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的现代风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的现代风度
  • 龚举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611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的现代风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转型期文化意识小说的现代检省3

重审20世纪80年代文化意识小说3

一、从鸡头寨到苏尼特:蛮荒的原生裸露4

二、“小鲍庄”与“古船”:乡村风情的理性观照7

三、批判性文化叙事:都市文明的现代过滤10

四、痛苦的瞻望:民族心理的整体省察13

新写实小说的文化发生学检视16

一、表象:东风夜放花千树16

二、“认祖”:多极文化生成19

三、“审父”:“四无”式文本品格22

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考辨27

一、王蒙小说:世纪末的神话28

二、个人诉求:寓言化欲望表达31

三、读者意愿:并非轻松的啮合35

《白鹿原》审美意象的文化解读39

一、“羊肉泡馍”派与角色意象39

二、“白鹿”与“白狼”:白色意象的正反派对41

三、意象功能与文化语境44

卫慧小说世界中的“局外人”观念48

一、“局外人”观念:卫慧小说的哲学背景48

二、文本呈现:封闭性·狭窄性·易变性·私密性50

三、卫慧小说“局外人”观念的文化渊源54

四、卫慧式写作的局限与启示56

中篇 转型期报告文学景观的现代审视61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现代意识61

一、时空度量上的史诗意识61

二、对象选择上的平民意识63

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意识65

四、话语方式上的自便意识67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救赎主题69

一、天人矛盾的理性调解——自然的救赎70

二、“后窗”现象的深度探视——灵魂的救赎72

三、知识文明的着意保留——文化的救赎75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78

一、真中出新的先锋美79

二、形与神合的形象美81

三、以点带面的细节美84

四、繁简相谐的叙述美86

五、情与景会的诗意美88

六、声色互惠的语态美90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生态情怀94

一、何谓生态报告文学:概念与原点95

二、我们需要生态报告文学:必要与可能99

三、生态报告文学的风度:已然和应然103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女性书写110

一、女性报告文学:不该被遗忘的话题111

二、美学特质:亲情·献身·悲悯·搭救115

三、前景瞻望:精神积累与重新出发124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价值理路128

一、批判理路:由“审父”到自审129

二、参与理路:由“边缘”到中心133

三、调解理路:由征服到守护137

四、叙事理路:由聚焦到散点141

五、传播理路:由一元到多维146

转型期报告文学的国际视野152

一、百年回视:支点·孕生·成熟·掘进152

二、文本定位:批判意识·审美情态·复合样式161

三、未来预设:基础·动力·通道·机制·可能169

下篇 古今文论在转型期的现代对接179

中国古典诗学逻各斯中心的现代解构179

一、“秩序意志”:东方逻各斯中心179

二、程序规则:古典诗学的文质编码183

三、新世纪的期待: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化186

中国古典诗学“言意之辨”的美学生成192

一、“言意之辨”:问题的缘起192

二、“书不尽言”:语符的无奈194

三、“言不尽意”:言者的“失语”197

四、“义生文外”:诗学的“隐匿”200

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204

一、“幽居默处”——作家修养论204

二、“有为而作”——创作目的论208

三、“成竹于胸”——艺术构思论210

四、“心手相应”——文本和谐论213

五、“文理自然”——作品风格论215

典型理论研究的时态考察220

一、概念的提取:漫长的历程220

二、理论的磨合:冲突中融汇223

三、可能的选择:拓进中新生227

文学创造理论研究的回视与定位231

一、视域的接壤:方法·支点·构架231

二、20世纪的辉煌:撤销屏障·本体扩张·最新对话235

三、世纪之交的定位:何为艺术·艺术方位·开放结构238

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历程241

一、客观论实践美学的建构路向241

二、主观论实践美学的反叛品格243

三、走向跨世纪的超越论美学244

关于《讲话》及其研究历史的反思246

一、历史记忆:阐释的神话246

二、艰难的解禁:变异中的回归248

三、把住精髓:应有的姿态251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系统考释253

一、正确评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253

二、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256

三、创造性地设计了文艺体制改革的新思路259

四、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260

参考书目267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