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鹰潭地方史 第1卷 1926-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鹰潭地方史 第1卷 1926-1949](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1236879.jpg)
- 中共鹰潭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114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鹰潭市-地方史-1919~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鹰潭地方史 第1卷 1926-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第一章 大革命前的鹰潭社会3
第一节 “六省通衢”的鹰潭3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鹰潭社会8
第三节 鹰潭人民的早期斗争14
一、支援太平军14
二、侯老祥火烧天主堂15
三、“红纲会”农民起义16
四、抗交“陈钱粮”活动17
五、“洪江会”农民起义17
第二章 中共鹰潭地方组织的创建20
第一节 “五四”前后的鹰潭学生运动20
第二节 马列主义在鹰潭的传播22
一、贵溪青年社的成立及活动22
二、余江青年学会的成立及活动25
第三节 鹰潭各地党组织的建立27
一、中共贵溪支部的建立28
二、中共余江支部的建立29
第三章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高潮的到来32
第一节 国民党贵溪、余江县党部的建立32
一、筹建国民党贵溪县党部32
二、筹建国民党余江临时县党部34
第二节 贵溪、余江县工会、农协会的成立36
一、成立贵溪县总工会和农协会36
二、成立余江县总工会和农协会39
第三节 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40
一、贵溪工农运动的兴起41
二、余江工农运动蓬勃开展49
第四章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与大革命失败52
第一节 鹰潭人民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52
一、贵溪人民举行“五七”反蒋大会53
二、余江人民驱逐反动县长艾宏洲55
第二节 鹰潭党组织被破坏,大革命转入低潮57
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63
第五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兴起63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鹰潭形势63
一、国民党在鹰潭实行反动统治63
二、鹰潭人民的反抗斗争66
第二节 鹰潭党组织的建立67
一、八七会议决议为鹰潭开展土地革命战争指明方向67
二、邵棠出席五县党员联席会议69
三、中共贵溪区委的成立70
四、中共余江区委的成立71
第三节 黄道来鹰潭开辟新的根据地72
一、方胜峰会议方志敏决策开辟革命新区域72
二、黄道到周坊进行革命宣传、发动工作73
三、贵溪、余江地方党组织和农民革命团的建立、发展74
第六章 贵(溪)、余(江)、万(年)暴动78
第一节 贵溪暴动78
一、开展青黄不接斗争78
二、周坊暴动79
三、贵溪北部农民秋收暴动81
第二节 余江暴动82
一、周坊暴动影响到余江县北部乡村82
二、余江北部农民年关斗争84
三、余江北部农民青黄不接暴动84
第三节 万年暴动85
一、中共万年特别支部的成立85
二、万年坞头农民暴动86
三、万年东南部农民年关暴动87
第七章 鹰潭苏区、游击区的创建89
第一节 贵溪苏区的建立89
一、贵溪苏区的区域范围89
二、贵溪苏区的创建90
第二节 余江苏区的建立95
一、余江苏区的区域范围95
二、余江苏区的创建96
第三节 余江南部游击区的建立100
一、余江南部游击区的区域范围100
二、余江南部游击区的创建101
第四节 贵南苏区的建立110
一、贵南苏区的区域范围110
二、贵南苏区的创建111
第八章 鹰潭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114
第一节 鹰潭革命根据地党代会的召开114
一、中共贵溪县党代会的召开114
二、中共余江县党代会的召开117
第二节 鹰潭革命根据地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118
一、贵溪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118
二、余江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122
第三节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122
一、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122
二、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124
三、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26
第四节 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129
一、实行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129
二、分田运动的开展133
三、土地改革的成效135
第九章 鹰潭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37
第一节 党的建设137
一、思想建设137
二、组织建设139
三、作风建设142
第二节 政权建设143
一、政权组织建设143
二、财税金融建设145
三、邮电秘密交通建设147
四、廉政建设152
第三节 武装建设153
一、红军部队建设153
二、地方武装建设159
三、扩红运动163
第四节 经济建设165
一、推动农业生产165
二、兴办工业、手工业168
三、发展商业贸易170
第五节 文化建设172
一、教育事业172
二、文化事业174
三、卫生体育事业175
第六节 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177
一、工会组织的建立及活动177
二、共青团组织的建立及活动179
三、妇女组织的建立及活动183
四、贫农团等群众组织的建立及活动186
第十章 红十军南渡信江与第四次反“围剿”189
第一节 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战略意图189
一、中革军委电令红十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89
