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薛河流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薛河流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
  •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956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薛河流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薛河流域及环境1

一、地貌与河道变迁1

二、气候与资源4

第二节 历史沿革4

第三节 枣滕地区的考古工作历程6

第四节 项目缘起、工作进程与方法、报告体例10

一、项目缘起10

二、工作过程11

三、田野调查与资料整理的方法14

四、报告图文体例的说明17

第二章 遗址、遗物分布区和散点区19

第一节 概述19

一、分布情况与保存现状19

二、采集遗物情况19

第二节 遗址和遗物分布区21

一、横岭埠北遗址21

二、海子西北遗物分布区24

三、海子北遗物分布区24

四、海子西南遗址25

五、海子东遗址26

六、后台遗址27

七、东江遗址34

八、龙塘西遗物分布区39

九、龙塘东遗物分布区39

十、小岩头西遗址40

十一、大岩头西北遗物分布区41

十二、大岩头遗址41

十三、羊山东南遗物分布区41

十四、庄里西北遗址43

十五、庄里西南遗址43

十六、西江南遗物分布区43

十七、庄里南遗址44

十八、前台南遗址45

十九、前台东南遗物分布区49

二十、西江西遗物分布区50

二十一、羊山东北遗物分布区51

二十二、宋屯东遗址51

二十三、宋屯西遗物分布区52

二十四、宋屯西南遗物分布区52

二十五、小赵庄西遗物分布区53

二十六、东南庄东南遗物分布区53

二十七、西南庄西南遗物分布区53

二十八、沈井东南遗物分布区55

二十九、尚屯东北遗物分布区55

三十、尚屯西遗物分布区55

三十一、自庄西北遗址57

三十二、王杭南遗址57

三十三、羊庄西北遗址59

三十四、史屯西遗物分布区59

三十五、大北塘南遗址59

三十六、民庄西南遗址60

三十七、民庄南遗址67

三十八、后沙冯西南遗址67

三十九、后沙冯东南遗物分布区68

四十、前沙冯西遗址69

四十一、前沙冯东南遗址73

四十二、前毛堌东北遗物分布区74

四十三、孟庄北遗址74

四十四、孟庄西遗址76

四十五、孟庄东北遗址76

四十六、东薛河北遗址77

四十七、西薛河西遗址82

四十八、于坡北遗物分布区83

四十九、杨坡北遗物分布区83

五十、东南王庄东北遗物分布区83

五十一、大计河西遗址84

五十二、前南宿遗址84

五十三、大计河西南遗物分布区89

五十四、朱屯南遗址90

五十五、刘庄东南遗址91

五十六、吴庄南遗物分布区91

五十七、西集东北遗物分布区92

五十八、西集东遗址92

五十九、庙后东北遗址102

六十、建新遗址103

六十一、前伏西北遗物分布区105

六十二、豹山东北遗址105

六十三、范村东南遗址107

六十四、常山东北遗物分布区109

六十五、胡村遗址109

六十六、杜家堂北遗址114

六十七、洪村遗址117

六十八、西辛庄西北遗址118

六十九、格山东遗址119

七十、陶山遗址120

七十一、张庄东南遗址124

七十二、张庄北遗址124

七十三、张庄西南遗物分布区125

七十四、高村北遗址125

七十五、昌虑故城遗址125

七十六、东南王庄南遗址133

七十七、吴小庄南遗物分布区134

七十八、新宅子西南遗址134

七十九、西于南遗物分布区135

八十、小王宫遗址136

八十一、望河庄南遗址136

八十二、小河东北遗物分布区143

八十三、三山遗址143

八十四、高村西遗物分布区144

八十五、东洪林南遗址146

八十六、北辛东北遗址146

八十七、北辛遗址152

八十八、坝上西遗址156

八十九、落凤山南遗址161

九十、位庄西遗物分布区162

九十一、东台东北遗址162

九十二、西台西遗址164

九十三、东莱东遗址166

九十四、前莱西南遗址168

九十五、大韩村东遗址169

九十六、大韩村西南遗址173

九十七、中韩村西南遗物分布区176

九十八、西公桥北遗址176

九十九、东公桥东南遗物分布区177

一○○、大康留东北遗址178

一○一、小康留东遗址190

一○二、西康留遗址191

一○三、小康留西遗址198

一○四、官桥西北遗址201

一○五、太平庄南遗址202

一○六、史庄北遗址203

一○七、东周时期的西康留—北辛遗址203

一○八、前管庄西遗址205

一○九、北辛南遗址205

一一○、刘村西遗物分布区207

一一一、南辛东南遗址208

一一二、大庙遗址211

一一三、胡楼北遗址212

一一四、柴胡店北遗址215

一一五、柴胡店南遗址216

一一六、后黄庄遗址216

一一七、小石楼北遗址221

一一八、小石楼东南遗址222

一一九、沙岗东遗址222

一二○、杨庄遗址225

一二一、沙庄东南遗物分布区226

一二二、后湾北遗物分布区226

一二三、安上村遗物分布区228

一二四、孔庄北遗址229

一二五、奚村北遗物分布区232

一二六、吴村北遗物分布区233

一二七、吴村南遗物分布区233

一二八、后井亭东北遗址234

一二九、后井亭西遗物分布区234

一三○、西仓桥遗址234

一三一、皇殿东北遗址238

一三二、前掌大遗址239

一三三、薛故城遗址250

一三四、张庄西北遗址267

一三五、杨仓西遗址268

一三六、丁楼北遗物分布区268

一三七、张汪东北遗物分布区270

一三八、张汪西遗物分布区270

一三九、前坝桥西遗址270

一四○、张汪南遗址276

一四一、陈楼东北遗址277

一四二、安村北遗物分布区278

一四三、杜村东遗址278

一四四、年庄西遗物分布区280

一四五、陶庄东北遗物分布区281

一四六、杨桥遗物分布区281

一四七、小于东遗物分布区282

一四八、小辛庄北遗址282

一四九、徐集北遗址283

一五○、西官庄东南遗物分布区283

一五一、辛庄遗址283

一五二、坦山后西遗址286

一五三、坦山后东遗址287

一五四、王楼北遗物分布区287

一五五、王楼东遗址288

一五六、赵庄西遗址289

一五七、四李庄北遗址289

一五八、五所楼北遗址289

一五九、王格庄南遗物分布区290

一六○、段楼西北遗物分布区290

一六一、段楼东南遗址291

一六二、渊子崖北遗物分布区293

一六三、东邵桥西遗址293

一六四、南闫楼遗址293

第三节 各时期遗址、遗物分布区与散点区的初步分析296

一、后李文化时期296

二、北辛文化时期297

三、大汶口文化时期301

四、龙山文化时期307

五、岳石文化时期313

六、商代时期317

七、西周时期323

八、东周时期327

九、秦汉时期332

第三章 结论339

第一节 薛河流域古代聚落的宏观形态339

一、各时期聚落的宏观形态339

二、宏观聚落形态的变迁及其特点352

第二节 薛河流域全新世地貌演变359

一、薛河流域的区域地貌特征359

二、遗址的地貌分析与分布格局的演变363

三、遗址分布的区域差异368

第三节 余论:对调查方法和结论的一些思考372

一、影响地面调查全面揭示古代遗址的因素372

二、对聚落形态和聚落性质的解释374

附表376

附表一 北辛文化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76

附表二 大汶口文化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77

附表三 龙山文化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78

附表四 岳石文化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80

附表五 商代时期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82

附表六 西周时期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84

附表七 东周时期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86

附表八 秦汉时期遗址、遗物分布区和重点散点区汇总表392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