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德)亨利希·库 诺(Cunow,H.)著;袁志英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0536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75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言5
第一章 古代的历史观和国家观9
历史著作的萌芽9
史传家希罗多德11
修昔底德和色诺芬13
神话信仰的衰微17
自然环境对历史的影响19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哲学21
波里比阿的历史著作27
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31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31
奥古斯丁的国家观34
托马斯·封·阿奎那的国家学说37
托马斯论历史进程和自然法41
近代天主教历史学和国家理论44
新教的历史观49
第三章 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观和社会观的发展53
国家联合和国家契约53
反暴君派的国家学说57
博丹和波舒埃59
史论家博丹63
孟德斯鸠64
约翰内斯·阿尔图修斯的国家契约论66
格劳修斯和浦芬道夫的国家契约学说69
十七、十八世纪自然法学说的演变70
斯宾诺莎:法源于社会性75
十八世纪德国和法国自然法诡辩学派78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哲学81
英国国家契约论的资产阶级化81
托马斯·霍布斯的国家学说83
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87
三权分立93
社会和国家的区分95
个体和社会103
理性和本能的对立105
亚当·弗格森的社会理论111
作为统治组织的国家117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哲学及其对法国革命国家理论的影响127
社会契约说在法国的发展12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28
自然法和国家法131
共同意志和特殊意志134
作为人权的天赋的个人权利138
在法国革命的国家权利中共同意志的概念142
法国革命中的阶级斗争观念146
让·保尔·马拉的阶级斗争观149
卢梭的历史观153
阿贝·托马斯·雷纳尔和经济史观156
法国革命对历史研究的影响160
第六章 孔多塞——圣西门——帕加诺160
孔多塞的历史观163
圣西门的历史观166
圣西门关于宗教发展的观点170
圣西门和孔多塞172
维科和帕加诺的历史哲学174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先驱帕加诺179
第七章 从伊瑟林到赫尔德尔的德国历史哲学183
十八世纪德国文化史著作的发端183
人类地理学的观点188
宗教史试论192
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195
雅可布·韦格林的历史哲学196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204
赫尔德的国家观210
第八章 康德的历史与社会哲学214
康德和法国革命自由主义214
康德的目的论历史哲学215
自然意向和天意218
历史进程的规律性223
作为发展因素的自然禀赋227
康德所理解的社会与国家231
康德、卢梭、洛克233
第九章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238
作为政治家的黑格尔238
黑格尔的发展概念242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245
历史辩证法247
世界精神和民族精神252
在宗教发展中的世界精神253
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和国家256
完善的国家259
第十章 马克思的社会观和国家观262
马克思和黑格尔262
马克思对社会和国家概念的区分263
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269
施坦因、摩尔、忒尼斯274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和庸俗马克思主义278
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284
作为“社会机关的”国家290
社会和国家的调节293
经济和法297
第十一章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302
黑格尔的国家理想302
马克思的国家理想305
国家理想和国家现实307
马克思、恩格斯论雅典国家的起源310
罗马国家的起源312
雅典和斯巴达的国家建立316
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320
国家是征服的产物322
马克思对国家发展和消亡的论述325
第十二章 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333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学说333
马克思反对马克思337
职权国家向管理国家的发展341
马克思对国家消亡的想法是什么346
无产阶级专政355
马克思、列宁和巴枯宁360
国家否定和国家社会主义367
第一章 民族、社会和国家375
民族的概念375
民族的形成380
民族是品性和语言共同体384
民族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389
民族感和阶级划分391
民族和国家的相互关系400
民族国家402
民族和民族特性的问题407
马克思所理解的民族性原则和政治进步415
第二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422
阶级的本质422
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429
阶级和等级434
工人阶级的发展阶段437
工人阶级和社会民主党441
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形态446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批判性的评论449
第三章 社会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国家以前的发展阶段456
有关家庭是社会细胞的理论456
原始群体461
从游牧群体到马尔克公社464
恩格斯所认为的马尔克公社467
马尔克公社,部落和部落联盟471
日耳曼国家的建立476
第四章 家庭的发展过程481
家庭的起源481
对摩尔根恩格斯家庭构想的批判485
原始家庭的形式491
外婚制和个体婚姻495
图腾和母系家庭的出现498
母系家庭504
家长制家庭509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氏族公社514
恩格斯的古代史构想和唯物史观519
第五章 经济方式的社会生活职能524
马克思的经济概念524
生产和交换534
什么是生产关系?536
生产力和生产条件541
经济过程中的建设性因索546
地理生活区域549
社会劳动过程中的技术553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混淆558
整体技术和个别技术561
第六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565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依赖于物质生活过程565
作为法律关系的经济关系567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571
经济和意识形态573
宗教观和经济生活的关系577
历史中的观念因素582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588
经济事实转化为观念因素596
利益和意识形态600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传统与天才的作用608
第七章 唯物历史论批判614
庸俗马克思主义改头换面的手法614
保尔·巴尔特教授的经济结构概念618
采邑法的经济基础622
日本采邑制的产生624
巴尔特先生和农民战争626
教会租息禁令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来源63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636
第八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篡改者641
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64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书信643
对恩格斯书信的错误解释647
所谓观念的历史因素是不是独立的推动力651
生产关系对意志决定的影响653
何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656
“原因”和“条件”概念混淆660
作为生产关系的剩余劳动关系662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667
道德有没有永恒的原则?667
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构成的主要动机672
马克思和道德的形而上学675
羞耻感的起源679
原始性交道德的形成684
杀婴是合乎道德的行为686
对弑亲的道德评价689
康德道德律的基础与前提693
康德和马克思的道德理论697
社会、阶级和国家道德700
康德的道德规律和阶级伦理的关系702
第十章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708
社会变动的过程708
进化与革命714
向社会主义的发展718
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批判723
马克思发展观中资本主义贫困化的趋向728
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734
历史的必然性739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发展辩证法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