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经济学
  • 杨安怀,何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6868;97879002561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西方经济学导论1

【本章结构】1

【学习目标】1

【重点与难点】1

【引导案例】无孔不入的经济帝国主义1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1.1.1 经济学1

1.1.2 机会成本2

1.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4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

1.2.1 什么是经济模型6

1.2.2 经济模型的表现形式7

1.2.3 经济模型常用的分析方法9

1.2.4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经济模型9

1.3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1

1.3.1 古典学派11

1.3.2 新古典学派11

1.3.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2

1.3.4 新古典综合派12

1.3.5 新剑桥学派12

1.3.6 货币主义13

1.3.7 理性预期学派13

1.3.8 供给经济学14

1.3.9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4

1.4 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14

1.4.1 指令经济14

1.4.2 市场经济15

1.4.3 混合经济17

【预习题】18

【课后复习题】18

【能力拓展题】21

第1篇 微观经济学22

第2章 供求分析22

【本章结构】22

【学习目标】22

【重点与难点】22

【引导案例】看不见的手22

2.1 需求和供给理论22

2.1.1 需求和需求曲线23

2.1.2 需求定理24

2.1.3 需求函数25

2.1.4 需求的移动25

2.1.5 供给和供给曲线26

2.1.6 供给定理27

2.1.7 供给函数27

2.1.8 供给曲线的移动28

2.2 均衡价格28

2.2.1 均衡价格29

2.2.2 均衡价格的效率分析30

2.2.3 需求与均衡价格的变动31

2.2.4 供给与均衡价格的变动31

2.2.5 供求定理32

2.2.6 市场价格调节的效率32

2.3 管制价格32

2.3.1 农产品支持价格33

2.3.2 冷战时期的农产品限制价格35

2.3.3 改革初期的双轨价格36

2.3.4 市场经济中的限制价格37

2.4 弹性分析38

2.4.1 需求价格弹性38

2.4.2 需求收入弹性42

2.4.3 需求交叉弹性45

2.4.4 供给弹性47

【预习题】49

【课后复习题】50

【能力拓展题】53

第3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54

【本章结构】54

【学习目标】54

【重点与难点】54

【引导案例】提供廉租房还是发放贫困补贴54

3.1 消费者行为的边际效用分析54

3.1.1 效用54

3.1.2 基数效用论55

3.1.3 边际效用55

3.1.4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56

3.1.5 消费者剩余58

3.1.6 边际效用价值论59

3.1.7 消费者均衡59

3.1.8 等边际原则的局限性61

3.2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61

3.2.1 序数效用论61

3.2.2 无差异曲线62

3.2.3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62

3.2.4 无差异曲线群64

3.2.5 预算线64

3.2.6 预算线的平移65

3.2.7 预算线的旋转66

3.3 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67

3.3.1 消费者均衡条件67

3.3.2 收入增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68

3.3.3 收入消费曲线68

3.3.4 恩格尔曲线69

3.3.5 恩格尔定律70

3.3.6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70

3.3.7 价格消费曲线70

3.3.8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1

3.4 无差异曲线分析案例72

3.4.1 实物转移的低效率72

3.4.2 价格补贴的低效率74

3.4.3 消费税与总额税比较76

3.4.4 所得税和销售税的无差异曲线分析77

【预习题】79

【课后复习题】79

【能力拓展题】84

第4章 生产者行为分析85

【本章结构】85

【学习目标】85

【重点与难点】85

【引导案例】制造别针的效率85

4.1 企业、产权和生产85

4.1.1 企业定义85

4.1.2 生产的概念86

4.1.3 产权86

4.1.4 企业类型86

4.1.5 企业存在的原因88

4.1.6 企业的目标89

4.1.7 生产要素90

4.2 短期生产函数91

4.2.1 生产函数91

4.2.2 短期生产函数91

4.2.3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92

4.2.4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92

4.2.5 短期生产函数的应用94

4.3 长期生产函数94

4.3.1 长期生产函数95

4.3.2 等产量曲线95

4.3.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6

4.3.4 等成本线97

4.3.5 生产者长期均衡98

4.3.6 生产扩张线100

4.4 规模报酬100

4.4.1 规模报酬101

4.4.2 产出弹性101

4.4.3 企业规模报酬变动趋势102

4.4.4 内在经济103

4.4.5 内在不经济104

4.4.6 外在经济104

4.4.7 外在不经济105

4.4.8 决定企业适度规模的因素105

【预习题】106

【课后复习题】106

【能力拓展题】110

第5章 生产成本111

【本章结构】111

【学习目标】111

【重点与难点】111

【引导案例】关于日本汽车产业的大辩论111

5.1 短期成本111

5.1.1 短期总成本111

5.1.2 边际成本114

5.1.3 平均成本115

5.1.4 同时使用两种生产方法中的等边际原则118

5.2 长期成本119

5.2.1 长期总成本120

5.2.2 长期平均成本122

5.2.3 长期平均成本和产业结构123

5.2.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125

5.2.5 长期边际成本125

【预习题】126

【课后复习题】126

【能力拓展题】130

第6章 市场结构理论131

【本章结构】131

【学习目标】131

【重点与难点】131

6.1 完全竞争市场131

6.1.1 完全竞争市场131

6.1.2 完全竞争企业收益132

6.1.3 利润最大化目标133

6.1.4 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133

6.1.5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136

6.1.6 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136

6.1.7 纯粹竞争企业行为137

6.2 完全垄断市场139

6.2.1 完全垄断市场139

6.2.2 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139

6.2.3 完全垄断企业短期均衡140

6.2.4 完全垄断企业长期均衡142

6.3 垄断竞争市场143

6.3.1 垄断竞争市场143

6.3.2 垄断竞争企业短期均衡143

6.3.3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144

6.4 寡头市场145

6.4.1 寡头市场145

6.4.2 古诺模型145

6.4.3 斯坦克贝模型146

6.4.4 张伯伦模型147

6.4.5 贝尔特兰模型147

6.4.6 斯威齐模型148

6.4.7 涨价博弈149

6.4.8 支配性策略150

6.4.9 最大最小策略151

6.4.10 合作博弈152

6.4.11 广告竞争153

【预习题】154

【课后复习题】155

【能力拓展题】159

第7章 分配理论160

【本章结构】160

【学习目标】160

【重点与难点】160

7.1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60

7.1.1 生产要素的需求160

7.1.2 生产要素的供给162

7.1.3 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163

7.1.4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163

7.1.5 欧拉定理165

