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象编码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象编码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111411.jpg)
- 姚庆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2794无626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象编码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图象与通信1
第二节 图象的数字化3
第三节 图象编码的研究对象和重点15
第四节 图象压缩编码方法的种类19
第五节 图象编码的应用20
第六节 图象编码研究的发展简史23
参考文献26
一、人眼的结构27
第一节 视觉系统的生理基础27
第二章 视觉与图象质量27
二、视网膜的信息处理机构29
三、视觉信息在眼球外的传递34
第二节 光觉与色觉34
一、光的谱能分布34
二、视觉现象36
三、彩色视觉的参量40
第三节 视觉阈值效应44
一、失真的可见度44
二、视觉阈值45
一、黑白视觉模型47
第四节 视觉模型47
二、彩色视觉模型51
三、计及空间和时间滤波特性的视觉模型53
第五节 图象质量54
一、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55
二、黑白图象的逼真度56
三、彩色图象的逼真度58
参考文献60
第三章 数学准备知识61
第一节 完备正交系61
一、连续Fourier变换62
第二节 Fourier变换62
二、离散Fourier变换(DFT)65
三、DFT的矩阵表示67
第三节 Walsh函数68
一、Rademacher函数R(k,t)68
二、三种排列的Walsh函数69
三、离散Walsh函数73
四、Walsh变换75
第四节 随机变量和随机场76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函数76
二、数学期望,n阶中心矩和联合矩78
三、随机场81
四、均匀随机场及频谱密度83
第五节 二维线性移位不变系统84
一、连续模型84
二、一维离散模型85
三、二维离散模型87
第六节 二维变换88
一、用正交基表示图象88
二、Walsh基本图象89
三、Fourier基本图象91
一、斜变换97
第七节 其它二维变换97
二、二维余弦变换98
三、二维正弦变换102
四、二维Haar变换102
五、二维数论变换103
六、K-L变换和Hotelling变换106
七、最佳座标展开变换109
第八节 快速变换算法113
一、一维快速Walsh变换113
二、一维快速Fourier变换116
第三章附录 二维Fourier变换的性质120
参考文献128
第四章 图象的统计特性129
第一节 图象的概率分布、信息量和信息熵130
第二节 图象信息的高阶熵140
第三节 图象信号的一维Fourier频谱和自相关函数144
第四节 图象信号在Walsh变换域中的统计特性147
第五节 图象信号的二维自相关函数151
第六节 图象差值信号的概率分布157
第七节 电视图象帧间差值信号的统计特性160
参考文献162
第五章 预测编码方法164
第一节 预测编码法的基本原理165
第二节 DPCM原理和最佳线性预测168
第三节 最佳量化器177
第四节 自适应预测编码187
第五节 数字信道传输误码对图象质量的影响195
第五章附录 传输误码对预测编码图象的影响200
参考文献204
第六章 变换编码方法205
第一节 正交变换编码的物理意义206
一、图象结构与图象的正交变换编码206
二、正交变换的物理意义208
三、平稳过程的最佳变换211
第二节 图象的二维Fourier变换编码212
第三节 图象的二维Walsh-Hadamard变换编码219
第四节 自适应变换编码法224
第五节 各种变换编码法的比较和混合型编码225
第六节 信道误码的影响228
参考文献229
第七章 信息保持编码和率失真理论230
第一节 信息保持编码230
一、有记忆信源的去相关处理230
二、熵编码中的最佳Huffman编码法231
三、熵保持预测编码234
四、亚最佳方法—简单的双字长编码235
第二节 Shannon率失真理论236
一、互信息量236
二、率失真函数241
三、Shannon的信源编码定理244
第三节 率失真理论实际处理方法及应用247
一、常见典型的率失真函数247
二、用失真率—函数进行计算251
参考文献255
第一节 电视和可视电话的传输质量要求256
一、黑白电视信号256
第八章 电视编码256
二、彩色电视信号258
三、可视电话261
第二节 电视信号的帧内DPCM编码262
一、概述262
二、分量编码(分离编码)方法265
三、进一步压缩的方法268
四、复合编码(直接编码)方法272
第三节 电视信号的帧间编码275
一、空间分辨率与时间轴分辨率的交换275
二、条件补充法276
三、电视帧间编码试验系统NETEC和TRIDEC介绍277
四、可视电话的帧间编码281
第四节 电视的其他编码方法284
一、质量要求较低的空间电视传送的内插方法和预测方法284
二、电视的变换编码285
参考文献289
第九章 静态图象编码291
第一节 引言291
第二节 方块编码294
一、方块编码的基本原理294
二、编码参数的选择295
三、方块尺寸的选择297
四、方块尺寸固定时的计算机模拟299
五、几种自适应方法301
六、分辨力分量的压缩303
七、灰度的逐层Hadamard变换法306
八、利用逐层内插的编码法308
第三节 几种逐渐浮现图象的编码方法309
一、伪随机扫描方法310
二、方块化次抽样方法312
三、线性内插的锐度变化法313
第四节 帧内和帧间预测编码314
一、帧内预测编码314
二、帧间编码315
第五节 二值表示编码方法320
一、比特平面编码320
二、组织抖动法329
三、利用抖动矩阵的方块编码330
参考文献333
第十章 二值图象编码334
第一节 引言334
第二节 最小比特率,最大压缩比336
一、离散信源的信息熵336
二、离散信源编码定理337
一、一维WBS编码341
三、最小比特率和最大压缩比341
第三节 跳过白色块编码(WBS编码)341
二、二维WBS编码342
三、自适应WBS编码346
第四节 游程长度编码(RLC)347
一、游程长度编码的概念347
二、比特率估计348
三、游程长度的概率模型350
第五节 准最佳可变长度编码354
一、线性码(A码)354
二、对数码(B码)356
三、一维修正Huffman码(MHC)359
第六节 二维编码360
一、预测差值编码(PDQ)360
二、改进型READ码(相对地址码)366
第七节 识别编码371
第八节 方块编码372
一、二值图象的方块编码372
二、二值图象的自适应方块编码378
三、计算机模拟结果382
参考文献384
索引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