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农业企业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常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477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数论;哥德巴赫猜想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农业企业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3
第一章 农业产业链综述3
第一节 产业链3
第二节 农业产业链4
一、农业产业链分类5
二、产业链关系12
第三节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13
一、产业链的构建原则13
二、产业链实证1——小麦产业链14
三、产业链实证2——食品冷藏链15
第四节 农业产业链管理16
一、农产品物流管理16
二、价值链管理16
三、组织链管理17
四、信息管理17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18
第一节 企业区位学说18
一、基本概念18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20
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0
四、企业区位因素分析21
五、主要轻工企业区位的选择及特征23
六、中小企业区位的选择与小城镇经济24
第二节 企业集群25
一、概念25
二、集群及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26
三、农业产业集群与主导产业26
四、产业(企业)聚集效果的经济学解释27
五、产业聚集扩散效应28
六、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效应29
七、不同类型企业集聚的区位形态31
第三节 相关产业组织理论32
一、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32
二、施蒂格勒的“生存技术”理论32
三、杨格定理33
四、马歇尔的新产业区理论33
五、农业产业化33
六、循环经济理论34
第四节 农业企业经营环境分析35
一、系统观35
二、分析方法35
第三章 涉农企业38
第一节 涉农企业的内涵及范围38
一、涉农企业的内涵38
二、涉农企业范围40
第二节 涉农企业的基本职能41
一、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及原料41
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42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42
四、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42
第三节 涉农企业类型43
一、企业分类现状43
二、涉农企业分类45
第四节 涉农企业资源48
一、土地资源49
二、资金49
三、物力49
四、技术资源50
五、信息资源50
六、人力资源51
第五节 涉农企业的特点51
一、与农户较紧密的关系51
二、地域性51
三、季节性52
四、优势产业带52
五、纵向联合53
六、涉农企业风险53
第六节 农业企业经营54
一、相关环境因素分析54
二、农业企业经营模式55
第二部分 种植业及其产品加工业第四章 种业61
第一节 种业概述61
一、种子与品种61
二、种子的基础作用62
三、种子级别与分类63
四、种子繁育与生产63
第二节 农作物种子生产66
一、水稻三系杂交种子66
二、水麦种子67
三、大豆种子67
四、玉米种子67
五、高粱种子68
六、马铃薯种薯68
七、油菜种子68
八、棉花种子68
九、蔬菜种子69
十、花卉植物的繁殖种类及特点70
第三节 种子产业化70
一、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化71
二、中国种业的发展74
三、玉米种业82
第四节 山西种业83
一、种子生产企业83
二、种子经营企业83
三、农作物种子生产84
四、种子销售84
五、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85
第五章 粮油生产及其食品加工业86
第一节 粮油生产、消费及其加工86
一、粮油生产86
二、粮油产品消费87
三、粮油产品加工88
四、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经验89
第二节 稻谷89
一、主要加工方式与产业链89
二、中国稻谷加工业90
三、山西省稻谷生产与稻谷加工业91
第三节 小麦91
一、小麦主要消费渠道91
二、小麦产业链92
三、小麦产业链相关因子分析93
四、小麦面粉加工93
五、山西省小麦生产与面粉加工93
第四节 玉米94
一、玉米分类及主要消费方式94
二、玉米产业链97
三、玉米加工转化的几种主要产品97
四、山西省玉米生产及加工98
第五节 谷子99
一、谷子消费100
二、谷子产业链100
三、山西省谷子生产与加工100
第六节 高粱100
一、高粱消费及主要加工产品101
二、高粱产业链101
三、山西省高粱生产102
第七节 大豆103
一、大豆消费103
二、大豆产业链104
三、中国大豆加工105
四、山西大豆生产及加工107
第八节 薯类108
一、主要消费渠道108
二、产业链109
三、薯类主要加工产品109
四、中国马铃薯加工111
五、山西薯类生产与加工111
第九节 小杂粮112
一、杂粮特性及在中国的生产112
二、小杂粮主要利用方式114
三、山西小杂粮产业化116
第十节 油料作物119
一、油料作物主要利用方式119
二、中国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及食用植物油加工121
三、中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121
四、山西省油料作物生产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122
第六章 果蔬生产及果蔬食品加工业124
第一节 国内外果蔬产业化发展124
一、美国蔬菜产业化124
二、日本果蔬生产与流通126
三、我国果蔬初级产品的主要流通形式127
第二节 果蔬加工的意义及果蔬产业链128
一、果蔬特性及其加工的意义128
二、果蔬产业链130
第三节 果蔬主要加工技术及主要加工产品130
一、果蔬主要加工技术130
二、果蔬主要加工制品134
三、目前主要果蔬的深加工利用途径136
第四节 山西省果蔬生产及产业化发展140
一、蔬菜140
二、山西干鲜果143
第七章 配合饲料工业152
第一节 配合饲料种类152
第二节 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152
一、世界饲料工业发展趋势152
二、发达国家饲料工业发展的经验153
三、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154
第三节 配合饲料工业主要原料及来源156
一、能量饲料156
二、蛋白质饲料158
三、粗饲料原料160
