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命与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命与社会
  • 高桂云,郭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71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生命科学:医学伦理学-研究;生命-法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命与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生育控制——质与量的双重完美6

一 生育控制概述6

(一)生育控制技术6

(二)人口增长与生育控制8

(三)优生学与生育控制10

(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12

二 生育控制的历史发展14

(一)生育控制的历史发展14

(二)优生学的历史发展17

三 生育控制的伦理视角19

(一)生育控制的伦理争议19

(二)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争议21

(三)优生的伦理争议25

四 生育控制的法律视角26

(一)各国关于生育权的法律规定26

(二)各国关于生育控制的立法28

(三)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9

五 生育控制的前瞻性思考30

(一)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科学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30

(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及将面临的挑战31

(三)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33

第二章 辅助生殖技术——选择生命的种子35

一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概述35

(一)人工体内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36

(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36

(三)代理孕母(Surrogate Motherhood)37

(四)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意义37

二 生殖技术的历史发展39

三 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视角41

(一)人工授精的伦理问题41

(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伦理问题48

(三)代孕母亲的伦理问题50

(四)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53

四 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视角54

(一)胚胎地位的法律地位问题55

(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56

(三)体外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61

(四)代孕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64

(五)单身妇女的生育权问题65

(六)孩子的知情权问题66

(七)瑕疵责任的承担问题67

(八)人格权问题67

五 辅助生殖技术的前瞻性思考68

(一)加强立法,改变我国行政立法落后局面68

(二)加强伦理研究,使辅助生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69

第三章 基因技术——破译生命的密码70

一 基因技术概述70

(一)基因与基因技术70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71

(三)转基因技术75

(四)基因诊断与治疗78

二 基因技术的历史发展80

(一)基因的认识发展过程80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81

(三)转基因技术的历史发展82

三 基因技术的伦理视角84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问题与原则84

(二)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90

(三)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与原则93

四 基因技术的法律视角96

(一)生物安全的国际立法96

(二)各国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立法98

(三)我国关于生物安全的立法100

五 基因技术的前瞻性思考101

(一)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和指导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02

(二)展望未来,只有走出资本统治的世界,才能实现基因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104

第四章 人类干细胞研究——再生的医学108

一 人类干细胞研究概述108

(一)干细胞概述108

(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109

(三)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科学价值110

(四)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112

二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历史发展113

三 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视角117

(一)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争议117

(二)人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原则122

四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法律视角123

(一)欧洲的立法状况124

(二)北美洲的立法状况125

(三)亚洲的立法状况127

(四)澳大利亚的立法状况129

五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前瞻性思考129

(一)正确看待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129

(二)把握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核心问题130

(三)掌握人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限度131

第五章 克隆技术——我是谁?133

一 克隆技术概况133

(一)克隆的含义及分类133

(二)克隆人的含义134

(三)克隆技术的含义及社会意义135

二 克隆技术的历史发展137

三 克隆技术的伦理视角140

(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问题140

(二)如何对待胚胎克隆问题140

(三)关于克隆人的伦理问题141

(四)我国在“克隆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149

四 克隆技术的法律视角149

(一)克隆人引发的法律问题149

(二)各国关于克隆技术的立法152

五 克隆技术的前瞻性思考153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与克隆人及其伦理忧思154

