产评估机构在企业改制中的主要作用263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265

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业务范围265

二、律师在企业改制业务中的主要作用267

三、律师对于企业改制的主协调作用270

四、律师对改制企业的全面尽职调查271

一、产权交易机构概述275

第四节 产权交易所275

二、产权交易的主体和范围276

三、产权交易的基本形式276

四、产权交易所的功能276

五、实施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276

六、产权交易所的作用277

七、产权交易的基本程序278

第十九章 改制中的法律文书范本280

第一节 企业改制方案的设置280

一、企业改制方案的基本设置(范例)280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基本设计(范例)283

一、董事会决议(范例)287

二、总经理会议决议(范例)287

第二节 企业改制的内部批准文件287

三、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范例)288

第三节 资产交易文件289

一、股权转让协议(范例)289

二、资产交易协议书(范例)295

三、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范例)301

四、有限公司股东声明(范例)302

第四节 产权交易文件302

一、委托交易合同(范例)302

二、企业产权交易合同(范例)306

三、产权交易公告(范例)312

四、转让人申请登记表(范例)313

五、受让人申请登记表(范例)314

六、产权交易确认书(范例)316

第五节 律师关于企业改制的法律意见书318

一、关于企业改制的法律意见书(范例)318

二、关于企业产权交易的法律意见书(范例)322

三、关于企业产权界定的法律意见书(范例)325

第六节 公司设立文件331

一、股份公司发起人协议(范例)331

二、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范例)337

三、有限公司章程(范例)342

四、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决议(范例)359

五、股份公司董事会决议(范例)360

六、股份公司监事会决议(范例)360

总类36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10.27修订)363

第五编 附录363

2.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2003.11.30)389

3.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01.4.28)392

4.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2002.7.27)397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1.3)402

6.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12.19)405

7.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2005.9.20)410

国有资产管理413

8.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1996.1.25)413

9.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0.4.6)414

10.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5.27)422

1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1993.11.21)426

12.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2003.9.9)431

13.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1.11.16)437

国有资产评估437

14.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12.31)440

15.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5.8.25)441

产权转让446

16.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3.12.31)446

17.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2005.4.11)451

人员安置454

18.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2002.11.18)454

19.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7.31)457

其他460

20.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1998.2.12)460

21.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2003.6.11)461

2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管理办法》的通知(2004.8.17)466

主要参考文献469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