7.2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165

7.2.1 工资理论165

7.2.2 利息理论168

7.2.3 地租理论171

7.2.4 利润理论173

7.3 社会收入分配173

7.3.1 洛伦兹曲线173

7.3.2 基尼系数174

7.3.3 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176

7.3.4 平等与效率176

【预习题】178

【课后复习题】178

【能力拓展题】180

第8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81

【本章结构】181

【学习目标】181

【重点和难点】181

【引导案例】美国的财政支出181

8.1 反垄断政策181

8.1.1 垄断的缺陷181

8.1.2 自然垄断183

8.1.3 国有化184

8.1.4 价格管制184

8.1.5 鼓励竞争186

8.1.6 反托拉斯法186

8.1.7 规定专利时限187

8.2 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188

8.2.1 公共部门188

8.2.2 公共物品188

8.2.3 搭便车难题189

8.2.4 公共选择190

8.2.5 集体决策规则190

8.2.6 投票悖论191

8.2.7 选举成本192

8.2.8 官僚制度的效率192

8.2.9 私人提供准公共物品194

8.2.10 解决政府失灵的对策195

8.3 外部效应195

8.3.1 外部效应的概念195

8.3.2 社会成本197

8.3.3 社会收益198

8.3.4 政府针对外部效应的对策199

8.4 信息不对称性199

8.4.1 信息不对称性的含义199

8.4.2 减少逆向选择的办法200

8.4.3 道德风险201

【预习题】201

【课后复习题】202

【能力拓展题】204

第2篇 宏观经济学205

第9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5

【本章结构】205

【学习目标】205

【引导案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205

9.1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06

9.1.1 国民收入206

9.1.2 国民收入的相关指标206

9.1.3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08

9.1.4 用美元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209

9.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1

9.1.6 绿色GDP211

9.1.7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11

9.2 二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213

9.2.1 二部门经济分析中的假设214

9.2.2 消费函数214

9.2.3 储蓄函数215

9.2.4 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决定216

9.2.5 二部门经济乘数217

9.3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218

9.3.1 三部门经济假设218

9.3.2 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218

9.3.3 三部门的收入决定218

9.3.4 三部门经济的乘数219

9.3.5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219

9.3.6 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20

9.4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220

9.4.1 四部门经济的假设220

9.4.2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221

9.4.3 进口函数221

9.4.4 四部门经济乘数222

9.5 贸易理论222

9.5.1 绝对优势理论222

9.5.2 比较优势理论223

9.5.3 要素禀赋理论223

9.5.4 偏好相似理论223

9.5.5 技术差距理论224

9.5.6 规模经济理论224

9.5.7 垄断竞争与产业内贸易225

9.5.8 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解释225

【预习题】225

【课后复习题】226

【能力拓展题】229

第10章 价格可变的收入决定理论230

【本章结构】230

【学习目标】230

【重点与难点】230

【引导案例】美国次贷危机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30

10.1 货币供求、均衡利率与投资230

10.1.1 货币的概念231

10.1.2 货币的需求232

10.1.3 货币的供给234

10.1.4 均衡利率234

10.1.5 银行234

10.1.6 准备金236

10.1.7 货币乘数236

10.1.8 投资函数237

10.1.9 资本边际效率238

10.2 IS-LM模型239

10.2.1 IS曲线240

10.2.2 LM曲线241

10.2.3 两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242

10.2.4 三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243

10.3 总供求模型244

10.3.1 总需求曲线244

10.3.2 总供给曲线246

10.3.3 总供求模型中的收入决定251

【预习题】253

【课后复习题】253

【能力拓展题】256

第11章 宏观经济政策257

【本章结构】257

【学习目标】257

【重点与难点】257

【引导案例】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十大举措257

11.1 宏观经济目标258

11.1.1 三大心理规律258

11.1.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59

11.1.3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260

11.2 财政政策260

11.2.1 财政政策的概念和内容260

11.2.2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261

11.2.3 IS-LM模型中的政府购买乘数262

11.2.4 挤出效应263

11.2.5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263

11.3 货币政策264

11.3.1 中央银行264

11.3.2 宏观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265

11.3.3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乘数267

11.3.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68

11.3.5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69

1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270

11.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功能比较271

11.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271

11.4.3 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及政府对策272

【预习题】272

【课后复习题】273

【能力拓展题】276

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277

【本章结构】277

【学习目标】277

【重点与难点】277

【引导案例】近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277

12.1 经济周期概述278

12.1.1 经济周期概念278

12.1.2 经济周期类型279

12.1.3 经济周期原因280

12.1.4 长周期理论282

12.2 乘数-加速数模型283

12.2.1 加速原理283

12.2.2 两部门经济乘数加速数模型285

12.3 经济增长概述286

12.3.1 经济增长概念286

12.3.2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87

12.3.3 经济增长极限论288

12.3.4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289

12.4 经济增长模型291

12.4.1 哈罗德-多马模型291

12.4.2 新古典增长模型294

12.4.3 新剑桥增长模型298

【预习题】300

【课后复习题】300

