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法学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法学纲要
  • 李世义,胡守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002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法学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导 言1

一、什么是法学1

二、法学历史发展概述3

三、为什么要学习法学7

四、怎样学习法学8

思考讨论题8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9

第一节法的起源和本质9

一、法的产生9

二、法的本质11

三、法与国家、经济、政治、道德的关系14

四、法的消亡15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15

一、奴隶制法16

二、封建制法17

三、资产阶级法18

第二章社会主义法23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的产生23

一、社会主义法创制的一般规律23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24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25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25

二、社会主义法的作用26

三、社会主义法与剥削阶级法的区别与联系27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意识29

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概念和特点29

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30

三、努力培养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30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31

一、社会主义法和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31

二、社会主义法和党的政策的主要区别31

三、社会主义法和党的政策的相互关系32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33

第五节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33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和区别34

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关系35

第六节社会主义法律规范36

一、法律规范的结构及其分类36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形式37

三、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37

一、社会主义法律关系38

第七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38

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9

第三章社会主义法制41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41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41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43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47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含义47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47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49

作业与练习(1—3章)51

第四章宪 法55

第一节宪法概述55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55

二、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56

三、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57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62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62

二、我国的政治制度65

三、我国的经济制度67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68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0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2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7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74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80

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81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82

三、国务院84

二、国家主席84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85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85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87

一、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88

作业和练习89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95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95

第一节刑法概述95

第五章刑 法95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96

四、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97

第二节犯罪99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99

二、犯罪构成100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05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107

五、共同犯罪108

第三节刑罚109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09

二、我国刑罚的种类110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114

第四节犯罪的种类118

一、反革命罪119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20

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121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23

五、侵犯财产罪124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25

七、妨害婚姻、家庭罪126

八、渎职罪127

九、军人违反职责罪129

第五节几种常见犯罪的比较130

一、几种涉及“骗”的犯罪界限131

二、失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及区别132

三、强奸妇女罪与流氓罪比较133

四、抢劫罪与抢夺罪比较134

五、盗窃罪与贪污罪比较135

作业与练习136

第六章刑事诉讼法142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概述142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142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142

三、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43

一、职能管辖146

第二节管辖146

二、审判管辖147

第三节证据148

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48

二、运用证据的原则148

三、举证责任148

四、证据的种类149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150

第四节强制措施150

五、证据的分类150

二、强制措施的种类151

第五节刑事诉讼程序152

一、立案152

二、侦查152

三、起诉153

四、审判154

作业与练习158

五、执行158

第七章民 法162

第一节民法通则概述162

一、我国《民法通则》的制定及其特点162

二、民法调整的对象和基本原则164

第二节公民(自然人)167

一、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68

二、监护169

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170

四、个人合伙171

一、法人的概念172

第三节法人172

二、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173

三、法人的设立、变更与终止174

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74

一、民事法律行为174

二、代理177

第五节民事权利178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178

二、债权181

三、知识产权183

四、人身权185

五、财产继承权186

第六节民事责任189

一、民事责任概述189

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191

三、侵权的民事责任191

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193

一、诉讼时效及其种类194

第七节诉讼时效194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延长、中止和中断195

第八节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运用196

一、涉外民事关系的概念、调整原则和调整规范196

二、我国《民法通则》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所作的规定198

作业与练习200

第八章婚 姻法207

第一节婚姻法概述207

一、婚姻法的概念和法律特征207

二、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08

第二节 结婚209

一、结婚的条件209

二、结婚的程序210

三、与结婚有关的几个问题211

第三节家庭关系211

一、夫妻关系211

二、父母子女关系212

第四节离婚214

三、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214

一、离婚的程序215

二、离婚的原则216

三、离婚的法律后果216

作业与练习218

第九章经 济 法222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222

一、经济法的概念222

二、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22

四、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24

三、我国经济法的特点224

五、我国经济法规的分类225

第二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26

一、工业企业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26

二、《企业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7

三、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228

四、企业的权利和义务229

五、企业的内部领导制度229

六、法律责任231

第三节经济合同法232

一、经济合同和经济合同法232

二、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234

三、经济合同的效力237

四、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240

五、违反经济合同的一般责任241

六、经济合同的管理243

一、计划法律制度244

第四节我国几种重要经济法律制度简介244

二、基本建设法律制度246

三、财政税收法律制度249

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制度252

五、审计法律制度255

六、保险法律制度257

七、破产法律制度261

八、涉外经济法律制度263

二、经济仲裁266

一、经济纠纷的调解266

第五节经济纠纷的解决266

三、经济司法269

作业与练习270

第十章民事诉讼法278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概述278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278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79

二、地域管辖281

一、级别管辖281

第二节 管辖281

三、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282

第三节诉讼参加人282

一、当事人282

二、诉讼代理人283

第四节诉讼证据和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84

一、诉讼证据284

二、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85

一、第一审程序286

第五节民事审判程序286

二、第二审程序288

三、执行程序289

作业与练习290

第十一章行 政 法294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294

一、行政法的对象和作用294

二、我国国家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00

三、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工作人员303

四、国家行政管理活动306

五、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监督309

第二节军事管理法律制度311

一、兵役制度311

二、民兵制度313

第三节民政管理法律制度314

一、优抚制度314

三、农村救灾和社会救济316

四、城市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316

二、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退休干部的安置管理316

五、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17

第四节司法管理法律制度319

一、律师制度319

二、公证制度321

三、人民调解制度322

第五节公安行政管理法律制度323

一、公安行政管理323

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24

第六节农林水牧管理法律制度327

一、农林水牧行政管理327

二、土地管理法329

第七节文教卫生管理法律制度333

一、文教卫生行政管理33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35

作业与练习338

第一节行政诉讼法概述343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343

第十二章行政诉讼法343

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44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45

第二节管辖346

一、级别管辖346

二、地域管辖347

第三节行政诉讼参加人及证据348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348

二、行政诉讼证据349

一、一审程序350

第四节行政诉讼程序350

二、二审及审判监督程序353

三、执行程序354

第五节侵权赔偿责任及其他355

一、侵权赔偿责任355

二、涉外行政诉讼356

三、其他357

作业与练习357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