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
  • 郑玉歆,齐建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375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节能-经济分析-中国;节能-政策选择-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一 提高对节能减排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2

二 加深对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规律性的理解6

三“十一五”节能减排措施硬、力度大,目标基本完成16

四 技术节能减排贡献突出,结构效应潜力巨大20

五“十一五”节能减排遗留问题待解决23

六“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须进一步深化、系统化27

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34

八 减少盲目性,科学实施节能减排38

第一章 我国能源消费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43

第一节 能源消费的国际比较44

第二节 我国的能源消费效率46

第三节 我国能源消费的区域结构分析50

第四节 我国能源消费的产品结构分析52

第五节 总需求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58

第六节 结论68

参考文献69

第二章 中国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70

第一节 引言70

第二节 文献回顾71

第三节 方法和数据74

第四节 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78

第五节 经济总量构成变化对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影响80

第六节 产业结构变化对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影响82

第七节 技术变化的减排效应83

第八节 政策含义85

第九节 结论87

参考文献87

附录190

附录291

第三章 节能降耗的“十一五”评价与“十二五”对策研究92

第一节“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回顾92

第二节“十一五”节能政策与措施实施效应评价96

第三节 当前我国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103

第四节 政策建议118

第四章“十一五”污染排放形势与减排政策评价136

第一节 引言136

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年度污染物排放形势及减排政策评价138

第三节“十一五”减排遗留的问题及“十二五”减排的政策建议154

参考文献159

附录160

第五章2010年实现节能减排的方案设计和测算——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161

第一节 引言161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原理164

第三节2010年实现节能减排的方案设计和测算结果171

第四节 结论191

参考文献192

第六章 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组合——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及其影响的动态CGE模型评估193

第一节 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实施及绩效194

第二节 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及机制:中国动态CGE模型应用204

第三节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216

参考文献218

第七章对“十一五”规划期间重点行业“上大压小”政策节能效果的分析——中国混合互补模型(MCP)及其应用220

第一节 引言220

第二节 中国MCP政策分析模型221

第三节 钢铁行业“上大压小”政策的节能效果分析226

第四节 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政策的节能效果分析236

第五节 结论243

参考文献245

第八章 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247

第一节 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政策247

第二节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动分析248

第三节 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现状与问题263

第四节 技术进步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270

第五节 促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思路271

参考文献276

第九章 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的关键277

第一节 不同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的节能减排278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批判283

第三节 协调短期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87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90

第十章 对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若干思考297

第一节 能源消耗强度作为效率指标存在明显缺陷297

第二节 不宜过度追求能源消耗强度短期内大幅下降302

第三节 结论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