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原始社会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坤编者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原始社会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始社会发展史未定稿1
目录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原始社会史的对象1
第一项 原始社会史的名称和意义1
第二项 原始社会史在历史专业中的地位1
第二节 原始社会史的史料问题1
(一)考古学方面的史料3
(二)民族学方面的史料4
(三)民俗学方面的史料5
(四)语言学方面的史料6
(五)历史学方面的史料7
(六)自然科学方面的史料8
(七)史料的批判和利用9
第三节 原始社会史的年代和分期问题11
第一项 年代学问题11
第二项 批判摩尔根的分期法16
第三项 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21
第四项 苏联学者的分期法25
第五项 我们的补充意见30
第四节 原始社会史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论30
第一项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原始社会史的发展情况36
第二项 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史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论49
一、人类起源问题62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起源和形成期62
第一节 人类起源与人类社会的起源62
1、创造说与进化说76
2、劳动创造人类说76
3、先有劳动或先有人类的问题76
4、人类起源学上的一祖论、多祖论、泛祖论和我们的意见76
二、社会起源问题76
三、语言起源问题78
第二节 人类体质形态的形成阶段及其发展规律78
一、恩格斯关于人类形成的理论82
二、人类体质形态的形成阶段85
1、猿人阶段88
三、“形成中的人”的具体例证88
(一)爪哇猿人94
(二)海德堡人94
(三)中国猿人94
2、“古人”阶段94
四、人类体质类型在形成阶段的发展规律97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形成阶段及其发展规律97
一、原始社会在形成时期的发展阶段105
二、猿人时期的社会生活110
1、前期猿人的社会生活115
2、后期猿人的社会生活115
三、“古人”时期的社会生活115
四、社会形成时期的发展规律问题116
五、社会形成时期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120
六、语言形成时期的发展规律问题122
七、社会形成时期的文化问题125
八、本章小结126
第三章 原始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期129
第一节 旧石器晚期的“新人”氏族公社129
一、概说129
二、“新人”的社会生活131
三、现代人种的形成问题136
第二节 中石器早期正在形成中的氏族部落公社143
一、概说143
二、塔斯马尼亚人的生活情况146
三、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情况153
①过去研究的概况153
②经济生活156
③社会组织159
④图腾主义163
⑤艺术169
⑥夜舞会171
四、本节的结束语174
第三节 中石器后期氏族部落公社的发展178
一、概说178
二、民族学上的实例183
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部落公社的一般情况192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部落公社的繁荣192
(一)“小黑人”概说192
(二)西孟人的生活情况192
①磨制石器193
②制造陶器194
③农业196
④牧畜197
⑤纺织198
⑥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语言199
二、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部落公社的实例203
1伊洛魁人概述205
2伊洛魁人的经济生活206
3伊洛魁人的氏族制度207
4伊洛魁人的胞族制度213
5伊洛魁人的部落制度215
6伊洛魁人的部落联盟217
三、本节的小结219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从母系氏族部落公社到父系氏族部落公社之过渡221
一、概述221
二、仇布瑞安岛人的生活情况226
三、伊利安岛马克莱海岸的巴布亚人与堪察加半岛的依特尔敏人234
四、试论「产翁」制在原始社会史上的地位236
五、本章的小结248
一、概论250
第一节 青铜器时代父系氏族部落公社的发展250
第五章 原始社会的衰微和解体期250
二、经济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252
①织布机与熔化金属矿石和金属的加工253
②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劳动分工255
③交换制度256
④奴隶的出现257
⑤私有财产的形成258
三、社会组织方面的主要特征259
①父系氏族部落公社的形成和发展260
②父系家族公社的形成和发展261
③阶级的萌芽264
①父系氏族部落公社时代的意识形态267
四、意识形态和语言方面的主要特征267
②父系氏族部落公社时代的语言269
五、民族实例272
①概说272
②楚克契人的生活情况273
第二节 铁器时代父系氏族部落公社的解体282
一、概说282
二、在经济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283
①冷气熔铁炉的发明284
②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287
③奴隶在生产中地位加强290
④不动产变为私有财产291
⑤第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292
三、在社会组织方面的主要特征295
①从父系家族公社到一夫一妻制小家庭295
②宗族制度作为贵族形式而出现296
③城市的出现300
④论农村公社302
⑤男子秘密同盟308
⑥军事民主主义310
⑦种姓的起源问题315
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要特征320
①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及其演变320
②文字的起源321
五、民族实例324
①概说324
②霍腾督人的生活情况326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概况331
一、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331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331
2、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字331
3、中国少数民族的特征333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分类和分布334
1、中国少数民族在语言上的分类和分布334
2、我们对这个分类法的意见339
1、史料问题341
三、中国少数民族生活情况341
2、少数民族生活情况344
(一)概说344
(二)赫哲族348
(三)鄂伦春族355
(四)其他少数民族359
四、云南省内少数民族生活情况361
1、概说361
(一)云南省内少数民族的特征361
(二)民族名称复杂的原因362
(三)民族的分类364
(一)概说366
2、民族举例:卡佤族366
(二)试论马散大寨佤族的社会性质367
一、前言367
二、经济生活368
三、政治组织371
四、家族与婚姻375
五、宗教、巫求、道德和法律376
六、母系社会的残余迹象377
七、马散大寨佤族的社会性质问题378
第六章 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问题381
一、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是否经过革命381
二、部族在形成阶段的社会性质问题385
1、什么是国家?392
三、部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392
2、国家产生的条件395
3、国家与部族的关系400
四、「文明」的继承性问题403
五、从部落语言到部族语言的过渡问题411
第七章 结论415
几个问题的提出和我个人的初步意见415
一、原始社会史的编纂问题415
1、这门课程的性质问题415
2、这门课程的结构问题417
二、论原始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420
三、论原始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22
四、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424
1、如何对待摩尔根的分期法的问题425
2、我所拟的原始社会发展史综合分期表及一些有关的问题431
3、结束语436
五、中国原始社会史上的几个问题438
1、中国原始社会史与我们所讲的原始社会史有何关系?438
2、考古学上的问题439
3、如何分析纸上史料的问题444
4、纸上史料和地下史料如何相联系的问题444
5、民族学资料的利用问题448
6、汉部族的形成问题449
六、最后的结语454
原始社会发展史综合分期表(未定稿)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