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险的独立性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以日本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险的独立性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以日本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65297.jpg)
- (日)久保英也著;王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38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保险市场-关系-资本市场-研究-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保险的独立性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以日本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本保险业的规制缓和1
第二章 人寿保险业的效率性评价6
第一节 市场集中度的两极分化与平均生产性6
第二节 先前研究与生产物的选择10
第三节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寿险业的生产性15
第四节 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性19
第五节 结论25
第三章 财产保险业的效率性评价——对经营一体化效果的测算26
第一节 保费全面自由化带来的市场变化26
第二节 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效率性分析29
第三节 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的变化36
第四节 个别保险公司的效率性与经营一体化的效果37
第五节 结论40
第四章 日本寿险财险兼营保险集团的效率性评价41
第一节 世界各国保险公司关于规制缓和的对应41
第二节 日本保险公司关于规制缓和的对应46
第三节 生产函数的测算准备和测算结果52
第四节 保险集团的生产性评价54
第五节 销售渠道的效率性59
第六节 结论60
第五章 个别人寿保险公司破产预测指标的提案62
第一节 引言63
第二节 长期平均利益偏离假说65
第三节 基于基础利润的偏离幅度对个别企业进行的破产预测69
第四节 偿付能力DI指数的开发72
第五节 偿付能力CI指数的开发76
第六节 结论81
第六章 通过宏观保障倍率对国际保险市场和风险管理的考察83
第一节 从宏观保障倍率来看世界保险市场83
第二节 宏观保障倍率的分解86
第三节 养老保险市场增长所带来的销售渠道的变化89
第四节 宏观保障倍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幅度92
第五节 利率变动与寿险偏好95
第六节 宏观保障倍率的国际联动性98
第七节 使用宏观保障倍率进行风险管理100
第八节 在美国寿险业中的应用102
第九节 结论105
第七章 从ART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106
第一节 企业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行为与资本政策的变化106
第二节 保险与ART的异质性与互补性108
第三节 ART的分类与作用110
第四节 正在扩大的保险连接证券市场116
第五节 结论120
第八章 次贷危机后的ART市场121
第一节 混乱的资本市场与巨灾债券市场121
第二节 次债危机后的CAT债券市场123
第三节 CAT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124
第九章 从寿险保单贴现市场来看保险与资本市场的融合128
第一节 引言128
第二节 寿险保单贴现市场的现状129
第三节 关于寿险贴现制度的课题与规制131
第四节 先前研究135
第五节 两种保单贴现制度135
第六节 人寿保单贴现的风险评价142
第七节 保单贴现价格的结构与合理的价格评估——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的风险交换149
第八节 结论154
第十章 环境保险与资本市场155
第一节 环境保险尚未普及的原因155
第二节 与环境保险普及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157
第三节 迫切需要改善的环境基准162
第四节 促进环境保险普及的配套措施的完善163
第五节 促进环境保险普及的建议169
第十一章 长期信用风险评价172
第一节 融资市场的现状与寿险公司的动向172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运用的两个计量模型176
第三节 景气循环的圆滑导入177
第四节 利用期权模型计算破产概率178
第十二章 长期现金流预测模型的提案181
第一节 信用风险评价的精确化要求181
第二节 长期现金流预测的重要性182
第三节 过去业绩的简单延长带来的评价风险的增加185
第四节 长期现金流预测模型的概要186
第五节 全部行业的长期现金流预测模型188
第六节 钢铁行业的现金流预测模型190
第七节 电力产业的现金流预测模型194
第八节 重机产业的现金流预测模型与压力测试197
第九节 结论200
第十三章 信用风险价差评价模型的提案201
第一节 对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201
第二节 对提高贷款盈利的要求:“贷款价格”的定价203
第三节 计算JGB价差时的两大障碍203
第四节 信用风险价差评价模型的类型与该模型的基本构造204
第五节 营业利润变动情形的设定207
第六节 信用风险价差的计算211
第七节 信用风险价差模型的启示213
第八节 结论215
参考文献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