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委托 代理的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委托 代理的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研究
  • 王艳梅,赵希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129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企业-技术开发-激励-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委托 代理的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

1.1.2 知识经济时代凸显研发人员的战略地位3

1.1.3 研发人员流失凸显激励的必要性4

1.2 问题的提出5

1.2.1 有必要对如何激励研发人员进行系统研究6

1.2.2 基于研发工作的人员激励研究匮乏7

1.2.3 需要探索研发人员的多渠道激励措施8

1.3 研究意义9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0

1.4.1 研究思路10

1.4.2 研究方法11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2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14

2.1 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14

2.1.1 有关人性假设14

2.1.2 有关激励过程16

2.1.3 激励的假设条件17

2.1.4 激励理论分类18

2.1.5 有关激励机制26

2.1.6 员工激励的研究现状29

2.2 关于研发人员的研究41

2.2.1 研发的概念41

2.2.2 研发活动的分类42

2.2.3 研发活动的特征43

2.2.4 研发人员的特征45

2.2.5 研发人员激励的研究现状46

2.3 现有研究对本书的启示50

2.4 本章小结52

第3章 基于多任务分配的研发人员激励53

3.1 任务分配的基本准则53

3.1.1 多项任务的等报酬原理54

3.1.2 任务的可观测性与任务分配54

3.1.3 任务间的互补性与任务分配55

3.2 研发任务的分配55

3.3 基于多任务分配的研发人员激励的优化设计57

3.3.1 模型57

3.3.2 最优任务分配方式的选择61

3.3.3 不同任务分配方式下研发人员的激励对策65

3.4 案例分析66

3.5 本章小结68

第4章 基于工作进入权的研发人员激励69

4.1 研发人员的内在动机分析70

4.2 工作进入权是激发内在动机的有效手段70

4.2.1 进入权理论70

4.2.2 工作进入权的提出72

4.2.3 利用工作进入权激发研发人员的内在动机74

4.3 通过工作设计配置工作进入权76

4.4 考虑工作进入权的研发人员工作设计与激励的模型分析79

4.4.1 模型79

4.4.2 模型分析83

4.5 工作进入权与工作薪酬组合的研发人员激励模式86

4.5.1 工作进入权与工作薪酬的关系86

4.5.2 工作进入权与工作薪酬的组合激励87

4.6 本章小结92

第5章 基于目标协调的研发人员激励93

5.1 团队的相关研究93

5.1.1 团队的内涵94

5.1.2 团队工作的效果95

5.1.3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团队98

5.1.4 行为学与经济学中团队研究的比较99

5.2 研发工作方式的选择101

5.3 研发团队运作条件的模型分析102

5.3.1 模型假设102

5.3.2 模型建立及求解103

5.3.3 团队运作条件的分析106

5.4 从行为目标的角度探讨研发团队的团队化程度107

5.4.1 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107

5.4.2 行为目标视角的团队化程度108

5.4.3 目标一致性与研发团队的团队化程度109

5.4.4 研发团队的团队化程度111

5.5 考虑团队化程度的研发人员激励的模型分析112

5.5.1 模型112

5.5.2 模型分析114

5.6 考虑互助行为的研发团队最优激励116

5.6.1 模型基本假设116

5.6.2 模型求解117

5.6.3 模型分析119

5.7 提升研发团队化程度的激励策略121

5.7.1 差异化激励——协调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121

5.7.2 强化共同目标激励——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程度124

5.8 本章小结125

第6章 基于横向监督的研发人员激励126

6.1 社会规范与横向监督127

6.1.1 社会规范与人类行为127

6.1.2 工作场所的规范与横向监督129

6.2 研发团队中潜在的横向监督131

6.2.1 激励方式、激励政策与努力规范131

6.2.2 研发团队内横向监督的产生、类型及效果135

6.3 横向监督与研发人员激励的模型分析137

6.3.1 模型137

6.3.2 模型分析141

6.4 研发团队中进取型横向监督机制的建立策略142

6.4.1 建立内部收益分享制143

6.4.2 克服棘轮效应144

6.4.3 同事压力视角的团队精神建设145

6.4.4 报酬激励与横向监督的互补146

6.5 横向监督中的员工组合问题分析148

6.5.1 横向监督中的员工组合研究的现状148

6.5.2 横向监督中的员工组合方式149

6.5.3 模型建立及求解150

6.5.4 模型对比结果与最佳员工组合方式选择156

6.5.5 模型分析159

6.6 研发团队中横向监督与纵向监督的最佳组合研究160

6.6.1 模型假设161

6.6.2 模型建立及求解161

6.6.3 纵向监督下研发人员的监督问题163

6.7 本章小结165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66

7.1 主要结论166

7.2 研究展望167

参考文献169

后记1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