(二)治疗性克隆是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154

(三)正确看待通过生殖性克隆实现生育平等的要求155

(四)加强对克隆人的伦理和法律规约156

第六章 器官移植——完美的部分、部分的完美158

一 器官移植概述158

二 器官移植的历史与现状159

(一)同种器官移植的历史与现状159

(二)异种器官移植的历史与现状162

三 器官移植的伦理视角165

(一)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伦理问题165

(二)器官移植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173

(三)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174

四 器官移植的法律视角178

(一)各国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178

(二)各国对器官移植采取的立法模式179

(三)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180

五 器官移植的前瞻性思考182

(一)更新观念,提高全民的生命伦理学素质182

(二)建立国家器官移植中心与调配网络183

(三)建立健全器官移植和捐献的法律、法规183

(四)建立器官供体激励机制184

(五)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84

(六)建立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分配机制184

(七)建立和加强对器官移植工作的监督机制185

第七章 人体实验——无可替代的人类之痛186

一 人体实验概述186

(一)无法替代的人体实验186

(二)人体实验的类型187

二 人体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190

三 人体实验的伦理视角194

(一)人体实验的伦理矛盾194

(二)人体实验对象的伦理冲突196

(三)涉及人体实验的伦理规范文件202

(四)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207

四 人体实验的法律视角213

(一)美国有关医学人体实验的法律规定213

(二)我国有关医学人体实验的法律规定214

五 人体实验的前瞻性思考216

(一)健全我国的医学人体实验的立法体系217

(二)强化知情同意的信息告知217

(三)加强伦理审查,降低风险218

(四)建立人体试验的强制保险制度219

(五)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道德素质219

第八章 脑死亡标准——不同的生命句号221

一 脑死亡标准概述222

(一)死亡的本质222

(二)东西方文化的死亡观222

(三)脑死亡标准224

二 脑死亡标准的历史发展226

(一)国外脑死亡标准的发展226

(二)我国脑死亡标准发展228

三 脑死亡标准的伦理视角230

(一)实施脑死亡鉴定标准的伦理意义230

(二)实施脑死亡的伦理原则232

四 脑死亡标准的法律视角233

(一)有关脑死亡立法的争议233

(二)各国关于脑死亡的立法236

(三)各国对脑死亡采取的立法模式237

五 脑死亡标准的前瞻性思考240

(一)开展脑死亡的宣传和教育240

(二)加快脑死亡立法进程241

(三)器官移植相关的机构和医生不应参与脑死亡的诊断241

(四)建立医院或医师资质的严格准入制度,确保脑死亡判定不被滥用242

(五)脑死亡与心死亡标准并存242

第九章 安乐死——我是否有权选择安静的离去?244

一 安乐死概述244

(一)安乐死的含义244

(二)安乐死的分类245

(三)安乐死实施的对象247

二 安乐死的历史发展249

三 安乐死的伦理视角251

(一)安乐死的伦理争论251

(二)实施安乐死的伦理原则253

四 安乐死的法律视角254

(一)各国关于安乐死的立法255

(二)安乐死立法忧虑258

(三)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建议260

五 安乐死的前瞻性思考263

(一)在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中,正确看待安乐死263

(二)坚持自愿原则,创造良好氛围,理性对待安乐死264

(三)消除误解、转变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65

第十章 艾滋病——世纪瘟疫267

一 艾滋病概述267

(一)艾滋病的含义、类型和特征267

(二)艾滋病的诊断标准268

(三)艾滋病的分期及症状269

(四)艾滋病的传播途径270

(五)艾滋病的社会危害性271

二 艾滋病的历史发展273

三 防治艾滋病的伦理视角276

(一)防治艾滋病的伦理困惑276

(二)防治艾滋病的伦理原则279

四 艾滋病问题的法律视角282

(一)各国对艾滋病采取的立法模式282

(二)各国关于艾滋病的立法284

(三)我国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立法286

五 艾滋病问题的前瞻性思考289

(一)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290

(二)宽容与责任并重,保密权及其相对性292

(三)增强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使命感293

(四)控制艾滋病传播途径和传染源294

(五)健全与完善现行艾滋病立法295

第十一章 同性恋——上帝也困惑的问题297

一“同性恋”概述297

(一)“同性恋”的含义297

(二)同性恋产生的原因299

(三)同性婚姻304

二 同性恋的历史发展305

三 同性恋的伦理视角308

(一)同性恋的伦理关系308

(二)同性恋的伦理冲突310

(三)同性恋伦理评价的原则313

四 同性恋的法律视角314

(一)同性恋权利解放运动314

(二)同性恋的合法化316

(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争议317

(四)各国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320

五 同性恋的前瞻性思考322

(一)针对产生同性恋的不同个体原因,尊重个人意愿,区别对待322

(二)立足我国国情,对同性恋者宽容但不纵容323

(三)在尊重同性恋者权利的同时,要看到它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323

(四)创造条件,加强对青少年主流性取向的引导323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正确处理同性恋群体和社会的关系324

第十二章 变性手术——上帝给了我们一个身体,我们赋予身体一个意义325

一 变性手术概述325

(一)易性癖325

(二)变性手术329

二 变性手术历史发展332

三 变性手术的伦理视角336

(一)把变性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是否合乎医学伦理原则336

(二)变性手术方兴未艾,是否有悖于公序良俗336

(三)易性癖在变性手术后是否为同一人(男性、女性)337

(四)变性人是否受到社会歧视338

(五)手术的不成功或不如愿338

(六)对性关系的冲击339

四 变性手术的法律视角339

(一)各国关于变性手术的立法339

(二)变性手术的法律争议342

(三)变性手术的立法建议346

五 变性手术的前瞻性思考347

(一)社会和个人都应审慎对待变性手术347

(二)尊重不可易的易性癖者的变性权利并给予理解和宽容348

(三)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和预防348

参考文献350

一 中文部分350

(一)参考著作350

(二)参考论文352

二 外文部分357

后记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