四、工业生产副产品及其非常规饲料原料161
五、添加剂162
第四节 以饲料工业为支点的产业链及其作用与特点163
一、产业链163
二、作用163
三、特点164
四、饲料行业管理165
第五节 山西省饲料工业发展166
一、发展历程166
二、现状分析168
第八章 淀粉加工与制造业170
第一节 淀粉分类170
第二节 以淀粉加工为中心的产业链172
第三节 淀粉工业发展与中国淀粉业173
一、淀粉工业发展173
二、中国淀粉工业173
三、淀粉行业的未来发展174
第四节 主要淀粉工业原料及淀粉厂类型177
一、主要淀粉工业原料177
二、淀粉工业产品主要技术标准177
三、主要淀粉企业类型178
四、淀粉生产企业特点178
第五节 薯类淀粉178
一、马铃薯淀粉178
二、甘薯淀粉182
第六节 玉米淀粉183
一、玉米淀粉生产183
二、玉米淀粉的应用185
第七节 其他185
第八节 山西省淀粉工业发展分析185
第九章 调味品186
第一节 食醋186
一、食醋的分类187
二、食醋的原辅料188
三、食醋生产产业链188
四、世界著名食醋188
五、我国食醋生产现状与发展189
六、山西食醋191
第二节 酱油193
一、酱油的分类193
二、酱油原料及性能193
三、酱油生产产业链193
四、酱油再制品194
五、我国酱油生产现状195
六、山西酱油生产现状195
附:食醋卫生标准GB2719—2003196
第十章 酿酒199
第一节 概述199
一、饮料酒的分类199
二、酒类生产产业链200
三、我国酒类生产历程与现状201
第二节 白酒202
一、白酒的分类202
二、白酒原料及性能205
三、我国白酒生产发展与现状205
四、山西白酒206
第三节 黄酒207
一、黄酒分类207
二、黄酒生产原料209
三、我国黄酒生产现状209
四、山西黄酒209
第四节 啤酒210
一、啤酒的分类210
二、我国啤酒生产与发展现状212
三、山西啤酒212
第五节 葡萄酒213
一、葡萄酒的分类213
二、葡萄酒的原料216
三、我国的葡萄产地216
四、我国葡萄酒的发展及现状218
五、山西葡萄酒219
第六节 配制酒219
一、配制酒分类220
二、山西保健酒210
第十一章 饮料制造业222
第一节 饮料分类222
一、碳酸饮料(品)(汽水)类223
二、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223
三、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品)类225
四、含乳饮料(品)类227
五、植物蛋白饮料(品)类228
六、瓶装饮用水类229
七、茶饮料(品)类229
八、固体饮料(品)类231
九、特殊用途饮料(品)类231
十、其他饮料(品)类232
第二节 从农产品→软饮料的产品转化链及组织链232
第三节 软饮料原料233
一、水233
二、水果234
三、蔬菜237
四、食品添加剂240
五、其他原辅材料242
第四节 中国饮料制造业244
一、劣势244
二、优势与机会245
第五节 中国果蔬汁与果蔬汁饮料247
一、相关因子分析247
二、目前中国果汁生产的主要问题249
三、蔬菜汁饮料250
第六节 山西省饮料工业发展250
第三部分 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第十二章 畜禽养殖及其产品加工业综述257
第一节 畜(禽)产品生产环节及相关因素257
一、畜(禽)产品生产环节257
二、畜牧业生产要素259
第二节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260
一、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化发展260
二、国内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紧迫性262
三、龙头企业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组织263
第三节 中国畜禽产品加工业264
一、畜禽产品及加工体系264
二、畜禽屠宰产品及加工业265
三、活体畜(禽)产品268
第十三章 猪禽养殖及其产品加工业274
第一节 猪274
一、主要产品消费渠道及流通方式274
二、现代化养猪生产及产业链275
三、中国商品猪生产的基本模式280
四、猪产业相关因子分析及产业化模式282
五、山西省养猪业及产业化发展286
第二节 鸡287
一、鸡产业产品消费渠道及主要流通方式288
二、鸡的繁育模式288
三、鸡的繁育体系289
四、鸡产业链及主要产业化方式290
五、山西省养鸡业292
第三节 鸭294
一、鸭的繁育体系294
二、鸭产业链295
三、产业化模式296
第十四章 草食畜养殖业及其产品加工业297
第一节 养牛业297
一、奶牛养殖及乳制品业297
二、肉牛310
第二节 养羊业314
一、羊产业主要产品及主要消费渠道314
二、羊产业链316
三、世界养羊业发展趋势与中国养羊业发展317
四、山西省养羊业319
第三节 养兔业320
一、家兔主要类型及养兔业发展趋势320
二、养兔业主要产品及其主要流通渠道321
三、家兔的良种繁育体系322
四、养兔产业链323
五、山西省养兔业324
第四部分 其他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第十五章 其他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329
第一节 食用菌产业329
一、食用菌分类及生产特点329
二、中国食用菌生产330
三、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概况331
第二节 甜菜制糖332
一、山西甜菜生产概况332
二、优势产区333
第三节 中草药333
一、山西中草药资源333
二、山西中药材种植334
三、山西省部分中药材加工企业335
第四节 棉、麻生产及纺织原料工业335
一、棉麻主要消费渠道336
二、棉花流通336
三、山西棉麻生产337
第五节 草业338
一、草业主要产品及主要利用方式338
二、草产业链338
三、世界草业发展现状339
四、山西省牧草种植与加工339
第六节 水产业340
一、我国的渔业资源341
二、渔业生产产业链342
三、山西水产业344
第五部分 信息系统建设第十六章 山西省涉农企业及资源配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349
第一节 必要性349
一、涉农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49
二、涉农企业是财政支农的重要载体350
三、巨大的信息量对信息处理工具与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0
第二节 总体思路351
第三节 系统目标351
一、数据信息定义、采集、传输的标准化、规范化351
二、实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352
第四节 系统的功能构成352
第五节 数据库内容架构352
一、山西省各县市编码库352
二、山西省涉农企业资源库352
三、涉农企业库353
四、专题图库355
第六节 系统主要功能358
一、信息的输入与编辑358
二、数据库结构的修改358
三、信息查询358
四、报表输出358
五、数据转存359
第七节 目标服务群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