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工程
  • 刘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450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生物工程-双语教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普通化学1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溶液和溶液的依数性2

第三节 原子结构3

第四节 分子结构4

第五节 晶体结构5

第六节 化学热力学5

第七节 化学平衡6

第八节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7

第九节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8

第十节 沉淀平衡和沉淀滴定8

第十一节 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9

第十二节 元素化学10

第二章 有机化学12

第一节 绪论12

第二节 烷烃12

第三节 烯烃13

第四节 炔烃14

第五节 二烯烃和共轭效应14

第六节 波谱法15

第七节 环烷烃和质谱16

第八节 立体化学16

第九节 卤代烷17

第十节 醇和醚18

第十一节 醛和酮19

第十二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19

第十三节 胺20

第十四节 芳香化合物21

第十五节 有机化学实验21

第三章 物理化学24

第一节 化学热力学基础24

第二节 相平衡热力学25

第三节 相平衡状态图26

第四节 化学平衡热力学26

第五节 统计热力学初步27

第六节 化学动力学基础27

第七节 界面层的热力学及动力学28

第八节 电解质溶液29

第九节 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及动力学30

第十节 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31

第四章 化工原理33

第一节 绪言33

第二节 流体流动33

第三节 流体输送机械35

第四节 液体的搅拌35

第五节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36

第六节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36

第七节 传热37

第八节 气体吸收38

第九节 蒸馏39

第十节 固体干燥41

第十一节 其他单元操作41

第十二节 实验部分42

第五章 生物化学44

第一节 绪论44

第二节 糖类44

第三节 脂类45

第四节 蛋白质45

第五节 酶47

第六节 核酸48

第七节 维生素49

第八节 代谢概论50

第九节 糖代谢51

第十节 脂代谢52

第十一节 蛋白质代谢53

第十二节 核酸代谢53

第十三节 细胞代谢调控54

第十四节 生物化学实验55

第六章 生物学56

第一节 绪论56

第二节 生命的物质基础56

第三节 细胞的显微结构58

第四节 细胞膜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60

第五节 细胞通讯62

第六节 细胞增殖与分化62

第七节 原核生物63

第八节 植物64

第九节 动物66

第十节 生物的遗传69

第十一节 生态学71

第七章 微生物学74

第一节 绪论74

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74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76

第四节 病毒和亚病毒77

第五节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78

第六节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80

第七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82

第八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84

第九节 微生物的生态87

第十节 传染与免疫88

第十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91

第十二节 若干微生物的学名92

第十三节 微生物学实验93

第八章 细胞生物学96

第一节 绪论96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知识96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97

第四节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98

第五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98

第六节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00

第七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一线粒体和叶绿体101

第八节 细胞核与染色体102

第九节 细胞骨架104

第十节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04

第十一节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106

第十二节 细胞衰老与凋亡107

第九章 分子生物学108

第一节 DNA的结构108

第二节 基因的组织与结构109

第三节 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110

第四节 DNA的复制111

第五节 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112

第六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14

第七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15

第八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117

第九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119

第十章 生化分离工程120

第一节 绪论120

第二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120

第三节 萃取121

第四节 膜分离123

第五节 电泳124

第六节 吸附与离子交换125

第七节 色谱125

第八节 离心127

第九节 结晶128

第十节 蒸发与干燥128

第十一章 生化设备130

第一节 生物反应器130

第二节 物料的处理与培养基制备132

第三节 辅助系统设备134

第十二章 现代生化分析135

第一篇 仪器分析绪论135

第一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35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136

