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NA学习指南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exam 640-802 中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CNA学习指南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exam 640-802 中文版
  • (美)Richard Deal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954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CNA学习指南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exam 640-802 中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连网简介2

第1章 网络2

1.1 网络简介3

1.1.1 网络特性3

1.1.2 组件3

1.1.3 连网的场所4

1.1.4 局域网5

1.1.5 广域网5

1.2 网络拓扑6

1.2.1 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7

1.2.2 全网状与部分网状互连拓扑7

1.3 网络安全简介8

1.3.1 攻击分类9

1.3.2 常见的威胁和应对措施9

1.4 2分钟练习12

1.5 自测13

1.6 自测答案14

第2章 OSI参考模型16

2.1 简介OSI参考模型17

2.2 OSI参考模型的各层17

2.2.1 第7层:应用层18

2.2.2 第6层:表示层18

2.2.3 第5层:会话层19

2.2.4 第4层:传输层19

2.2.5 第3层:网络层23

2.2.6 第2层:数据链路层26

2.2.7 第1层:物理层29

2.2.8 设备30

2.3 封装和解封装30

2.3.1 在协议栈中向下传送31

2.3.2 在协议栈中向上传送32

2.3.3 各层与通信33

2.4 2分钟练习35

2.5 自测36

2.6 自测答案37

第3章 第2层LAN技术39

3.1 以太网的发展和标准40

3.1.1 以太网的运行40

3.1.2 以太网实现41

3.1.3 成帧42

3.2 寻址45

3.2.1 比特值45

3.2.2 2的幂45

3.2.3 十六进制转换46

3.2.4 MAC地址47

3.3 以太网连接47

3.3.1 线缆类型48

3.3.2 以太网介质类型52

3.4 2分钟练习54

3.5 自测55

3.6 自测答案56

第4章 网桥和交换机58

4.1 以太网的问题和局限性59

4.1.1 LAN的距离和扩展59

4.1.2 冲突、冲突域和拥塞59

4.2 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60

4.2.1 网桥60

4.2.2 交换机62

4.3 网桥与交换机62

4.3.1 交换的方法63

4.3.2 双工模式64

4.4 交换功能65

4.4.1 学习功能66

4.4.2 转发功能67

4.4.3 环路72

4.5 2分钟练习73

4.6 自测74

4.7 自测答案75

第5章 无线LAN77

5.1 无线LAN技术78

5.1.1 窄带、宽带和分组数据解决方案78

5.1.2 CSMA/CA78

5.1.3 影响无线电频率传输的因素79

5.2 WLAN标准79

5.2.1 RF波段80

5.2.2 802.11标准80

5.3 WLAN安全81

5.3.1 WLAN客户端访问网络81

5.3.2 安全解决方案82

5.4 WLAN实施85

5.4.1 访问模式85

5.4.2 覆盖区域86

5.4.3 数据速率87

5.5 WLAN设备87

5.5.1 访问点87

5.5.2 客户端88

5.5.3 故障排除88

5.6 2分钟练习89

5.7 自测90

5.8 自测答案91

第2部分 TCP/IP协议集94

第6章 TCP/IP和网际层94

6.1 TCP/IP协议栈95

6.1.1 网际层95

6.1.2 TCP/IP寻址简介97

6.2 TCP/IP网际协议99

6.2.1 DHCP99

6.2.2 ARP101

6.2.3 ICMP104

6.3 用于WindowsPC的TCP/IP工具105

6.3.1 ipconfig命令105

6.3.2 Ping命令106

6.3.3 Tracert命令107

6.3.4 arp命令108

6.4 2分钟练习110

6.5 自测111

6.6 自测答案112