二、两军会师的战略意图191
第二节 中央红军到达鹰潭区域194
一、中央红军展开金(溪)、资(溪)之战194
二、中革军委敦促红十军加紧南渡信江196
三、中央红军占领鹰潭镇、上清镇198
第三节 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上清会师200
一、红十军南渡信江200
二、上清镇桂洲河边两军举行会师大会201
三、红十一军划属红一方面军及作用202
第四节 第四次反“围剿”204
一、鹰潭苏区反“围剿”斗争204
二、鹰潭游击区的丧失207
第十一章 鹰潭苏区的丧失210
第一节 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210
一、王明“左”倾错误在苏区的推行210
二、肃反的扩大化及其后果212
第二节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16
一、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苏区216
二、保守防御红军被迫撤出周坊218
三、四门山赤堡保卫战失利220
第三节 革命力量遭受严重破坏222
一、贵南苏区的丧失222
二、贵溪、余江苏区的丧失224
三、国民党军对苏区的摧残225
第十二章 鹰潭三年游击战争228
第一节 红军战略转移和游击战争的开始228
一、红军战略转移后鹰潭革命斗争形势228
二、鹰潭游击战争的开始229
三、游击战争战略方式的转变232
第二节 贵、余、万边的游击战争234
一、一返三县岭建立游击根据地234
二、二返三县岭建立游击根据地236
三、三返三县岭建立游击根据地237
四、西安事变后三县岭红军游击大队的反“清剿”斗争238
第三节 资、光、贵边的游击战争240
一、闽北红军挺进资、光、贵边建立游击根据地240
二、贵溪闽坑会师成立资、光、贵中心县委242
三、板石坑会师贵南游击根据地的扩大243
四、西安事变后贵南红军游击队的反“清剿”斗争244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249
第十三章 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249
第一节 鹰潭红军游击队的改编249
一、抗战爆发后新四军的成立249
二、大洲和谈251
三、资溪谈判253
四、贵南红军游击队改编253
五、赣东北工农红军游击队改编256
第二节 新四军办事处在鹰潭区域的建立258
一、新四军贵溪办事处259
二、新四军上清留守处261
第十四章 中共赣东北特委的建立和抗日救亡运动263
第一节 中共赣东特委的建立及其活动263
第二节 中共赣东北特委的建立与主要活动264
一、中共赣东北特委的建立266
二、中共赣东北特委所辖党组织266
三、中共赣东北特委的主要活动268
四、中共赣东北特委完成历史使命270
第十五章 鹰潭党组织的恢复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72
第一节 贵溪、余江党组织重新建立272
一、贵、余、万中心县委的成立273
二、中共余江区委的成立276
三、中共金、资、贵中心县委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277
四、中共贵溪县委的成立279
五、中共余、万、贵边界工作委员会成立280
六、中共余江县委的成立281
七、中共贵南县委的成立283
八、中共贵溪中心县委的成立283
九、抗战后期贵南党组织坚持斗争284
第二节 鹰潭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87
一、贵溪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287
二、余江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290
第三节 赣东北游击队在鹰潭边境的活动及失败292
第十六章 鹰潭人民的抗日斗争295
第一节 日军入侵鹰潭及暴行295
一、鹰潭沦陷295
二、日军在鹰潭镇(今月湖区)的暴行298
三、日军在贵溪的暴行302
四、日军侵占余江的暴行307
第二节 同仇敌忾,军民奋勇抗击311
一、中共贵南游击队的抗日斗争311
二、贵溪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311
三、余江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314
第四编 解放战争时期321
第十七章 坚持闽赣边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321
第一节 坚持闽赣边游击根据地的斗争321
一、贵南游击队转战闽北321
二、贵南游击队编入闽北游击纵队323
三、开展闽赣边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游击战争324
第二节 鹰潭地下党组织的建立325
一、中共鹰潭地下党组织遭破坏325
二、建立和发展鹰潭地下党组织的斗争326
第十八章 解放鹰潭的伟大胜利327
第一节 解放前鹰潭地区国民党的黑暗统治327
一、政治日趋黑暗327
二、经济日益混乱328
三、社会动荡不安329
第二节 鹰潭人民的反抗斗争330
一、罢工斗争330
二、抗粮斗争330
三、抗丁斗争331
四、罢课斗争332
五、惩处恶吏332
第三节 解放军二野四兵团解放鹰潭332
一、闽浙赣边游击纵队北上贵南迎接解放332
二、余江社会各界组织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迎接解放337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解放鹰潭340
第十九章 中共贵溪地委的成立及工作344
第一节 中共贵溪地委的成立344
一、从南下干部支队到赣东北区党委的成立344
二、从赣东北区党委到中共贵溪地委的成立346
第二节 中共贵溪地委的工作347
一、接管工作347
二、支前工作349
三、剿匪工作350
四、干部工作352
五、生产工作353
第三节 中共贵溪地委的撤并354
一、赣东北区划归华中局江西省领导354
二、中共江西省委对中共贵溪地委的归并355
第二十章 鹰潭区域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357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357
一、中共贵溪县委、贵溪县人民政府的成立357
二、中共余江县委、余江县人民政府的成立358
第二节 解放初期鹰潭地方党政军组织开展的工作361
一、广泛宣传发动,安定社会秩序361
二、开展接管工作,健全机构组织362
三、征借粮草,保证军需民用363
四、发展经济,稳定市场364
五、清剿残匪,收缴武器365
六、开办训练班,培养地方干部371
第三节 参加组建西进支队西进贵州372
一、接受西进任务372
二、参加西进支队372
三、参加干部培训373
四、踏上西进贵州征途374
后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