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人才现代化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人才现代化手册
  • 林针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4091·375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人才现代化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及我国党政领导人论人才1

一、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1

二、目前的关键在于人才2

三、识别真正的人才3

四、选拔人才5

五、必须善于用人7

六、培养合格人才11

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3

二、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14

一、人才14

第二章 我国古代名人论人才14

三、知人15

四、伯乐16

五、唯才是举17

六、不拘一格降人才17

七、惟才德兼具者贤士也18

八、任官惟贤才19

九、人尽其才20

十、取人之长,避人之短21

十二、令人自举22

十一、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2

十三、“老杆”扶“新竹”23

十四、老少“参用”23

第三章 国外名人学者企业家论人才25

一、人才和天才25

二、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26

三、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27

四、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28

五、必须挑选工作勤奋和热爱工作的人29

六、天才就是勤奋30

七、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32

第四章 人地现代化36

一、人的现代化36

二、人的现代化的必然性37

三、现代人的分析模型38

四、现代人的时间观念40

五、现代人的知识观念41

六、现代人的竞争观念42

七、现代人的系统观念43

八、现代人的效益观念44

九、现代人的法制观念44

十、现代人格的特点45

十一、现代人才基本素质47

十二、现代人与系统思维方式48

十三、开拓人才的性格49

十四、崛起人才的性格50

十五、创造人才的特征51

十六、思维方式的现代化53

十七、价值尺度现代化55

十八、行为方式现代化57

十九、情感方式的现代化58

一、管理人才现代化的含义60

第五章 管理人才现代化60

二、人才61

三、人才的观念63

四、人才类型63

五、人才要素64

六、人才特征65

七、人才开发66

八、人才竞争67

九、尊重知识68

十、尊重人才69

一、结构72

第六章 人才结构现代化72

二、结构的有序性73

三、结构的功能74

四、研究人才结构的必要性74

五、人才结构75

六、人才群体结构76

七、人才群体的功能77

八、人才结构的变动组合79

九、人才群体的最优化原则80

十、合理的科研人才结构81

十一、领导班子群体结构84

第七章 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86

一、知识86

二、现代知识的特点87

三、知识结构88

四、人才个体的最佳知识结构90

五、最佳知识结构的建立91

六、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92

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94

八、企业领导人才的知识结构96

九、社会科学人才的知识结构97

第八章 现代管理人才的素质99

一、对管理素质的两种不同看法99

二、经理的十大角色100

三、“职业经理”观念102

四、经理的时间分配103

五、管理者与领导105

六、几种落伍的管理者类型106

七、复合行动107

八、集团行动109

九、建立和维护权威的途径110

十、解决下级不服从的技巧113

十一、改变约束力114

十二、培养下属的责任感115

十三、卡尔森交际模式116

十四、横向交际技巧117

十五、横向关系的衰变与防止119

十六、扩大“实权”的技巧120

十七、不正当的权术122

十八、说服武断的上级的技巧123

十九、推动下级管理者的有效行动124

二十、下层控制的方法125

二十一、中层控制的方法126

二十二、高层控制的方法127

二十三、现代管理者的观念素质128

二十四、有效管理者的个性素质129

二十五、管理者的认识方式130

二十六、管理者的时间方式132

二十七、“OP”哲学133

二十八、卓越管理八原则135

二、个体与个性137

一、人性137

第九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137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38

四、x理论140

五、y理论140

六、z理论141

七、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142

八、佛隆的期望理论143

九、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44

十、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45

十一、挫折理论146

十二、莱维特的意见沟通理论148

十三、柏恩的交往分析理论150

第十章 人才管理现代化152

一、人才管理的现代化152

二、人才管理的原则153

三、人才的发现154

四、发现人才的途径155

五、人才的鉴别157

六、人才的选拔158

七、选拔人才的方法159

八、人才培训160

九、人才考核162

十、人才考核方法163

十一、人才考核定量化163

十二、人才考绩档案164

十三、人才的使用原则165

十四、人才引进167

十五、人尽其才的检核168

十六、发挥人才积极性的条件170

十七、人才工作过程171

十八、评价中心172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含义174

第十一章 人才管理的科学方法174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方法与应用175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帐方法(案例)176

四、公司的开会艺术179

五、成功型会议的步骤182

六、人员管理的技巧183

七、刺激劳动力的五项原则186

八、有效的批评方式189

九、企业人才的素质管理191

一、当代人才管理的四大趋势196

第十二章 人才管理的现代化手段196

二、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198

三、办公室OA化的服务项目199

四、超越时空的通信技术200

五、档案管理的COM技术200

六、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三I化”202

七、“三C革命”203

八、“三A革命”204

第十三章 人才培养现代化206

一、职工教育与企业现代化206

二、职工教育的特点207

三、职工教育管理现代化208

四、职工教育的组织管理209

五、职工教育计划的分类210

六、编制职工教育计划的程序211

七、职工教育的教学原则212

八、职工教育的教学方法213

九、职工学校管理原则215

十、职工学校学籍管理216

十一、全员培训216

十二、职工培训的形式218

十三、厂长(经理)培训219

十四、继续教育221

十五、新工人的培训222

十六、岗位职务培训223

十七、“七五”职工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24

十八、职工教育经济效益225

十九、职工教育的立法226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228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228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22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29