第7章 IP寻址和子网划分113

7.1 IP寻址简介114

7.1.1 在地址类别之间进行区分114

7.1.2 IP地址组件115

7.2 子网划分116

7.3 规划IP寻址119

7.3.1 第1步:确定网络和主机的需求120

7.3.2 第2步:满足主机和网络的需求120

7.3.3 第3步:确定子网掩码121

7.3.4 第4步:确定网络地址122

7.3.5 第5步:确定定向广播地址123

7.3.6 第6步:确定主机地址123

7.3.7 规划IP寻址的练习124

7.4 确定IP地址组件125

7.4.1 确定IP地址组件的6个步骤方法125

7.4.2 确定IP地址组件的实例1126

7.4.3 确定IP地址组件的实例2127

7.4.4 确定IP地址组件的实例3128

7.4.5 确定网络组件、定向广播组件和主机组件129

7.5 2分钟练习130

7.6 自测131

7.7 自测答案131

第8章 VLSM133

8.1 VLSM134

8.1.1 VLSM的特性134

8.1.2 利用VLSM实现寻址135

8.1.3 VLSM实例1136

8.1.4 VLSM实例2138

8.2 路由汇总138

8.2.1 汇总的优点139

8.2.2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139

8.2.3 分层寻址140

8.2.4 路由选择和子网掩码141

8.2.5 路由选择表142

8.2.6 执行汇总143

8.2.7 执行路由汇总145

8.2.8 检验路由汇总146

8.3 2分钟练习148

8.4 自测149

8.5 自测答案150

第9章 TCP/IP和传输层152

9.1 传输层功能153

9.1.1 流控制153

9.1.2 可靠性153

9.1.3 多路复用154

9.1.4 数据段154

9.2 传输层协议154

9.2.1 传输控制协议154

9.2.2 用户数据报协议155

9.3 TCP和UDP应用程序156

9.3.1 端口157

9.3.2 应用程序映射157

9.4 会话的建立158

9.4.1 TCP的3次握手159

9.4.2 TCP的排序和确认159

9.4.3 TCP的流控制和窗口操作160

9.5 2分钟练习161

9.6 自测162

9.7 自测答案162

第10章 发送和接收TCP/IP分组164

10.1 网络设备和寻址简介165

10.1.1 第1层的设备165

10.1.2 第2层的设备165

10.1.3 第3层的设备165

10.2 端到端传送的实例166

10.2.1 PC-A获得寻址信息167

10.2.2 PC-A打开与PC-13的会话168

10.3 2分钟练习172

10.4 自测172

10.5 自测答案173

第3部分 CiscoCatalyst交换机176

第11章 CiscoIOS软件176

11.1 Cisco设备配置简介177

11.1.1 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177

11.1.2 设备启动180

11.2 命令行界面(CLI)180

11.3 IOS基础知识183

11.3.1 命令的简写和完成183

11.3.2 上下文敏感帮助183

11.3.3 错误消息184

11.3.4 命令的输入184

11.3.5 IOS特性实例186

11.3.6 使用IOS特性187

11.4 基本IOS配置188

11.4.1 访问配置模式188

11.4.2 设备标识189

11.4.3 子配置模式189

11.4.4 线路配置190

11.4.5 接口配置192

11.5 基本IOS安全配置194

11.5.1 物理威胁和环境威胁194

11.5.2 密码194

11.5.3 登录提示196

11.6 IOS操作和验证197

11.6.1 Show和Debug命令概述197

11.6.2 运行和启动配置197

11.6.3 设备版本信息199

11.6.4 接口信息200

11.6.5 使用CLI设置基本路由器配置202

11.7 2分钟练习205

11.8 自测206

11.9 自测答案207

第12章 初始交换机配置208

12.1 2960交换机概述209

12.1.1 2960机箱209

12.1.2 2960LED和MODE按钮210

12.1.3 MODE按钮210

12.2 交换机的启动211

12.2.1 交换机启动过程211

12.2.2 系统配置会话213

12.3 基本交换机配置214

12.3.1 IP地址和默认网关215

12.3.2 配置实例215

12.3.3 配置交换机216

12.4 基本交换机操作和验证217

12.4.1 MAC地址表217

12.4.2 静态MAC地址217

