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垄断产业改革 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戒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207064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垄断-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垄断产业改革 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0 导论1
0.1 网络产业:研究起因与现状1
0.2 管制的概念与放松管制的形式12
0.3 问题的提出、基本结构和主要结论15
1 垄断的网络基础与网络产业的放松管制24
1.1 网络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与管制依据的重新思考25
1.1.1 垄断:定义、影响因素与持久性25
1.1.2 网络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27
1.1.3 管制依据的重新思考:网络产业是自然垄断产业吗?34
1.1.4 管制依据的重新思考:自然垄断以外的原因39
1.2 垄断的社会成本:从哈伯格三角形到塔洛克四边形42
1.3.1 开放竞争、向私有企业改组46
1.3 网络产业放松管制和管制改革的国际经验46
1.3.2 随着环境变化适时收缩垄断领域53
1.3.3 国有企业的商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相分离56
1.3.4 加强对主导运营商的再管制58
1.4 竞争、反垄断制度与管制65
1.4.1 管制与反垄断制度的比较65
1.4.2 管制与竞争政策的比较:相互替代还是互为补充68
2 可竞争市场理论与放松进入管制82
2.1 可竞争市场理论及其政策含义82
2.1.1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和基本内容83
2.1.2 莫迪利亚尼模型及现有厂商承诺的可信性问题85
2.1.3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87
2.2 放松进入管制与新企业的进入88
2.2.1 开放接入和引入竞争88
2.2.2 现有企业阻止进入的策略行为90
2.2.3 放松进入管制与市场绩效92
2.2.4 变动障碍与新企业的进入策略96
2.3 英国、日本放松管制的实践99
2.3.1 英国电力产业的放松管制和竞争机制的引入99
2.3.2 日本电力产业的放松管制和竞争机制的引入109
3 放松管制中的企业行为:网络优势与市场势力119
3.1 厂商间的合谋120
3.1.1 合谋的含义和动机120
3.1.2 合谋的稳定性123
3.1.3 促成合谋的因素126
3.2 掠夺性定价128
3.2.1 掠夺性定价的概念及其效果分析128
3.2.2 掠夺性定价的可行性问题130
3.2.3 掠夺性定价管制的可行性问题132
3.3 凭借网络优势实施的垄断行为136
3.3.1 价格歧视136
3.3.2 价格挤压142
3.3.3 市场势力的管制制约144
3.4 网络竞争与网络产业改革149
3.4.1 模型构建及博弈分析149
3.4.2 可供选择的网络竞争方式152
3.4.3 建立有管理的竞争机制154
4 纵向一体化、纵向分离与竞争性结构的形成161
4.1 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管理协调还是市场协调162
4.1.1 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动机162
4.1.2 铁路运输产业的“轮轨关系”和纵向问题171
4.1.3 管理协调与市场协调的比较173
4.2 获取纵向一体化利益的替代安排:纵向约束175
4.3.1 纵向分离与竞争性结构的形成178
4.3 网络产业的竞争结构178
4.3.2 区域间比较竞争机制的建立181
4.4 再造垄断性环节的管制结构和管制职能183
4.4.1 供给与生产的区分183
4.4.2 管制的重点是网络运营者的反竞争行为184
4.5 美国天然气产业的管制改革185
4.5.1 联邦的天然气产业管制机构——FERC186
4.5.2 州公用事业委员会——PUC196
4.5.3 放松管制和天然气交易自由化的基本过程200
4.5.4 放松管制前后美国天然气产业的结构变化202
4.5.5 对天然气产业特殊结构及价格特性的再认识208
4.5.6 州对LDC的价格监管——天然气成本复原(GCR)212
4.5.7 冬季取暖的普遍服务217
4.5.8 天然气产业:引入竞争和管制改革的经验220
4.6.1 美国邮政服务(USPS)的基本情况222
4.6 美国邮政服务(USPS)的管制改革222
4.6.2 政府业绩和结果法(GPRA)对USPS的要求224
4.6.3 USPS的管理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225
4.6.4 邮政服务费率的制定226
4.6.5 联邦政府拨款227
4.6.6 关于USPS的总统委员会228
4.7 美国铁路客运(Amtrak)229
4.7.1 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Amtrak)的基本情况229
4.7.2 Amtrak的股权结构、补贴和融资方式231
4.7.3 Amtrak的改革232
4.7.4 网运分离的理由及分离后联邦政府的作用236
5 价格水平与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管制242
5.1 价格水平的典型形式243
5.1.1 边际成本定价243
5.1.2 平均成本定价245
5.1.3 垄断定价246
5.2 许可收益率管制248
5.2.1 许可收益率管制的含义248
5.2.2 许可收益率管制的意义和问题250
5.2.3 阿弗奇—约翰逊效应255
5.3 价格上限管制258
5.3.1 价格上限管制的基本模型258
5.3.2 价格上限管制的个案分析:英国电信261
5.3.3 价格上限管制的利与弊267
5.4 两部制定价270
5.5 价格水平、计价方式与价格形成机制275
6 中国网络产业改革的实践279
6.1 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离:中国的实践280
6.1.1 政企分离与引入竞争的进展280
6.1.2 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286
6.2 纵向一体化的分解与竞争性结构的形成289
6.2.1 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离”的比较289
6.2.2 “纵向分离”的实践:中国电力产业的“厂网分离”292
6.2.3 “纵向分离”的实践:中国电信产业的结构重组296
6.2.4 替代品竞争:中国铁路运输业的改革298
6.3 改革的若干启示301
6.3.1 放宽市场准入,引入新的竞争者301
6.3.2 实施市场重组,推进产权改革303
6.3.3 随着市场结构的改变,适时放松价格管制304
6.3.4 开放用户选择权,促进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305
6.3.5 建立有效的现代监管体制306
6.3.6 完善董事会制度和董事会报告制度308
参考文献312
后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