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朔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239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论3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3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3
1.1.1 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3
1.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
1.1.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7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8
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8
1.2.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8
1.2.3 计算机的工作步骤10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16
1.3.1 机器字长17
1.3.2 存储容量17
1.3.3 运算速度17
1.4 本书结构18
思考题与习题19
第2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20
2.1 计算机的发展史20
2.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20
2.1.2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23
2.1.3 软件技术的兴起和发展26
2.2 计算机的应用28
2.2.1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28
2.2.2 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29
2.2.3 网络技术的应用29
2.2.4 虚拟现实31
2.2.5 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32
2.2.6 CAD/CAM/CIMS33
2.2.7 多媒体技术34
2.2.8 人工智能34
2.3 计算机的展望35
思考题与习题38
第2篇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41
第3章 系统总线41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41
3.2 总线的分类43
3.2.1 片内总线43
3.2.2 系统总线43
3.2.3 通信总线44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45
3.3.1 总线特性45
3.3.2 总线性能指标46
3.3.3 总线标准47
3.4 总线结构52
3.4.1 单总线结构52
3.4.2 多总线结构52
3.4.3 总线结构举例55
3.5 总线控制57
3.5.1 总线判优控制57
3.5.2 总线通信控制59
思考题与习题66
第4章 存储器68
4.1 概述68
4.1.1 存储器分类68
4.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70
4.2 主存储器72
4.2.1 概述72
4.2.2 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74
4.2.3 随机存取存储器76
4.2.4 只读存储器88
4.2.5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91
4.2.6 存储器的校验100
4.2.7 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103
4.3 高速缓冲存储器109
4.3.1 概述109
4.3.2 Cache—主存地址映射117
4.3.3 替换策略123
4.4 辅助存储器123
4.4.1 概述123
4.4.2 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125
4.4.3 硬磁盘存储器129
4.4.4 软磁盘存储器138
4.4.5 磁带存储器142
4.4.6 循环冗余校验码144
4.4.7 光盘存储器147
思考题与习题150
附录4A 相联存储器153
第5章 输入输出系统156
5.1 概述156
5.1.1 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156
5.1.2 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158
5.1.3 I/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160
5.1.4 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162
5.2 I/O设备166
5.2.1 概述166
5.2.2 输入设备167
5.2.3 输出设备171
5.2.4 其他I/O设备182
5.2.5 多媒体技术184
5.3 I/O接口186
5.3.1 概述186
5.3.2 接口的功能和组成187
5.3.3 接口类型189
5.4 程序查询方式190
5.4.1 程序查询流程190
5.4.2 程序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192
5.5 程序中断方式194
5.5.1 中断的概念194
5.5.2 I/O中断的产生194
5.5.3 程序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195
5.5.4 I/O中断处理过程197
5.5.5 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199
5.6 DMA方式202
5.6.1 DMA方式的特点202
5.6.2 DMA接口的功能和组成204
5.6.3 DMA的工作过程206
5.6.4 DMA接口的类型210
思考题与习题212
附录5A ASCII码213
附录5B BCD码215
附录5C 奇偶校检码216
第3篇 中央处理器219
第6章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219
6.1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219
6.1.1 无符号数219
6.1.2 有符号数219
6.2 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228
6.2.1 定点表示228
6.2.2 浮点表示229
6.2.3 定点数和浮点数的比较231
6.2.4 举例231
6.2.5 IEEE 754标准233
6.3 定点运算234
6.3.1 移位运算234
6.3.2 加法与减法运算237
6.3.3 乘法运算243
6.3.4 除法运算258
6.4 浮点四则运算269
6.4.1 浮点加减运算269
6.4.2 浮点乘除法运算274
6.4.3 浮点运算所需的硬件配置280
6.5 算术逻辑单元280
6.5.1 ALU电路281
6.5.2 快速进位链283
思考题与习题289
附录6A 各种进位制293
6A.1 各种进位制的对应关系293
6A.2 各种进位制的转换293
附录6B 阵列乘法器和阵列除法器296
附录6C 74181逻辑电路298
第7章 指令系统300
7.1 机器指令300
7.1.1 指令的一般格式300
7.1.2 指令字长304
7.2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304
7.2.1 操作数类型304
7.2.2 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305
7.2.3 操作类型306
7.3 寻址方式310
7.3.1 指令寻址310
7.3.2 数据寻址310
7.4 指令格式举例320
7.4.1 设计指令格式应考虑的各种因素320
7.4.2 指令格式举例320
7.4.3 指令格式设计举例323
7.5 RISC技术326
7.5.1 RISC的产生和发展326
7.5.2 RISC的主要特征329
7.5.3 RISC和CISC的比较333
思考题与习题335
第8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337
8.1 CPU的结构337
8.1.1 CPU的功能337
8.1.2 CPU结构框图338
8.1.3 CPU的寄存器338
8.1.4 控制单元和中断系统342
8.2 指令周期342
8.2.1 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342
8.2.2 指令周期的数据流344
8.3 指令流水345
8.3.1 指令流水原理346
8.3.2 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348
8.3.3 流水线性能353
8.3.4 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355
8.3.5 流水线结构357
8.4 中断系统358
8.4.1 概述358
8.4.2 中断请求标记和中断判优逻辑360
8.4.3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寻找361
8.4.4 中断响应362
8.4.5 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364
8.4.6 中断屏蔽技术364
思考题与习题370
第4篇 控制单元375
第9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375
9.1 微操作命令的分析375
9.1.1 取指周期375
9.1.2 间址周期376
9.1.3 执行周期376
9.1.4 中断周期378
9.2 控制单元的功能379
9.2.1 控制单元的外特性379
9.2.2 控制信号举例380
9.2.3 多级时序系统385
9.2.4 控制方式387
9.2.5 多级时序系统实例分析390
思考题与习题393
第10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395
10.1 组合逻辑设计395
10.1.1 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框图395
10.1.2 微操作的节拍安排396
10.1.3 组合逻辑设计步骤401
10.2 微程序设计403
10.2.1 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403
10.2.2 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404
10.2.3 微指令的编码方式407
10.2.4 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409
10.2.5 微指令格式411
10.2.6 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413
10.2.7 毫微程序设计413
10.2.8 串行微程序控制和并行微程序控制414
10.2.9 微程序设计举例414
思考题与习题420
附录10A PC整机介绍423
10A.1 主板423
10A.1.1 主板的主要组成部件423
10A.1.2 CPU芯片及插座(插槽)424
10A.1.3 内存条插槽424
10A.1.4 扩展插槽424
10A.1.5 配套芯片和器件424
10A.1.6 主板结构的改进424
10A.2 芯片组425
10A.2.1 芯片组的功能425
10A.2.2 芯片组的组成426
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