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省生产力布局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苏省生产力布局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867086.jpg)
- 戴先杰等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0271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省生产力布局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苏省生产力总体布局态势探析1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条件评价1
一、优势条件评价1
二、限制因素分析6
第二节 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基本特点11
一、城镇众多,城市经济发达11
二、开发区、工业园已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生产力布局的新模式12
三、以苏锡常为主体的经济核心区基本形成13
四、江苏南北经济实力的差距日趋拉大14
第三节 江苏省跨世纪的生产力布局17
一、省内生产力空间结构将出现据点、轴线、网络开发并存的态势17
二、因势利导,合理确定全省生产力布局的构想23
第四节 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对策25
一、认真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26
二、实施大集团战略,加快培育新的主导产业28
三、努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31
四、优化乡镇企业结构与布局,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34
五、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35
参考文献37
第二章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布局39
第一节 经济开发环境条件分析40
一、率先改革开放,具有先发优势40
二、毗邻上海,区位优越41
三、城镇密集,经济雄厚43
四、区域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44
五、文化底蕴深厚,重教兴科成风45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现状特点与问题47
一、苏南区域经济地位及经济发展水平47
二、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现状特点50
三、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62
四、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2
第三节 区域发展思路与对策80
一、发展思路80
二、今后发展途径及对策83
参考文献96
第三章 苏中地区的产业布局98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分析98
一、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98
二、限制因素103
第二节 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112
一、区域经济及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112
二、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中的问题121
第三节 产业发展与布局的设想126
一、发挥区域优势,塑造地域分工角色126
二、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129
三、突出轴线,强化中心,合理布局生产力134
第四节 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对策及建议139
一、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39
二、制定高度倾斜的产业政策,扶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142
三、合理配置资源,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潜力144
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工业区以及产业轴线的增长极集中147
参考文献148
第四章 苏北地区产业布局战略思考149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149
一、江苏省内南部与北部经济实力差距惊人地拉大,苏北地区在省内的经济地位急剧下降149
二、区内各地经济水平相差悬殊153
三、缺少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低156
第二节 严峻的挑战与千载难逢的机遇158
一、严峻的挑战158
二、千载难逢的机遇161
第三节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生产力163
一、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163
二、强化以徐连经济带为主的轴线建设,推动苏北经济振兴169
第四节 实施产业布局战略的对策173
一、形成共识,全省上下全力支持徐连经济带以及整个苏北地区的建设173
二、制定有利的区域政策,加强政府调控和政策引导174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为构筑新的优势产业、中心城市和经济带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174
四、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推进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176
五、大力推进创新活动,大大增强苏北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178
参考文献180
附:吴文化与江苏经济182
一、吴文化的内涵182
二、吴文化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183
三、吴文化的美中不足及其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186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江苏现代化进程188
参考文献190
后记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