四、共同理想教育230

五、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231

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232

七、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233

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教育235

九、企业日常思想政治教育235

十、职工检验和接受先进思想的形式236

十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236

十二、疏导方针238

十三、个别谈话239

十四、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240

十五、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方针241

十六、对外开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242

十七、合资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243

十八、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244

十九、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245

二十、思想政治工作与行为科学246

第十五章 组织与培训机构248

一、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248

二、省、市、自治区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249

三、国务院各部委及其它有关组织的职工教育机构249

四、国家及地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250

五、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构251

六、培训中心的几种类型252

七、职工学校254

八、职工中专254

九、职工大学255

十、广播电视大学256

十一、高等学校的函授部和夜大学257

十二、普通高校的干部专修(科)班258

十三、管理干部学院259

十五、企业经理、厂(矿)长国家统考260

十四、自学考试260

第十六章 人事管理体制263

一、人事与人事管理的概念263

二、人事管理的组织机构263

三、组织人事部门的机构设置264

四、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265

五、管理范围与权限266

六、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素质267

七、人的合理使用268

八、人事管理的对象及内容269

九、定编的依据及原则270

十、职位分类271

十一、技术、业务职称272

十二、选任干部的标准274

十三、干部任用的方式275

十四、人事考核原则276

十五、考核的内容和方法277

十六、培训的方式及原则277

十七、培训要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278

十八、奖惩279

十九、奖励的条件、种类及批准权限280

二十、惩处的条件、种类及批准权限281

二十一、近期人事制度改革的成绩283

二十二、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84

第十七章 人地流动286

一、人才流动286

二、流向287

三、合理流动287

四、生产发展与人才流动288

五、商品经济与人才流动289

六、人才流动的性质290

七、人才流动规律291

八、人才流动的国家意志292

九、人才流动的主体意志293

十、社会群体意志与人才流动294

十一、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295

十二、人才流动的类型296

十三、人才招聘的方式297

十四、聘任制298

十五、科技人员业余兼职298

十六、实现人才流动的近便途径299

十七、人才流动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300

十八、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301

十九、保持科技队伍的动态稳定302

二十、引进人才的物质待遇303

二十一、人事管理体制改革304

二十二、人才竞争与立法305

第十八章 人才预测与规划307

一、人才预测的职能和任务307

二、人才预测的阶段308

三、预测方法分类311

四、人才预测的定性方法314

五、人才预测的定量方法317

六、人才规划及其方法320

七、科技人才、专业干部需求量的预测325

八、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规划方法330

九、我国企业各级人才的预测337

十、对科研人才需要量的预测344

第十九章 有关培训与使用的方针政策349

一、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审批手续349

二、成人学校的学制规定352

三、成人学校的招收对象354

四、各类学校毕业生的使用358

第二十章 有关经费的若干规定360

一、高等学校进修人员经费360

二、职工教育经费361

三、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经费362

四、函授生参加面授路费364

五、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经费364

六、管理干部学院经费365

七、技工学校经费365

第二十一章 有关工资福利与职称的若干规定367

一、工资与工龄367

二、各项福利待遇370

三、职称375

第二十二章 人力资本理论396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396

二、人力资本的经济属性397

三、人力资本的作用398

四、人力投资的核心399

五、理想的投资方式400

六、人力投资的依据401

七、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401

八、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403

九、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成分404

十、人力资本理论的虚伪性一面406

十一、人力资本与人力投资的区别407

十二、人力资本理论的传播及著作408

第二十三章 未来与人才411

一、涉及到未来社会的种种模式411

二、世界未来学会412

三、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的报告413

四、罗斯托与《政治与成长的阶段》414

五、贝尔与《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的尝试》415

六、托夫勒与《第三次浪潮》416

七、松田未津与《信息社会》418

八、奈斯比特与《大趋势》419

九、巴黎小组与《世界面临挑战》421

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与未来发展机制的理论422

十一、科学与科学革命423

十二、技术与技术革命424

十三、产业革命426

十四、社会革命427

十五、世界新技术革命427

十六、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六大技术支柱(一)428

十七、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六大技术支柱(二)429

十八、未来社会的物质生活431

十九、未来社会的精神生活432

二十、未来人才的基本类型433

二十一、未来人才的群体结构434

二十二、未来人才的智能结构435

二十三、未来人才的发展设计436

二十四、未来人才的识别和选拔437

二十五、未来人才的教育与培养438

二十六、未来人才的管理与使用439

二十七、未来人才流动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