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
  • 高葆新,洪兴楠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0014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五章 微波传输线的机助设计1

§5.1 引言1

§5.2 微带传输线1

§5.2.1 微带传输线中的场型和参数1

§5.2.2 微带传输线的数值解法3

§5.2.3 无色散情况下微带线的分析与综合14

§5.2.4 有色散情况下微带线的分析与综合16

§5.2.5 微带线中的高次模与损耗19

§5.2.6 中心导带厚度和屏蔽盒的影响21

§5.2.7 微带线的敏感度23

§5.3 耦合微带线25

§5.3.1 耦合微带线中的场分布和奇偶模阻抗25

§5.3.2 耦合微带线的分析与综合26

§5.3.3 耦合微带线的损耗32

§5.3.4 耦合微带线的敏感度34

§5.4 其它类型微波传输线37

§5.4.1 同轴线37

§5.4.2 矩形波导38

§5.4.3 圆形波导40

§5.4.4 带状线41

§5.4.5 耦合带状线42

参考文献44

第六章 微带线的不均匀区45

§6.1 引言45

§6.2 微带不均匀区的等效电路模型及其计算公式46

§6.2.1 微带开路终端46

§6.2.2 隙缝47

§6.2.3 缺口47

§6.2.5 直角弯头48

§6.2.4 阶梯跳变48

§6.2.6 截角直角弯头49

§6.2.7 T型结49

§6.2.8 十字结50

§6.3 微带平面波导模型场匹配法51

§6.3.1 原理及在T型结中的应用51

§6.3.2 十字结56

§6.3.3 阶梯跳变57

§6.3.4 其它一些不均匀区57

§6.4 平面电路的格林函数法58

§6.5 用测量法确定二口不均匀区的等效电路元件数值60

参考文献62

第七章 鳍状线特性的分析与计算63

§7.1 引言63

§7.2 谱域中的本征值方程64

§7.2.1 空间域场表示式64

§7.2.2 空间域变换到谱域64

§7.2.3 等效传输线65

§7.2.4 由边界条件建立耦合代数方程66

§7.2.5 建立本征值方程67

§7.2.6 向截止模的推广68

§7.3 基函数的选择68

§7.4 特性阻抗的计算71

§7.5 衰减计算72

§7.6 鳍状线传输特性分析程序73

§7.7 传输特性的某些计算结果及实验验证74

§7.8 鳍状线纵向不均匀性分析77

§7.9 不均匀性分析的实验验证80

§7.10 一种近似公式82

参考文献83

第八章 微波滤波器85

§8.1 二口无损网络的综合85

§8.1.1 功率增益函数、功率衰减函数85

§8.1.2 二口无损网络的综合86

§8.2 微波低通滤波器87

§8.2.1 一般概念87

§8.2.2 最平坦低通特性89

§8.2.3 切比雪夫低通特性89

§8.2.4 微波网络元件的实现90

§8.2.5 微带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91

§8.2.6 设计框图94

§8.2.7 程序94

§8.3 微波带通滤波器99

§8.3.1 一般概念99

§8.3.2 窄带带通滤波器101

(一)四分之一波长耦合波导带通滤波器101

(二)微带介质谐振器带通滤波器105

§8.3.3 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110

参考文献118

§9.1 技术指标及网络分析119

§9.1.1 技术指标119

第九章 定向耦合器与分支电桥119

§9.1.2 网络分析120

§9.2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122

§9.3 微带线定向耦合器124

§9.3.1 弱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设计124

§9.3.2 色散特性127

§9.3.3 方向性129

§9.3.4 敏感度129

§9.4.1 网络分析135

§9.4 交指线定向耦合器135

§9.4.2 交指定向耦合器136

§9.4.3 设计137

§9.4.4 敏感度140

§9.4.5 交指线微带定向耦合器设计程序142

§9.5 多节平行耦合器144

§9.5.1 网络等效144

§9.5.2 对称型145

§9.5.3 不对称型153

§9.5.4 三节平行耦合微带线对称定向耦合器综合程序160

§9.6.1 不对称型不均匀耦合线耦合器166

§9.6 不均匀耦合线定向耦合器166

§9.6.2 对称型不均匀耦合线耦合器168

§9.6.3 指数线定向耦合器设计程序171

§9.7 分支线定向耦合器173

§9.7.1 中心频率设计公式173

§9.7.2 对称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综合176

参考文献187

第十章 六端口校准技术189

§10.1 六端口反射计的基本方程189

§10.2 四标准迭代法192

§10.3 四标准直接解法193

§10.4 ΓL的求解195

§10.5 滑动负载法196

§10.5.1 简化四端口网络196

§10.5.2 求双线性变换参数199

§10.5.3 常数的重新组合200

§10.6 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的一种校准方法——TRL法202

§10.6.1 被测双口网络S参数的确定202

§10.6.2 每个六端口反射计的校准203

§10.6.3 ?的确定206

参考文献207

§11.1 混频二极管208

第十一章 微波混频208

§11.2.1 多次反射模拟法210

§11.2 混频器的非线性分析210

§11.2.2 迭代逼近法213

§11.3 单二极管混频器215

§11.3.1 混频器的矩阵方程215

§11.3.2 混频器端口阻抗217

§11.3.3 混频器变频损耗218

§11.3.4 混频器噪声219

§11.4.1 多频等效电路224

§11.4 平衡混频器224

§11.4.2 输入和输出阻抗226

§11.4.3 变频损耗227

§11.4.4 噪声特性227

§11.5 谐波混频器229

§11.5.1 谐波混频的变频特性229

§11.5.2 谐波混频的电路分析232

参考文献235

§12.2.1 S参数与放大器设计236

§12.2 宽带匹配网络的综合设计236

§12.1 概述236

第十二章 微波宽带放大器的设计236

§12.2.2 宽频带设计考虑238

§12.2.3 电路模型与网络综合设计239

§12.2.4 匹配网络的增益带宽限制240

§12.2.5 宽带匹配网络的传输函数241

§12.2.6 分布参数网络的综合设计244

§12.2.7 匹配网络综合设计的CAD软件及其使用249

§12.3 宽带放大器的优化设计251

§12.3.1 采用最优化技术的必要性251

§12.3.2 宽带放大器最优化设计的特点及最优化程序的使用252

参考文献253

第十三章 负阻放大器254

§13.1 负阻放大器综合设计254

§13.1.1 负阻网络综合的基本原理254

§13.1.2 耦合变换网络设计255

§13.2 参量放大器综合设计261

§13.2.1 单调谐参放特性计算261

§13.2.2 宽频带参放综合设计263

§13.3 参量放大器最优化设计266

参考文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