12.4.3 CAM表218

12.5 端口安全性特性218

12.5.1 端口安全性配置219

12.5.2 端口安全性验证220

12.6 2分钟练习221

12.7 自测222

12.8 自测答案223

第13章 虚拟局域网和中继225

13.1 VLAN概述226

13.1.1 子网与VLAN227

13.1.2 可伸缩性228

13.1.3 VLAN和流量类型229

13.1.4 VLAN成员资格229

13.2 VLAN连接230

13.2.1 接入链路连接230

13.2.2 中继连接231

13.3 VLAN中继协议235

13.3.1 VTP模式236

13.3.2 VTP消息237

13.3.3 VTP修剪238

13.4 VLAN配置240

13.4.1 配置VTP241

13.4.2 配置中继242

13.4.3 在交换机上配置中继244

13.4.4 创建VLAN245

13.4.5 VLAN与中继的基本故障排除246

13.4.6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248

13.5 2分钟练习250

13.6 自测251

13.7 自测答案252

第14章 交换机和冗余253

14.1 第2层冗余254

14.1.1 分层校园网设计254

14.1.2 第2层问题255

14.2 生成树协议256

14.2.1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256

14.2.2 根交换机257

14.2.3 根端口258

14.2.4 指定端口259

14.2.5 端口状态260

14.2.6 第2层收敛261

14.2.7 分离VLANSTP+262

14.2.8 简单STP实例263

14.3 快速生成树协议266

14.3.1 其他端口角色266

14.3.2 RSTPBPDU267

14.3.3 RSTP收敛特性267

14.3.4 RSTP配置268

14.3.5 PVST+和RSTP优化269

14.3.6 检查交换机上的STP信息270

14.4 EtherChannel270

14.4.1 EtherChannel概述270

14.4.2 EtherChannel配置271

14.5 STP故障排除272

14.5.1 环路识别272

14.5.2 配置矫正272

14.6 2分钟练习274

14.7 自测274

14.8 自测答案275

第4部分 Cisco路由器和局域网278

第15章 路由器和路由选择278

15.1 路由选择简介279

15.1.1 路由类型279

15.1.2 自治系统280

15.1.3 管理距离281

15.2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281

15.2.1 路由选择度量值282

15.2.2 距离向量协议282

15.2.3 链路状态协议283

15.2.4 混合协议285

15.3 距离向量协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86

15.3.1 问题:收敛286

15.3.2 问题:路由选择环路290

15.4 2分钟练习294

15.5 自测295

15.6 自测答案296

第16章 初始路由器配置298

16.1 路由器的硬件组件299

16.1.1 只读存储器(ROM)299

16.1.2 其他组件300

16.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300

16.2.1 引导程序301

16.2.2 系统配置会话303

16.2.3 配置寄存器305

16.3 AutoSecure307

16.4 路由器的配置310

16.4.1 配置接口310

16.4.2 配置0子网312

16.4.3 静态主机配置313

16.4.4 使用IOS特性314

16.5 单臂路由器315

16.5.1 子接口配置315

16.5.2 接口封装315

16.5.3 单臂路由器配置实例316

16.6 2分钟练习318

16.7 自测318

16.8 自测答案319

第17章 IOS设备管理321

17.1 路由器的配置文件322

17.1.1 保存配置文件322

17.1.2 恢复配置文件323

17.1.3 创建和删除配置文件324

17.1.4 配置文件的命名324

17.1.5 配置文件的复习325

17.1.6 操纵路由器的配置文件325

17.2 网络中的变动326

17.2.1 添加设备326

17.2.2 改动设备326

17.3 IOS镜像文件327

17.3.1 IOS镜像的命名规则327

17.3.2 升级IOS镜像之前328

