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法公职人员上游经济犯罪与下游非法资产处置途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法公职人员上游经济犯罪与下游非法资产处置途径
  • 薛耀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742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不法公职人员上游经济犯罪与下游非法资产处置途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公职人员上游经济犯罪与下游不法资产处置类型研究1

1.1 公职人员定义1

1.2 公职人员上下游经济犯罪的研究2

1.2.1 上游经济犯罪类型研究2

1.2.2 下游非法资产处置研究3

1.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心理研究初探5

第2章 不法公职人员犯罪信息调查与描述性统计8

2.1 案例信息表的设计原则8

2.1.1 设计目的8

2.1.2 设计原则8

2.2 数据的采集与指标的设计9

2.2.1 数据的采集方法9

2.2.2 指标的设计9

2.2.3 信息采集中现实与理论的差异分析12

2.3 案例的基本数据统计12

第3章 公职人员个体因素与经济犯罪的关联性分析17

3.1 公职人员个体因素与上下游经济犯罪的关联模型构建17

3.1.1 模型假设17

3.1.2 调查指标的同量纲化19

3.1.3 关联模型构建20

3.2 公职人员个体因素与上下游经济犯罪关联关系的结果分析21

3.3 模型结果所揭示的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点22

3.4 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途径研究及预测24

3.4.1 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途径24

3.4.2 指标体系的构建25

3.4.3 有序逻辑回归模型的构建26

3.4.4 模型结果的说明28

3.4.5 预测分析29

第4章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心理过程分析30

4.1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根源探讨30

4.1.1 “金钱化”的权力是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基础30

4.1.2 灵活处置权为公职人员寻租提供了机会31

4.1.3 权力文化为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提供了沃土31

4.1.4 监督不力为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提供了情景32

4.1.5 生成于人性私心膨胀32

4.2 个案研究32

4.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心理形成过程35

4.3.1 “原始刺激”引发“初反应”35

4.3.2 经济犯罪动机产生的“伴随反应”37

4.3.3 经济犯罪行为产生的“结果反应”39

4.3.4 再次经济犯罪的“恶性循环反应”40

4.4 公职人员实施经济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分析41

4.4.1 公职人员实施经济犯罪准备阶段的心理状态特征42

4.4.2 公职人员实施经济犯罪阶段的心理状态特征44

4.4.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行为终结阶段的心理状态特征45

4.5 公职人员敛财与资产处置两个阶段的风险偏好分析46

4.5.1 低级别公职人员敛财行为分析48

4.5.2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行为分析52

4.5.3 资产处置阶段与敛财阶段的对比分析55

第5章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例分析57

5.1 典型案例分析57

5.1.1 高级别公职人员典型案例分析57

5.1.2 低级别公职人员典型案例分析59

5.1.3 基于案例的高、低级别经济犯罪行为路径分析61

5.2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例的描述性分析63

5.2.1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个人特征描述性统计63

5.2.2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犯罪特征描述性统计65

第6章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行为比较分析70

6.1 行为主体假设与决策的约束条件70

6.1.1 行为主体假设70

6.1.2 行为决策的约束条件70

6.2 公职人员效用函数模型构建72

6.3 基于效用模型的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行为决策差异分析74

6.3.1 个人效用偏好结构差异分析74

6.3.2 财富指标差异分析75

6.3.3 相对效用数量差异分析75

6.3.4 犯罪金额差异分析76

6.3.5 风险偏好差异分析77

6.4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隐蔽性比较研究77

6.4.1 样本描述与量化78

6.4.2 模型运算结果分析80

第7章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比较研究84

7.1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征分析84

7.1.1 不法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的个体特征分析84

7.1.2 不法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的犯罪特征分析87

7.2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94

7.2.1 典型案例分析94

7.2.2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影响因素97

7.3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房地产洗钱行为对比分析101

7.3.1 房地产行业洗钱风险分析101

7.3.2 房地产行业不同环节洗钱过程分析103

7.3.3 公职与非公职人员房地产行业洗钱行为对比及原因分析105

第8章 时间压力下不同风险偏好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11

8.1 相关研究111

8.2 公职人员风险偏好分析112

8.2.1 典型案例分析112

8.2.2 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犯罪心理分析115

8.2.3 不同洗钱犯罪心理下洗钱风险偏好差异分析116

8.3 不同洗钱方式的特征对比116

8.4 不同风险偏好的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18

8.4.1 风险规避型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18

8.4.2 风险偏好型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19

8.4.3 风险中性型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19

8.5 时间约束条件下不同风险偏好的公职人员洗钱路径选择120

第9章 以家庭为单元的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研究123

9.1 基于总体异常特征的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123

9.1.1 经济犯罪公职人员总体异常分析123

9.1.2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指标129

9.1.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指标的应用132

9.2 基于异常消费特征的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模型135

9.2.1 经济犯罪公职人员异常消费特征研究135

9.2.2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思路137

9.2.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模型构建139

9.2.4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流程设计141

9.3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仿真验证142

9.3.1 实验设计142

9.3.2 数据库生成143

9.3.3 阈值确定145

9.4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监测结果分析及监测效果评价146

9.4.1 仿真监测结果146

9.4.2 监测效果评价148

第10章 防范公职人员经济犯罪以及提高侦测效率研究150

10.1 制度建设方面150

10.1.1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财产申报制度150

10.1.2 完善公职人员经济犯罪举报制度151

10.1.3 完善反洗钱监测体系,提高反洗钱监测效率154

10.2 基于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征的对策建议154

10.3 预防公职人员犯罪心理形成的建议155

10.4 针对高、低级别公职人员防范策略156

10.4.1 基于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共同特征156

10.4.2 基于高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征157

10.4.3 基于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征159

10.4.4 基于低级别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的特点160

10.5 基于非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特征的对策建议161

10.6 基于公职人员家庭提出对策建议162

10.7 重点行业与群体性案件的防范164

10.7.1 金融行业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预防措施164

10.7.2 建设领域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预防措施165

10.7.3 农村基层组织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预防166

10.8 基于资金流动视角的遏制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的对策建议166

10.9 对检察院立案信息的建议168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