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干扰与兼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干扰与兼容
  • 白同云,赵姚同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137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磁干扰与兼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1

1.1-1电磁噪声与干扰1

目录1

1.1-2电磁环境2

1.1-3电磁兼容性2

1.2电磁干扰的起因与效应4

1.3电磁兼容性的实施4

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要求5

第二章电磁干扰的性质和传播7

2.1干扰源7

2.1-1自然干扰源7

2.2传导干扰的性质8

2.1-2人为干扰源8

2.3传导干扰的耦合与传输9

2.3-1传导干扰源9

2.3-2传导干扰的耦合10

2.3-3传导干扰的传输13

2.4辐射干扰的性质15

2.4-1辐射干扰源的基本形式15

2.4-2辐射干扰的性质18

2.5辐射干扰的耦合与传输18

2.5-1辐射干扰源18

2.5-2辐射干扰的传播21

3.1-1感应近区场的性质与特点28

第三章电磁近区场干扰和电磁危害28

3.1感应近区场28

3.1-2强电磁感应干扰源29

3.2辐射近区场42

3.2-1辐射近区场的性质和特点43

3.2-2强辐射近区场干扰源43

3.3漏泄场47

3.3-1金属板上缝隙和孔隙的电磁漏泄47

3.3-2漏泄场对敏感部件的激励49

3.4综合电磁环境的性质与分析53

3.5强电磁辐射和强感应电压的危害56

3.5-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56

3.5-2电磁辐射对武器装备和燃料的危害57

3.5-3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危害58

3.5-4 Tempest现象58

第四章电磁干扰的抑制与防护61

4.1接地与搭接61

4.1-1接地系统61

4.1-2搭接66

4.2屏蔽66

4.2-1屏蔽的作用与分类66

4.2-2屏蔽效能67

4.2-3 实用屏蔽技术69

4.3滤波73

4.3-1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概念73

4.3-3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类型74

4.3-2滤波器的特性74

4.3-4滤波器的设计76

4.4电磁干扰的抑制和防护措施的设计77

4.4-1 交流供电系统的干扰防护措施设计77

4.4-2数据采集系统的干扰抑制设计78

第五章电磁干扰的预测与分析82

5.1数学模型82

5.2电磁干扰预测的基本方法与范围84

5.3干扰预测程序(IPP-1)87

5.4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程序(SEMCAP)90

5.5 系统内电磁兼容性分析程序(IEMCAP)91

5.6系统间电磁干扰预测分析程序94

5.7电磁环境/干扰预测模型96

5.8天线系统配置的预测分析97

5.9系统电磁干扰预测的实例100

第六章电磁干扰的测量104

6.1电磁干扰测量仪的基本原理104

6.2电磁干扰的其它测量设备109

6.3电磁干扰场强测试系统112

6.4环境电磁波的测量114

6.5工业无线电干扰的基本测量方法115

6.6电磁干扰的自动测试技术120

第七章电磁兼容性设计125

7.1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实施125

7.1-1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内容125

7.1-2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主要参数126

7.1-3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程序127

7.2电磁兼容性大纲129

7.3电磁兼容性设计计划129

7.3-1电磁兼容性控制计划129

7.3-2电磁兼容性试验计划131

7.4电磁兼容性标准与规范131

7.4-1标准和规范的内容131

7.4-2标准和规范的特点132

7.4-3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极限值的单位132

7.4-4标准和规范的发展趋向132

7.5频谱工程133

7.6电磁兼容性设计准则134

7.7-1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136

7.7电磁兼容性设计实例136

7.7-2雷达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138

7.7-3电子工程车的电磁兼容性设计141

7.7-4 Tempest技术143

7.8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评估144

附录148

附录一接地线的规格148

附录二可相容的金属组别148

附录三可搭接的金属组别148

附录四我国已颁布和实施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149

附录五国际无线电干扰委员会(CISPR)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150

附录六美国军用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150

附录七本书主要技术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1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