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2347457.jpg)
- 何正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3210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在探索中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
第一节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1
一、“以苏为鉴”与《论十大关系》1
二、探索新的经济政治体制3
三、需要寻找新的道路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引起社会的总体变革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11
一、理论探索过程:从“八大”到“十六大”11
二、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本质论13
三、理论成果(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6
第三节 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20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0
二、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衡量“是”与“非”21
三、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3
第一篇 经济建设30
第一章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结构30
第一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30
一、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好的发展战略30
二、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32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35
四、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38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1
第二节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43
一、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43
二、新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49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56
四、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60
一、日益增加的产业后备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62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62
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64
三、就业竞争与人口流动71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制结构76
第一节 关于所有制的理论76
一、所有制理论76
二、产权理论78
三、合适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81
四、明晰产权是所有制演进的方向83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8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90
三、多种经济成分竞争与今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发展95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9
一、国有企业需要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9
二、我国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104
三、如何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111
一、国民收入的几个基本概念116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16
第三章 我国收入的合理分配116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18
三、国民收入与税收120
四、如何评价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的现象124
第二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126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126
二、过去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什么演变成了平均分配129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1
四、“要素分配论”与按贡献分配13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个人收入差距136
第三节 收入差距与调节136
二、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141
三、对个人收入差异的调节144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14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特点147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49
附录:?差?的争论15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15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经济153
一、计划经济实践所暴露出来的弊病154
二、市场经济机制的优势157
三、市场经济机制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1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161
一、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和发展161
二、市场经济机制的构成要素163
三、市场经济机制的特性170
第三节 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创造充分必要条件171
一、建立竞争、统?、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71
二、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174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81
附录:?家的作用到底应该有多大183
第二篇 政治建设190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0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0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190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94
三、如何看待“人权理论”与“三权制衡”198
第二节 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2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治体制创新203
二、根据国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07
三、积极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12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216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16
二、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体现221
三、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226
第六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230
第一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230
一、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30
二、“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233
三、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几种可能方式236
第二节 新时期的民族问题239
一、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沿革240
二、我国民族问题的新情况246
三、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249
第三节 新时期的宗教问题251
一、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沿革252
二、我国宗教问题的新情况255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58
第一节 以“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26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62
一、“一个代表”与党的先进性263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268
三、实现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272
第二节 依靠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76
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277
二、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279
附录:?地位?的变化281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287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287
第三篇 文化建设287
二、理想建设290
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292
第二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94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294
二、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296
三、新时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特殊意义298
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300
第三节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305
一、集体主义原则的演进305
二、集体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导向3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所面临的新问题310
四、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一致——“互惠价值观”313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19
第一节 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课题319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319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标准问题329
一、社会主义提出的公平要求333
第二节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33
二、市场经济提出的效率要求337
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精神340
一、对人道主义的历史考察340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形成、特征和内容34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弘扬人道主义347
附录: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几个重大问题352
第一节 我国教育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357
一、教育事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357
第十章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及文化建设357
二、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359
三、坚持“三个面向”,推进教育创新363
第二节 我国科学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366
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366
二、我国科技事业的现状369
三、发展先进科技,推进科技创新379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事业的地位、现状和发展383
一、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383
二、我国文化事业的现状386
三、繁荣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