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业秘密保护的合理边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业秘密保护的合理边界研究
  • 黄武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874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商业秘密-保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业秘密保护的合理边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界定商业秘密客体的标准1

一、明晰商业秘密构成要件1

(一)秘密性3

(二)价值性(竞争优势)10

(三)采取合理保密措施13

二、商业秘密客体信息的类型化18

(一)信息类型的划分与称谓评析18

(二)商业秘密信息列举及其评价20

三、普通知识与技能的厘定22

(一)剩留知识与保密信息之关系23

(二)剩留知识使用权之法律定位25

(三)有关剩留知识的两个司法政策28

(四)剩留知识使用权法律政策实施的程序法设计29

四、总结与建议30

第二章 确定保密义务的理论基础31

一、保密义务的理论基础31

(一)合同法理论31

(二)侵权理论32

(三)不正当竞争理论33

(四)财产(权)理论34

(五)我国针对保密义务的法律依据及实践34

二、信赖关系(诚信义务)的判断36

(一)诚信义务与保密义务36

(二)信赖关系的分类37

(三)信赖关系—保密义务的案例38

(四)免除保密义务的声明44

(五)资产收购者不继受保密义务47

三、雇员的默示保密义务48

(一)默示保密的信息本质上具有秘密属性49

(二)基于雇佣代理关系获取的信息及使用限制50

(三)受雇期间比离职后的默示义务更宽51

四、非雇员的默示保密义务53

(一)可以推定默示保密义务的情形53

(二)不能推定默示保密义务的情形56

五、明示保密义务60

(一)书面保密协议的功能61

(二)应在披露信息之前签署保密协议61

(三)保密事项明确但不能过于宽泛63

(四)设定保密义务的语句应清晰无歧义64

(五)界定保密信息的条款范例65

(六)不披露非商业秘密之保密信息条款的效力65

(七)对非商业秘密之保密信息条款进行严格解释67

六、总结与建议68

第三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厘定标准70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类型70

(一)不正当获取70

(二)不当披露73

(三)不当使用74

(四)其他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77

二、因错误或意外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78

(一)“因错误或意外获取”的界定78

(二)善意/恶意披露与使用者的责任79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81

(一)裁判商业秘密纠纷依赖民事侵权路径81

(二)具体的构成要件81

四、使用客户名单构成侵权的特殊规则82

(一)客户名单的确定82

(二)“引诱”为离职雇员侵犯客户名单的要件83

(三)离职雇员的其他抗辩事由84

五、针对雇员侵犯客户名单禁令的合理范围88

(一)中美禁止雇员侵犯客户名单表述对比88

(二)表述差异的比较分析91

(三)对侵犯客户名单禁令表述的建议92

六、免责的披露与使用93

(一)国外实践经验与立法例93

(二)披露与使用的免责理由95

七、总结与建议97

第四章 合法取得途径——反向工程的界限99

一、反向工程和独立开发的合法条件99

(一)产品必须从公开渠道获得100

(二)反向工程实施人须合法取得产品的所有权101

(三)反向工程的实施人必须不负有保密义务103

二、“净室程序”规则及其借鉴107

(一)净室程序的法律机制108

(二)净室程序的实施110

(三)净室的风险和缺陷115

三、契约和技术措施限制反向工程的具体规则120

(一)合同约定能否限制反向工程的实施120

(二)技术措施能否阻碍反向工程的实施131

四、公共政策在反向工程规制中的作用135

五、总结与建议138

第五章 利益平衡视角下的竞业限制标准141

一、竞业限制的立法目的141

(一)我国关于竞业限制立法目的的观点141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官方观点142

二、“逐出行业”竞业限制条款的规制145

(一)我国实践中有关竞业限制行为范围的表述145

(二)逐出行业的竞业限制约定无效(不可执行)146

(三)法院对不合理竞业限制条款的修正149

三、缺失竞业限制协议的竞业限制——不可避免的泄露规则152

(一)不可避免泄露规则的缘起153

(二)不可避免泄露规则的利与弊156

(三)不可避免泄露规则的规范性要素157

(四)我国现行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60

四、竞业限制的合理范围162

(一)竞业限制需以合法商业利益为前提163

(二)不得超过雇主合法利益之所需165

(三)不能给雇员生活造成不合理的困难167

(四)不得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当损害170

(五)竞业限制地域范围合理性判断171

(六)竞业限制期限的合理性判断180

五、针对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竞业限制的特殊考量188

(一)律师竞业限制政策的特殊性189

(二)医生竞业限制政策的特殊性194

六、总结与建议197

第六章 竞业限制补偿金与保密费规则的完善199

一、各国竞业限制义务补偿规则梳理199

(一)英美法系模式200

(二)大陆法系模式203

二、我国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法理基础207

(一)未约定或未支付补偿金与竞业限制条款效力的关系208

(二)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标准的认定212

三、有关竞业限制补偿的其他问题217

(一)补偿形式过于单一217

(二)“虚假补偿”与“强迫性协议”的规制218

(三)适用“不可避免泄露”规则时的补偿金220

四、保密义务的补偿问题220

(一)美国判例支持独立对价221

(二)我国法律未规定须支付补偿金223

五、总结与建议224

第七章 证明责任配置与举证责任分配226

一、商业秘密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规则226

(一)针对是否存在商业秘密的举证责任227

(二)针对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233

二、举证责任倒置与转移规则的适用标准241

(一)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移241

(二)英美法系的举证责任移转规则242

(三)法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实践经验245

(四)美国和英国运用推定的经验246

(五)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严格受限247

三、反向工程与独立研发的举证责任249

四、举证妨碍规则251

五、商业秘密案件证据披露规则的完善253

六、总结与建议254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