17.3.3 备份IOS镜像328

17.3.4 加载IOS镜像329

17.4 远程访问IOS设备330

17.4.1 SSH和Telnet访问330

17.4.2 SSH配置330

17.5 基本故障排除331

17.5.1 本地ARP表332

17.5.2 Cisco发现协议(CDP)332

17.5.3 第3层连通性测试335

17.5.4 第7层连通性测试339

17.5.5 debug概述341

17.5.6 使用路由器的故障排除工具341

17.6 2分钟练习343

17.7 自测344

17.8 自测答案345

第18章 安全设备管理器346

18.1 SDM简介347

18.1.1 PC需求347

18.1.2 路由器要求和SDM文件348

18.1.3 必要的路由器配置349

18.1.4 访问SDM350

18.2 使用SDM进行基本的路由器配置352

18.2.1 配置界面352

18.2.2 接口354

18.2.3 DHCP设置355

18.3 使用SDM进行基本的路由器监控358

18.4 2分钟练习360

18.5 自测361

18.6 自测答案362

第5部分 路由选择366

第19章 基本路由选择366

19.1 静态路由367

19.1.1 静态路由的配置367

19.1.2 默认路由的配置368

19.1.3 默认路由和距离向量协议368

19.1.4 静态路由验证和故障排除369

19.1.5 静态路由的配置369

19.1.6 基本IP和路由选择故障排除371

19.2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基础372

19.2.1 Router命令373

19.2.2 Network命令373

19.3 RIP374

19.3.1 RIP操作374

19.3.2 配置RIP376

19.3.3 RIP验证和故障排除377

19.3.4 配置RIP380

19.3.5 基本RIP故障排除381

19.4 2分钟练习384

19.5 自测384

19.6 自测答案385

第20章 OSPF路由选择386

20.1 OSPF概述387

20.1.1 分层设计:区域387

20.1.2 度量值结构388

20.2 OSPF操作389

20.2.1 路由器标识389

20.2.2 寻找邻居389

20.2.3 指定和备份指定路由器390

20.2.4 共享路由选择信息391

20.3 OSPF配置392

20.3.1 环回接口394

20.3.2 默认路由传播394

20.3.3 OSPF度量值394

20.3.4 OSPF认证395

20.4 OSPF故障排除396

20.4.1 show ip protocols命令396

20.4.2 show ip route命令397

20.4.3 show ip ospf命令397

20.4.4 show ip ospf interface命令398

20.4.5 show ip ospf neighbor命令399

20.4.6 debug ip ospf adj命令399

20.4.7 debug ip ospf events命令400

20.4.8 debug ip ospf packet命令400

20.4.9 配置OSPF401

20.4.10 OSPF故障排除402

20.5 2分钟练习404

20.6 自测405

20.7 自测答案406

第21章 EIGRP路由选择408

21.1 EIGRP概述409

21.1.1 度量值和互操作性409

21.1.2 路由选择表和更新410

21.2 EIGRP操作410

21.2.1 构建邻居关系410

21.2.2 选择路由411

21.3 EIGRP配置412

21.3.1 EI GRP配置实例412

21.3.2 其他EIGRP命令413

21.4 EIGRP故障排除416

21.4.1 show ip protocols命令417

21.4.2 show ip route命令417

21.4.3 show ip eigrp neighbors命令418

21.4.4 show ip eigrp topology命令419

21.4.5 show ip eigrp interfaces命令419

21.4.6 show ip eigrp traffic命令420

21.4.7 debug ip eigrp命令420

21.4.8 debug eigrp packets命令421

21.5 2分钟练习422

21.6 自测423

21.7 自测答案423

第6部分 高级Cisco路由器特性426

第22章 访问控制列表426

22.1 ACL概述427

22.1.1 定义427

22.1.2 类型427

22.1.3 处理过程428

22.2 基本ACL配置430

22.2.1 创建ACL430