第三节 荧光光谱法137

第四节 色谱法引论138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139

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140

第七节 薄层色谱法141

第八节 电泳141

第九节 DNA核苷酸序列分析142

第二篇 生物分子分析方法142

第一节 糖的检测142

第二节 脂的检测143

第三节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检测143

第四节 酶活性检测144

第五节 维生素检测144

第六节 核酸、RNA、DNA检测145

第七节 实验部分145

第十三章 生物信息学150

第一节 绪论150

第二节 基因组研究150

第三节 生物学数据库种类151

第四节 GenBank序列数据库151

第五节 结构数据库152

第六节 数据库在线分析152

第七节 DNA、蛋白质序列同源分析及进化树构建BLAST153

第八节 生物芯片154

第十四章 超分子化学155

第一节 绪论155

第二节 冠醚化合物为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155

第三节 以环糊精为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156

第四节 超分子的反应性能和催化作用156

第五节 分子及超分子器件157

第十五章 微生物工程159

第一节 绪论159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的生长与产物的生物合成159

第三节 工业微生物的菌种选育160

第四节 培养基161

第五节 灭菌161

第六节 培养与保藏161

第七节 通气与搅拌161

第八节 发酵工艺的控制162

第九节 发酵动力学163

第十节 发酵过程检测与自控164

第十一节 发酵过程的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放大164

第十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165

第十三节 发酵工业与环境保护165

第十四节 发酵过程经济学165

第十五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66

第十六节 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166

第十七节 氨基酸和维生素167

第十八节 甾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167

第十九节 核酸类物质及药用酶167

第二十节 农牧用抗生素167

第二十一节 微生物产生的其他药物168

第十六章 应用微生物学169

第一节 绪论169

第二节 微生物生物技术169

第三节 微生物多样性170

第四节 利用细菌生产蛋白质171

第五节 利用酵母生产蛋白质171

第六节 重组疫苗与合成疫苗171

第七节 微生物杀虫剂172

第八节 微生物酶172

第九节 微生物多糖和聚酯173

第十节 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173

第十一节 生物量173

第十二节 乙醇氨基酸抗生素174

第十三节 有机合成174

第十七章 微生物遗传学175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175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损伤DNA的修复175

第三节 病毒遗传分析177

第四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178

第五节 质粒178

第六节 放线菌遗传179

第七节 酵母菌遗传179

第八节 丝状真菌遗传180

第九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80

第十节 微生物中的转座因子180

第十一节 遗传重组181

第十二节 基因工程181

第十三节 微生物育种182

第十八章 植物细胞工程183

前言183

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学说183

第二节 细胞培养的设备和基本方法183

第三节 植物细胞培养脱毒快速繁殖技术183

第四节 胚胎培养和胚乳培养184

第五节 体细胞胚胎培养和人工种子184

第六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184

第七节 单倍体的诱导与单倍体育种184

第八节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184

第九节 药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184

第十节 植物细胞转化技术185

第十一节 无融合生殖与杂种优势的永续利用185

第十九章 动物细胞培养186

第一节 组织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186

第二节 细胞培养的准备186

第三节 细胞培养用液187

第四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187

第五节 细胞培养污染的检测与排除187

第六节 原代细胞培养187

第七节 二倍体细胞株的培养188

第八节 传代细胞的培养188

第九节 细胞克隆188

第十节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89

第二十章 遗传学190

第一节 什么是遗传学190

第二节 孟德尔定律190

第三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90

第四节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91

第五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92

第六节 染色体和连锁群192

第七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193

第八节 数量性状遗传194

第九节 遗传物质的改变(一)染色体畸形194

第十节 遗传物质的改变(二)基因突变195

第十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196

第十二节 突变和重组机理197

第十三节 细胞质和遗传198

第十四节 遗传与个体发育199

第十五节 遗传和进化200

第二十一章 基因工程201

第一节 绪论201

第二节 DNA的提取与纯化202

第三节 基因文库203

第四节 基因扩增204

第五节 基因重组205

第六节 重组体检测206

第七节 克隆基因的表达207

第八节 酵母的基因工程207

第九节 植物基因工程208

第十节 哺乳动物基因工程208

第十一节 医药工业基因工程209

第二十二章 植物病原微生物211

第一节 绪论211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212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214

第四节 植物病毒214

第五节 侵染过程215

第六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216

第七节 植物的抗病性216

第八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217

第九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217

第二十三章 药学概论218

第一节 绪论218

第二节 中药与天然药物218

第三节 药物化学219

第四节 药理学220

第五节 药物分析学222

第六节 药剂学223

第七节 生物制药224

第二十四章 植物生理学225

第一节 绪论225

第二节 植物细胞225

第三节 水和植物细胞225

第四节 植物整体水分平衡226

第五节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226

第六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和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227

第七节 光合作用Ⅰ: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227

第八节 光合作用Ⅱ:光合碳同化227

第九节 植物的呼吸代谢及能量转换228

第十节 植物的次生物质代谢228

第十一节 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228

第十二节 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229

第十三节 植物生长物质229

第十四节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230

第十五节 植物的运动230

第十六节 植物的光控发育230

第十七节 温度对植物发育的调控作用231

第十八节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生理231

第十九节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231

第二十节 植物逆境生理232

第二十一节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技术232

第二十五章 生态学233

第一节 绪论233

第二节 个体生态233

第三节 种群生态234

第四节 群落生态235

第五节 生态系统236

第六节 人口、环境、资源236

第二十六章 生物工程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238

第一节 酶工程238

第二节 微生物工程240

第三节 植物基因工程243

附录1245

附录2250

参考文献252

索引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