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增长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振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680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增长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导论:增长转型的理论、现实逻辑及目标定位1
0.1 定义、分析框架及基本命题2
0.1-1 经济增长、增长方式及其类型2
0.1-2 决定增长方式的诸因素分析5
0.1-3 增长方式转变:内涵理解13
0.1-4 实现集约型增长:最根本的基础条件18
0.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面临的挑战20
0.2-1 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
0.2-2 转变增长方式:势在必行22
0.2-3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条件24
0.3-1 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基本特征27
0.3 中国全面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7
0.3-2 投资推动发展阶段的准集约型增长30
0.3-3 准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体制变革要求35
0.4 小结: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的观点41
1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分析42
1.1 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要素替代机制43
1.1-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43
1.1-2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45
1.1-3 增长要素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波特阶段论48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增长方式的要求50
1.2-1 80年代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特征50
1.2-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54
1.3-1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58
1.3 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新特征与增长方式转变58
1.3-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呈现的新特征59
1.3-3 小结:近阶段转变增长方式的思路61
2 增长方式与经济波动63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轨迹64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轨迹64
2.1-2 经济波动的类型分析66
2.1-3 经济增长中的粗放型特征67
2.2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资源制约71
2.2-1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现状71
2.2-2 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度及其资源的利用效率73
2.2-3 农业周期性波动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77
2.3 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79
2.3-1 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轨迹79
2.3-2 通货膨胀的周期性现象84
2.3-3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讨论85
2.3-4 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93
2.4 提高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产业化率96
2.4-1 从技术开发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产出周期分析97
2.4-2 技术产业化过程的市场化方式比较99
2.4-3 形成与完善技术产业化过程的资本经营机制103
3 产业结构变动与增长方式转变106
3.1-1 结构关联水平107
3.1 结构关联效应分析107
3.1-2 结构关联规模108
3.1-3 结构关联质量109
3.1-4 中国的结构关联状态111
3.2 结构弹性效应分析113
3.2-1 结构变动的内部因素和结构弹性的实现机制113
3.2-2 “准弹性”和“真实弹性”114
3.2-3 需求因素对结构弹性效应的影响115
3.2-4 供给因素对结构弹性效应的影响117
3.2-5 中国的结构弹性119
3.3-1 结构成长的内容、过程和决定因素123
3.3 结构成长效应分析123
3.3-2 结构成长效应及其表现方式125
3.3-3 结构成长效应的支点:创新125
3.3-4 二元结构改造和结构“跨梯度”转换126
3.3-5 中国的结构成长128
3.4 结构开放效应分析130
3.4-1 结构开放度的决定130
3.4-2 国际产业联系中的结构关联、结构弹性和结构成长131
3.4-3 开放战略模式、产业目标选择和结构开放转置能力133
3.4-4 中国的结构开放135
3.5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政策的作用136
3.5-1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操作“主体”136
3.5-2 产业政策在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38
4 企业组织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140
4.1 企业微观效率与增长方式141
4.1-1 微观企业低效率与增长方式的陷阱141
4.1-2 微观企业低效率的制度分析143
4.2 规模经济与增长方式146
4.2-1 规模不经济:现状与问题146
4.2-2 规模经济:出路与选择149
4.3 组织结构效益152
4.3-1 组织结构差异对经济效益的影响152
4.3-2 组织结构效率改进:思路和途径155
4.4-1 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的制约158
4.4 现代管理158
4.4-2 企业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60
4.4-3 企业管理战略的转变161
5 技术进步: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167
5.1 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函数168
5.1-1 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特点168
5.1-2 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性170
5.2 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实证分析172
5.2-1 技术进步的理论与模型172
5.2-2 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及其国际比较176
5.3-1 技术进步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179
5.3 技术进步与增长方式转变179
5.3-2 技术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规律183
5.4 增长方式转变所要求的技术进步措施189
5.4-1 中国企业技术进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9
5.4-2 加速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对策措施193
5.4-3 技术进步政策195
6 增长方式转变的农业基础与农业政策198
6.1 对当前农业形势和农业问题的基本判断199
6.1-1 90年代粮食价格上涨提出的问题199
6.1-2 社会转型对农业的影响201
6.1-3 中国农业问题的国际比较205
6.2-1 农地规模经营的类型210
6.2 经济发展成熟地区农地规模经营问题210
6.2-2 农业的演化与区域分工215
6.3 农业政策调整220
6.3-1 降低农业成本:解决问题的重要出路220
6.3-2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225
7 金融改革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230
7.1 金融对传统增长方式作用的历史考察231
7.1-1 历史前提与基本特征231
7.1-2 传统体制的特殊时期:对银行作用的有益探索233
7.2 金融改革中的双重体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变化236
7.2-1 金融改革中的体制变化236
7.2-2 金融改革对增长方式作用的双重性241
7.3 金融业自身转变: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244
7.3-1 金融改革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244
7.3-2 金融业必须首先实现自身“两个转变”246
7.3-3 建立与新的增长方式相适应的金融体制248
7.4 金融改革与发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255
7.4-1 重建信用基础与完善信用关系255
7.4-2 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的改变257
7.4-3 转变商业银行信贷投入方式258
7.4-4 重塑银企关系260
7.4-5 完善与发展金融市场262
8 知识、教育与增长方式265
8.1 引题、数据和事实266
8.1-1 健康、寿命和营养267
8.1-2 正规教育270
8.1-3 非正规教育275
8.1-4 R&D与应用、产品更新275
8.2 经济增长新理论: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的作用276
8.2-1 传统增长理论:知识积累为外生变量277
8.2-2 二战后对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的系统研究280
8.2-3 新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技术进步内生化282
8.3 人力资本和知识:中国增长方式的转变288
8.3-1 知识积累方式:具体类型288
8.3-2 中国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知识积累290
9 对外开放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95
9.1 开放型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296
9.1-1 开放型经济的内涵与特征296
9.1-2 开放型经济的标志及内容297
9.1-3 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299
9.1-4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304
9.2 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实证分析306
9.2-1 对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306
9.2-2 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影响308
9.2-3 对工业增长的影响310
9.3 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增长方式转变313
9.3-1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314
9.3-2 外贸经营方式转变315
9.3-3 外贸经营结构调整316
9.3-4 加强外贸企业管理317
9.3-5 实行双向开放318
10 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及政策导向319
10.1 增长方式的宏观分析319
10.1-1 中国增长方式变动的阶段分析319
10.1-2 增长转型的宏观环境325
10.2 与增长转型相适应的政府再造329
10.2-1 政府职能转型329
10.2-2 与增长转型相适应的政府规模与政府质量333
10.3 增长转型时期的政策导向337
10.3-1 总量政策337
10.3-2 结构性政策338
10.3-3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342
11 总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344
11.1 战略选择的背景分析345
11.1-1 高投资势头与提高投资效益345
11.1-2 物耗比率上升与城市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347
11.1-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协调发展348
11.1-4 高速度增长与提高增长质量349
11.1-5 持续增长与改善资源利用351
11.2 战略选择与实现途径353
11.2-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353
11.2-2 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362
11.3 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环境与政府行为368
11.3-1 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方式转变369
11.3-2 政府行为及其引导370
附录一 增长方式研究的理论框架374
附录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391
主要参考文献407
作者简介414
后记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