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
  • 李春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9406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 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意义——对一种恰当的阐释态度的探寻1

一 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二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何在?7

三 走向文化诗学11

上编 观念分析23

第一章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23

一 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23

二 处于主体与功能之间的士人阶层27

三 子学时代文化意义的生成模式34

四 诸子之学的几种基本价值取向38

五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上)54

六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下)59

第二章 经学与汉代诗学69

一 汉代士人社会境遇的改变69

二 汉代统治者对士人阶层的态度71

三 汉代士人两面性的文化策略73

四 汉代经学旨趣78

五 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83

第三章 玄学话语向诗学话语的转换90

一 魏晋六朝士族文人心态90

二 魏晋玄学之基本旨趣95

三 玄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111

第四章 道学与诗学118

一 “体用”论的阐释模式118

二 “体用”论模式在诗学上的运用123

三 诗文审美特性的把握126

四 两种意义生成模式之关系132

中编 范畴分析143

第五章 “文”与“道”143

一 “文”之内涵的历史演变及其所表征的文化意义143

二 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思想的历史演变148

第六章 “自然”与“丽”160

一 “自然”作为一种诗的风格与境界160

二 “自然”作为一种人生理想164

三 “自然”范畴的认识论内涵168

四 “丽”范畴的含义及其演变173

第七章 “情性”与“意”177

一 “情性”内涵辨析177

二 “吟咏情性”所负载的诗学本体论观点180

三 “以意为主”与宋代诗学本体论的基本倾向182

四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的比较184

五 两大诗学本体论观点产生的原因187

下编 文本分析193

第八章 诗人言愁,所愁何事——魏晋之际若干诗歌的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193

一 引言:如何进入诗歌文本193

二 对“建安”时期几首诗歌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的分析195

三 对几首“正始”诗歌的文本分析197

四 余论200

第九章 心中之景与眼中之景——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202

一 对若干陶诗的文本分析202

二 对几首谢诗的文本分析205

三 陶诗、谢诗的主要差异及其文化原因207

第十章 宋诗与唐诗究竟何异——尝试一种文本分析214

一 小引214

二 通过对李白与苏轼诗歌的文本分析看唐诗与宋诗之异215

三 杜甫与黄庭坚诗歌文本的比较分析218

四 唐诗、宋诗相异之文化原因221

五 结语223

第十一章 宋词的兴起与宋代士人人格结构之关系225

一 词之兴起与士人新型文化人格225

二 对北宋中期几位重要政治人物词作的文本分析228

三 词对于宋代士人之独特意义231

四 豪放词出现的文化意义234

五 元曲的解构功能237

第十二章 《水浒传》的文本结构与文化意蕴241

一 《水浒传》的意义生成模式241

二 重建文化历史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244

三 回到文本世界247

第十三章 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251

一 《三国演义》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251

二 重建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意义生成模式253

三 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255

第十四章 《西游记》的文本分析260

一 文本的意义结构剖析260

二 换一个角度看262

三 重建文化语境264

四 回到文本世界266

第十五章 《红楼梦》文本意义及其生成模式271

一 《红楼梦》的文本因素及其关系维度271

二 《红楼梦》的文化语境分析273

三 在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276

四 第二个文本意义的生成模式278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