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近“太极” 时空动力结构的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银科著;黄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14672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模态逻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近“太极” 时空动力结构的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阴与阳:初识“道”与“太极”1
1.1 “形而上”之“道”1
1.2 “阴阳”之道:“对称与破缺”浅谈3
1.3 对称性:“不可分辨”之道7
1.4 对称破缺:“太极”对“道”的识别10
1.5 对偶:源远而流长13
第二章 洛书:“对偶空间”之道15
2.1 “图说”的“太极”与“道”15
2.2 “洛书”与数学思想史16
2.3 从“洛书”学习“现代数学”18
2.4 对偶空间:切空间与余切空间21
2.5 戏说“微分”与“对称破缺”22
2.6 一个简单的原理:不等变为相等24
第三章 “道”、“太极”与现代物理学26
3.1 “数学认识”与“物理学认识”之道26
3.2 “道”:正在被认识的“幽灵”28
3.3 玻尔与中国之“道”31
3.4 “基”:“纠缠”之“道”33
3.5 “道”:生成之元35
3.6 爱因斯坦的遗憾36
第四章 不同系统的共轭:再谈“道”与“太极”38
4.1 “道”——自然覆盖映射系统38
4.2 作用量:方法之“道”40
4.3 “太极”——与“道”本性不同的系统41
4.4 “道”本义:不可观测的“振幅”结构42
4.5 “舞”之“群”与“无力”之“群”44
第五章 局部“隐序”结构:“奇点”与“芽”46
5.1 奇点与常点46
5.2 “基”的生成:不陌生的“芽”47
第六章 全局动力结构:“极限环”的加盟49
6.1 “极限”——“振幅”的消失49
6.2 “芽”+“极限环”=全局动力结构50
第七章 再回首:“形而上”与“形而下”51
7.1 形而上:多维的时空流形51
7.2 形而下:“四维”“器”时空52
7.3 “化而裁之”:“形而上”嵌入“形而下”54
7.4 度量:“远近高低各不同”55
第八章 “道”与“器”:微观与宏观57
8.1 微观的“孤立”与“纠缠”57
8.2 “惯性定律”质疑58
第九章 “太极”与“自组织”60
9.1 “自组织”与“新力学态”的时空结构60
9.2 “无极”——一种“自组织”的思维方式及实践方法61
9.3 自组织——“太极”与“道”的两次破缺63
第十章 不变性:从“变换”看对称性66
10.1 对称性:变换下的不变性66
10.2 “算子”、“算符”浅议67
10.3 “覆盖”的不变性67
第十一章 “覆盖”的“量子”化及其变换69
11.1 “覆盖”点的维数与量子数69
11.2 “点覆盖”变换的判据70
11.3 “量子化”的“对称”与“破缺”概念70
第十二章 一元化——“道”与“太极”系统的全量子化72
12.1 一元化:再谈爱因斯坦的伟大与遗憾72
12.2 “道”与“太极”的“量子化”73
12.3 “覆盖”与“位置”74
第十三章 位置算符与维数算符76
13.1 结构:分立的与连通的76
13.2 从“位置”和“维数”看“对称”与“破缺”77
13.3 算符的“正交”与“分解”79
第十四章 量子的“游荡”、“淹没”与“浸入”81
14.1 从“诱导”到“分解”81
14.2 “图说”量子的“产生”、“游荡”、“淹没”与“浸入”83
第十五章 不变量——宏观域点的覆盖的量子纠缠88
15.1 “太极”对“道”的“逼近”88
15.2 同伦的不变量89
15.3 点覆盖的量子纠缠——又见“基”90
第十六章 “道”之路与“太极”之路93
16.1 不变量与路径及“相位因子”93
16.2 “隐”之路——“道”:“善行、无辙迹”94
16.3 “太极”的“迷向”之路94
第十七章 “序”之曲96
17.1 点覆盖的时空收敛序列96
17.2 “不变积分”和“不变量”与“序”97
17.3 点覆盖的划分——连通性98
17.4 “序”的对偶性:量子数的“淹没”与“浸入”99
第十八章 位、功和能与“力”102
18.1 浅谈《周易》的“位”与“功”102
18.2 现代物理学的“位”与“功”105
18.3 “破缺力”、“破缺能”及“功”的数学分析107
18.4 “破缺”——守恒律的违背109
第十九章 物理几何化:时空维数之变112
19.1 物理量与点覆盖的维数112
19.2 从“一”到“拉长因子1”,“相位因子-1”115
第二十章 “e”——“道”之极与“太极”之极119
20.1 超越数“e”119
20.2 “对称”、“对称破缺”与“e”120
第二十一章 再谈“无极”、“无为”——最优控制的境界123
21.1 “道法自然”:交由“自然控制”的思想123
21.2 由“静”到“动”——“无不为”的最优控制态125
第二十二章 神经网络与时空动力结构128
22.1 作为“点覆盖”的神经网络128
22.2 复杂性:“神经网络”的迷向130
22.3 “人工神经网络”能“破缺”吗?130
第二十三章 再识“连通性”133
23.1 “周易”、“庄子”关于“连通”的观点133
23.2 时空“连通性”的深度134
第二十四章 “观测”——一个应进入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136
24.1 庄子对于“观测”的先知与物理学136
24.2 浅谈现代数学中与“观测”相关的概念137
第二十五章 “可约”的时空——引力的量子理论139
25.1 牛顿绝对时空中的引力理论139
25.2 “不可分辨性”——庄子与爱因斯坦140
25.3 爱因斯坦弯曲时空的引力141
25.4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时空与引力关系的启示141
25.5 可约时空中的引力——量子引力浅谈142
参考文献144
附录147
后记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