22.2.2 地址匹配:通配符掩码430

22.2.3 启动ACL432

22.3 ACL的类型433

22.3.1 标准编号ACL433

22.3.2 配置标准编号ACL436

22.3.3 扩展编号ACL438

22.3.4 命名ACL442

22.3.5 ACL注释443

22.3.6 访问列表验证443

22.3.7 ACL的变化444

22.4 ACL的放置445

22.4.1 标准ACL446

22.4.2 扩展ACL446

22.5 2分钟练习448

22.6 自测449

22.7 自测答案450

第23章 地址转换452

23.1 地址转换概述453

23.1.1 地址耗尽453

23.1.2 私有地址453

23.1.3 地址转换454

23.2 地址转换类型454

23.2.1 术语和定义455

23.2.2 网络地址转换455

23.2.3 端口地址转换456

23.2.4 地址转换的优点458

23.2.5 地址转换的缺点459

23.3 地址转换配置459

23.3.1 NAT配置460

23.3.2 PAT配置462

23.3.3 地址转换验证462

23.4 转换过程和故障排除464

23.4.1 本地到全局转换464

23.4.2 全局到本地转换465

23.4.3 地址转换故障排除465

23.4.4 配置静态地址转换466

23.4.5 配置动态地址转换467

23.5 2分钟练习469

23.6 自测470

23.7 自测答案471

第24章 IPv6473

24.1 IPv6的必要性474

24.1.1 发展问题474

24.1.2 IPv6特性475

24.2 IPv6寻址475

24.2.1 IPv6地址格式475

24.2.2 IPv6地址的类型476

24.3 地址分配479

24.3.1 静态地址分配479

24.3.2 DHCPv6479

24.3.3 无状态自动配置479

24.4 路由选择和IPv6480

24.5 IPv6配置482

24.5.1 启用IPv6和分配地址482

24.5.2 RIPng483

24.6 2分钟练习484

24.7 自测485

24.8 自测答案486

第7部分 Cisco路由器与广域网490

第25章 广域网简介490

25.1 广域网概述491

25.1.1 设备与组件491

25.1.2 连接类型492

25.1.3 Cisco路由器上的WAN接口495

25.1.4 WAN布线495

25.1.5 封装方法496

25.2 HDLC496

25.2.1 帧类型496

25.2.2 配置HDLC497

25.3 PPP497

25.3.1 PPP组件498

25.3.2 配置PPP499

25.3.3 PPP故障排除499

25.3.4 PPP认证500

25.3.5 配置PPP504

25.3.6 基本PPP故障排除505

25.4 虚拟专用网506

25.4.1 优势507

25.4.2 VPN类型507

25.4.3 IPSec508

25.5 2分钟练习512

25.6 自测513

25.7 自测答案514

第26章 帧中继515

26.1 虚电路516

26.1.1 全网状互连设计516

26.1.2 VC的优点517

26.1.3 虚电路的类型518

26.1.4 支持的串行连接519

26.2 帧中继术语520

26.2.1 LMI521

26.2.2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522

26.2.3 VC数据速率525

26.2.4 拥塞控制526

26.3 配置帧中继527

26.3.1 封装配置527

26.3.2 LMI配置528

26.3.3 LMI故障排除528

26.3.4 PVC配置530

26.3.5 配置帧中继534

26.4 非广播多路访问环境535

26.4.1 拓扑类型536

26.4.2 水平分割问题536

26.4.3 水平分割问题的解决方案537

26.4.4 子接口538

26.4.5 配置具有子接口的帧中继542

26.5 2分钟练习545

26.6 自测546

26.7 自测答案547

第8部分 附录550

附录A 关于本书附带的光盘550

A.1 系统要求551

A.2 安装和运行BosonNetSimLE和BEE551

A.2.1 BosonNetSimLE551

A.2.2 BEE和模拟考试551

A.3 CertCam552

A.4 帮助552

A.5 删除安装552

A.6 技术支持552

附录B 备考清单553

ICNDv1(642-822)考试554

ICNDv2(642-816)考试557

术语表5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