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
  • 杨绍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37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执政方式研究的发展脉络1

二、执政方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空间2

三、相关概念界定4

(一)党的领导与执政4

(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6

四、课题的重点难点、主要新意和特点7

五、课题的体系框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论分析19

一、执政方式研究的理论前提19

(一)执政方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领域20

(二)执政方式的主体——执政党22

(三)执政方式的客体——国家政权33

(四)执政党与政权的连接形式——执政党执政39

二、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41

(一)执政方式的内涵和本质41

(二)执政方式的核心问题:执政党与政权关系44

(三)执政方式的实现形态:执政党与政权运作方式46

三、国外政党执政方式模式及启示52

(一)西方国家政党执政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启示53

(二)苏共代表的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启示5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6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64

(一)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概况65

(二)党政关系的模式:“一元化”领导体制形成69

(三)政权形式的探索:建立民主政权,施行民主制度78

(四)执政基础的巩固:争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83

(五)顺应民意的决策:提出符合民心的路线方针政策86

二、新中国成立后执政方式的曲折发展88

(一)规划新中国的执政蓝图89

(二)党政关系:从适度分权到高度集权91

(三)党法关系:从领导立法到以党代法97

(四)党与社会的关系:从党包揽社会事务到无序的群众运动99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改革102

(一)科学定位党的领导102

(二)解决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和以党代政问题105

(三)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108

(四)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113

四、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主要经验115

(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执政实践115

(二)坚持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118

(三)坚持执政为民,实行执政的民主化122

(四)坚持依法治国,实行执政的法治化126

(五)坚持遵循科学规律,实行执政的科学化12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31

一、新世纪新阶段党对执政方式的清醒认识131

(一)执政方式呈现新的特色132

(二)执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32

二、历史方位的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迫切要求142

(一)执政党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143

(二)执政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146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148

(四)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政权为创新执政方式敲响警钟149

三、创新执政方式的重大成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51

(一)“三执政”的提出和完善151

(二)“三执政”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丰富和发展155

(三)“三执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156

(四)“三执政”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158

第四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161

一、“三执政”的核心: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161

(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求162

(二)“三执政”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时代要求163

(三)在执政活动中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164

二、坚持科学执政,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166

(一)科学执政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总体性要求166

(二)科学执政是新条件下完成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168

(三)执政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172

(四)科学执政三要素: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175

三、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182

(一)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182

(二)民主执政是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188

(三)改革和完善民主执政的具体制度体系189

(四)增强领导干部民主执政的素质和能力192

四、坚持依法执政,用法律规范执政行为193

(一)依法执政是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195

(二)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196

(三)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198

(四)要依法掌握和控制国家权力201

(五)要依法明确执政权力范围及运作程序205

(六)要依法用权,保证党的政策主张有效贯彻落实208

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整体215

(一)科学执政是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条件215

(二)民主执政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本质要求216

(三)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基本方式217

第五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保障(上)218

一、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体制219

(一)执政体制的科学含义219

(二)科学的执政体制是落实“三执政”的决定性因素220

(三)执政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23

(四)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225

(五)从科学规范党政关系入手改革和完善执政体制227

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38

(一)健全政党制度是落实“三执政”的重要因素239

(二)政党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42

(三)科学规范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247

(四)发挥人民政协作用253

三、完善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机制256

(一)完善党群关系机制是落实“三执政”的基础因素257

(二)完善党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262

(三)建立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政治参与制度265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273

(五)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新闻媒体的关系277

四、完善执政党与宪法法律关系机制279

(一)完善党法关系是落实“三执政”的保障因素279

(二)完善党法关系关键在党281

(三)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287

(四)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开展工作290

第六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保障(下)294

一、改革和完善执政党内部的体制机制294

(一)党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内涵294

(二)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是落实“三执政”的关键因素296

二、健全党内领导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297

(一)从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入手,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297

(二)以健全党委会制度为重点,强化集体领导原则和运行机制303

(三)以改革纪检领导体制为保证,构建党内权力监控机制307

三、完善充分体现党内民主的工作机制312

(一)民主机制是党内领导体制运行的内在动力313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内民主的本质314

(三)确立以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机制319

(四)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322

(五)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326

(六)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331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33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334

(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337

(三)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339

(四)健全考核培训交流等相关制度343

参考文献348

后记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