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13522.jpg)
- 蒋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4209·2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经济的概况9
第一节 基本国情9
一 社会性质9
二 政治概况10
三 思想意识形态10
四 全国面积11
五 人口12
一 农业13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概况13
二 工矿业20
三 科学技术26
第三节 生产关系概况及其发展趋势28
一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29
二 租佃制度和赋役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形式37
三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40
四 商品经济发展比较迅速45
五 资本主义萌芽早已产生,但发展速度极其缓慢56
一 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68
第四节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外经济关系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68
二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69
三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英贸易和鸦片走私71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发展缓慢和落后的原因75
第二章 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形成和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89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各国从中国攫夺的各种政治经济特权90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商品输出和对中国市场的逐步控制96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110
一 帝国主义对华投资形势的根本转折110
二 对华投资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115
三 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主要项目118
四 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特点126
第四节 帝国主义控制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命脉132
第三章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39
第一节 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140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147
一 清政府官办军用工业的产生147
二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的产生155
三 民族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162
四 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产生的特点167
五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169
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173
第四节 中国资产主义工业的发展180
一 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181
二 甲午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187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193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萧条196
五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199
第四章 封建经济的演变207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207
一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215
第二节 封建剥削形式的演变215
二 封建政府赋税制度的演变220
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224
一 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性224
二 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其与农业的分离225
三 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化的发展231
四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243
五 自然经济解体的意义244
第四节 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247
一 中国近代农业的经营方式247
二 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253
第五节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55
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261
第一节 日、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和破坏262
一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掠夺262
二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关内侵占区的殖民掠夺277
三 二次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独占侵略286
第二节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垄断293
一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294
二 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迅速发展304
三 抗日战争以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313
四 旧中国官僚资本的特点319
五 旧中国官僚资本的性质32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发展敲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的丧钟324
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325
二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335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344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全面崩溃352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全面崩溃352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的原因361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的意义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