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27534.jpg)
- 沈聚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239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 壳体结构-极限分析 极限分析-壳体结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1-1 引言1
1-2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1
1-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分析4
第一篇弹塑性分析的基础知识8
第二章应力分析8
2-1外力、内力与应力8
2-2一点应力状态表示法8
2-3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10
2-4主应力与应力张量不变量12
2-5求解主应力的数值方法16
2-6应力圆和罗特参数18
2-7应力空间与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几何意义20
2-8八面体正应力与剪应力22
第三章应变分析25
3-1一点的应变状态25
3-2小应变张量各分量的几何意义27
3-3坐标转换时应变分量的变化28
3-4应变张量不变量30
3-5可加应变介绍32
参考文献33
4-1混凝土的破坏机理36
第四章单轴混凝土强度和变形36
第二篇混凝土强度和变形36
4-2混凝土的断裂强度40
4-3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47
4-3-1轴心受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47
4-3-2轴心受拉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49
4-3-3偏心受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52
4-3-4偏心受拉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53
4-4关于混凝土软化段问题55
第五章多轴混凝土强度和变形57
5-1概述57
5-2-1二轴混凝土强度63
5-2多轴混凝土强度63
5-2-2三轴混凝土强度68
5-3多轴混凝土变形76
5-3-1二轴混凝土变形76
5-3-2三轴混凝土变形81
第六章混凝土强度准则85
6-1混凝土破坏面的描述85
6-2一参数至五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87
6-2-1一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87
6-2-2两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89
6-2-3三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93
6-2-4四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97
6-2-5五参数混凝土强度准则模型101
6-2-6破坏强度准则模型的比较110
7-1概述115
7-2线弹性匀质的本构模型115
第七章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115
7-3非线弹性本构模型117
7-3-1两种类型的非线弹性本构模型117
7-3-2 Cauchy模型和Green模型的基本概念118
7-3-3全量式应力应变关系采用Ks、Gs的模型119
7-3-4 Kotsovos、Newman全量式应力应变本构模型122
7-3-5 Ottosen本构模型125
7-3-6 Gerstle,Stankowski增量式本构模型128
7-3-7增量式正交本构模型131
7-4-1增量塑性理论的几个基本假定135
7-4 以经典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混凝土塑性本构模型135
7-4-2弹全塑性混凝土断裂本构模型139
7-4-3弹塑性混凝土硬化断裂本构模型141
7-5塑性断裂理论147
7-5-1概述147
7-5-2应变空间塑性方程147
7-5-3理想断裂模型149
7-5-4塑性断裂理论150
7-6内时理论152
7-7连续损伤理论153
第八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57
8-1概述157
8-2粘结机理158
8-3粘结应力的计算模式159
8-3-1粘结强度的计算159
8-3-2局部粘结应力与局部滑移计算161
8-4反复荷载下的粘结和滑移162
8-4-1反复荷载下粘结滑移的特性162
8-4-2局部粘结与滑移的计算162
参考文献165
第三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171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171
9-1分离式模型171
9-2组合式模型188
9-3整体式模型196
9-4计算例题197
第十章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程序编制200
10-1概述200
10-2全量型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200
10-3弹塑性本构关系——形变理论213
10-4弹塑性本构关系——增量理论216
第十一章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式227
11-1处理裂缝的几种方式227
11-2开裂后混凝土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矩阵228
11-3混凝土开裂后释放应力的计算232
11-4关于混凝土的非脆性开裂233
11-5断裂裂缝与奇异等参单元234
12-1常用粘结单元的种类240
第十二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单元240
12-2粘结单元中的非线性刚度系数244
第十三章钢筋混凝土板的非线性分析247
13-1弹性板的基本方程247
13-2有限元数值方法252
13-3钢筋混凝土板的有限元分析276
第十四章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281
14-1结构分析的非线性问题281
14-2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逐步增量法283
14-3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三种迭代法284
14-4收敛标准286
14-5材料非线性问题计算例题287
14-6考虑负刚度的一些算法294
参考文献300
第四篇钢筋混凝土板壳结构的极限分析306
第十五章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306
15-1概述306
15-2基本假设和极值定理308
15-3塑性流动法则311
15-4极值定理的证明312
15-5极限状态下应力场的唯一性问题314
15-6间断问题315
16-1-2确定板破坏机构的基本原则317
16-1-1概述317
16-1塑性铰线理论317
第十六章钢筋混凝土板的极限荷载317
16-1-3几何可变体系的判别318
16-1-4板的转角速率图319
16-2机动法320
16-2-1 内功320
16-2-2外功323
16-2-3虚功方程323
16-2-4方板323
16-2-5圆形板和环形板325
16-2-6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板329
16-2-7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异形板337
16-2-8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无梁板341
16-2-9在线性分布荷载下的矩形板346
16-3平衡法352
16-3-1概述352
16-3-2节点力353
16-3-3平衡法的解法360
16-4条带法366
16-4-1概述366
16-4-2薄板弯曲的基本平衡方程367
16-4-3条带法的基本原理370
16-4-4条带法应用要点373
16-4-5开孔板378
16-4-6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板382
16-4-7连续板386
16-4-8线荷载作用下的解法388
16-4-9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解法391
16-5板内钢筋配置的优化395
16-6薄膜效应396
16-6-1概述396
16-6-2考虑薄膜效应的刚塑性解400
第十七章钢筋混凝土壳体的极限荷载411
17-1 概述411
17-2具有矩形底面的双曲扁壳411
17-2-1 两相邻周边具有等矢高的双曲扁壳411
17-2-2两相邻周边具有不等矢高的双曲扁壳416
17-2-3壳曲面形状对极限荷载的影响419
17-3穹顶420
17-3-1 n次抛物面旋转壳和锥壳420
17-3-2带天窗的n次抛物面旋转壳424
17-3-3 圆球壳426
17-3-4旋转壳环向截面延性的校核427
17-4圆形储液池428
17-4-1池壁自由支承于基础上的储液池429
17-4-2池壁与基础整体连接的储液池431
17-5组合旋转壳434
17-5-1带旋转壳顶盖的储液池434
17-5-2带旋转壳罐底的储液罐437
17-6圆柱壳440
17-6-1 长壳441
17-6-2 中长壳445
17-7旋转壳体内钢筋的优化配置456
第十八章钢筋混凝土板壳结构的刚塑性动力分析459
18-1概述459
18-2刚塑性动力学的极值原理460
18-2-1 引言460
18-2-2屈服条件与流动法则461
18-2-3机动可能场与动力可能场462
18-2-4虚功方程463
18-2-5加速度极限原理463
18-3梁式板464
18-3-1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端简支板465
18-3-2单向连续板469
18-4矩形板474
18-4-1 四边简支474
18-4-2四边固结481
18-5圆形板481
18-5-1周边简支481
18-5-2周边固结486
18-6圆柱壳486
18-7球壳491
18-8双曲扁壳494
参考文献497
附录向量与张量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