【能力拓展题】303

第13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304

【本章结构】304

【学习目标】304

【重点与难点】304

【引导案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304

13.1 失业概念和类型305

13.1.1 失业的定义305

13.1.2 自愿性失业305

13.1.3 摩擦性失业306

13.1.4 结构性失业306

13.1.5 技术性失业307

13.1.6 周期性失业308

13.1.7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309

13.1.8 隐蔽性失业309

13.1.9 自然失业率310

13.2 失业的原因、影响和对策310

13.2.1 失业的原因310

13.2.2 失业的经济影响313

13.2.3 失业的社会影响313

13.2.4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315

13.3 通货膨胀315

13.3.1 通货膨胀的定义316

13.3.2 通货膨胀的度量316

13.3.3 通货膨胀的类型317

13.3.4 结构型通货膨胀317

13.3.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319

13.3.6 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320

13.3.7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320

13.4 菲利普斯曲线321

13.4.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322

13.4.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322

13.4.3 产出-物价型菲利普斯曲线323

13.4.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324

13.4.5 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325

【预习题】325

【课后复习题】326

【能力拓展题】328

第14章 汇率基础329

【本章结构】329

【学习目标】329

【重点与难点】329

【引导案例】《镜花缘》之谜329

14.1 外汇与汇率329

14.1.1 外汇330

14.1.2 汇率330

14.1.3 有效汇率332

14.1.4 实际汇率332

14.1.5 实际有效汇率333

14.1.6 汇率供求分析334

14.2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335

14.2.1 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335

14.2.2 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339

14.3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341

14.3.1 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341

14.3.2 汇率变动与贸易条件342

14.3.3 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342

14.3.4 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343

14.3.5 汇率的价格效应343

14.3.6 汇率的资源配置效应344

14.3.7 汇率的国民收入效应345

14.4 人民币汇率问题345

14.4.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346

14.4.2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346

14.4.3 低估人民币汇率的经济影响348

14.4.4 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产生的积极作用349

14.4.5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350

【预习题】351

【课后复习题】351

【能力拓展题】353

第15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运行354

【本章结构】354

【学习目标】354

【重点与难点】354

【引导案例】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354

15.1 国际收支平衡表354

15.1.1 国际收支355

15.1.2 国际收支平衡表355

15.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式359

15.1.4 案例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360

15.2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361

15.2.1 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关系361

15.2.2 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供给的变动362

15.2.3 国际收支与物价的关系363

15.2.4 案例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和物价的关系363

15.3 国际收支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365

15.3.1 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365

15.3.2 国际收支与财政收支的关系366

15.3.3 贸易收支与国外净资产的关系367

15.4 国际收支的调节367

15.4.1 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367

15.4.2 政府调节国际收支371

【预习题】376

【课后复习题】377

【能力拓展题】379

第16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80

【本章结构】380

【学习目标】380

【重点与难点】380

【引导案例】泰国货币危机的导火线380

16.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基础380

16.1.1 MF模型概述380

16.1.2 基本的MF模型的假设条件381

16.1.3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382

16.1.4 开放经济中的LM曲线382

16.1.5 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的BP曲线383

16.1.6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383

16.2 汇率制度与政策效应384

16.2.1 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力384

16.2.2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力385

16.2.3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386

16.2.4 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率387

16.3 金融隔离经济的MF模型388

16.3.1 金融隔离经济中的BP曲线388

16.3.2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389

16.3.3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390

16.3.4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391

16.3.5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391

16.4 两国MF模型392

16.4.1 两国MF模型的基本框架392

16.4.2 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392

16.4.3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393

16.4.4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394

16.4.5 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396

16.5 我国的MF模型397

16.5.1 三个均衡方程式的估计397

16.5.2 对我国MF模型的解释398

【预习题】399

【课后复习题】399

【能力拓展题】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