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省无锡市土壤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无锡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无锡市农业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省无锡市土壤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4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4
第一节 地形地貌4
第二节 成土母质6
第三节 气候、水文6
第四节 植被、人为活动9
第三章 土壤分类和分布10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10
一、土类的划分10
二、亚类的划分10
(一)渗育型水稻土11
(二)潴育型水稻土11
(三)漂洗型水稻土12
(四)脱潜型水稻土12
(五)潜育型水稻土13
三、土属的划分13
四、土种的划分13
五、变种的划分14
第二节 土壤分类系统14
第三节 土壤的分布14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14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14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15
(一)沿江平原15
(二)一般平原15
(三)低洼圩区15
(四)丘陵山区谷地15
第四章 土壤类型与特征24
第一节 水稻土类24
一、渗育型水稻土亚类24
1.砂土属24
2.湖白土属26
3.潮沙土属26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30
4.马肝土属30
5.黄泥土属33
三、脱潜型水稻土亚类35
6.乌泥土属36
7.乌栅土属36
8.湖滩土属41
四、潜育型水稻土亚类44
9.青泥条土属44
10.青泥土属44
11.硬板泥土属50
五、侧渗型水稻土亚类51
12.板浆白土属51
六、漂洗型水稻土亚类54
13.白土属54
第二节 潮土类58
七、灰潮土亚类58
14.夹沙土属58
15.园田土属58
第三节 黄棕壤土类63
八、粗骨黄棕壤亚类63
16.粗骨土属63
九、普通黄棕壤亚类63
17.香灰土属63
18.黄砂土属69
19.麻石土属69
20.棕色土属69
十、粘盘黄棕壤亚类75
21.黄刚土属75
第四节 红壤土类75
十一、黄红壤亚类75
22.砂红土属75
23.砂红泥土属81
24.老红土属81
第五节 石灰岩土类81
十二、石灰岩土亚类81
25.石灰岩土属81
第六节 紫色岩土类85
十三、紫色岩土亚类85
26.紫色岩土属85
第七节 沼泽土类85
十四、沼泽土亚类85
27.荡乌土属85
第五章 土壤肥力86
第一节 物理性状86
一、土壤质地86
二、土壤容重与孔隙度87
三、土壤耕层与犁底层88
四、土壤水分88
第二节 化学性状88
一、土壤养分含量88
(一)土壤有机质88
(二)土壤氮素92
(三)土壤磷素92
(四)土壤钾素95
二、土壤酸碱度及阳离子代换量95
三、土壤微量元素96
第三节 肥力因素的相关性分析97
一、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97
二、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与土壤粘粒、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98
三、土壤钾素与土壤粘粒含量的相关性。98
四、土壤速效磷与全磷的相关性99
第四节 高产水稻土壤及培肥措施99
一、高产水稻土的土体构型100
二、高产水稻土的物理性状100
三、高产水稻土的养分含量100
(一)土壤有机质和氮素100
(二)土壤磷素和钾素101
四、高产水稻土的培肥措施101
(一)治水改土101
(二)增肥改土101
(三)耕作改土102
第六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106
第一节 分区原则和依据106
第二节 分区概述106
一、沿江平原潮沙土改良利用区(片)106
二、太湖平原水稻土改良利用区107
(一)城郊园田土改良利用片107
(二)太湖渎区园田土、湖白土改良利用片107
(三)平田黄泥土改良利用片108
(四)高平田白土改良利用片108
(五)圩田乌泥土、乌栅土改良利用片109
三、低山丘陵黄棕壤、黄红壤改良利用区109
(一)南部低山粗骨土,黄砂土,老红土改良利用片109
(二)丘陵石灰岩土、粗骨土、砂红土改良利用片110
第三节 、低产土壤改良110
一、土层薄的山地土壤111
二、砾石多的山地土壤111
三、有障碍层的山地土壤112
四、发僵粘重土壤112
五、淀浆板结土壤。113
六、低湿土壤113
七、过碱和沙姜土壤114
八、围湖新垦区土壤114
第七章 土地资源评价及合理利用115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115
一、土地利用现状115
二、土地利用特点115
第二节 土壤资源质量评价116
一、评级标准116
二、评级方法118
三、评级结果118
(一)水田土壤118
(二)山、旱地土壤119
第三节 珍惜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120
第八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121
第一节 土壤肥料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一、土壤耕层浅,物理性状差121
二、土壤缺素面积大121
三、低产土壤面积较大121
四、有机、无机肥比例失调,三要素比例不合理121
第二节 因土合理种植121
一、调整作物布局121
二、因土合理种植122
第三节 开辟有机肥源,增加物质投入122
一、秸杆直接还田122
二、扩种经济绿肥123
三、试验使用城市垃圾124
第四节 科学用肥,提高效益125
一、合理节制氮肥125
二、增施磷肥126
三、增施钾肥129
四、配方施肥130
五、因土施用微肥130
第五节 改良低产土壤131
一、低产白土改良131
二、酸性菜园土改良133
附件:134
一、无锡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134
二、无锡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验收鉴定意见139
三、无锡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鉴定验收会议人员名单140
四、《无锡市土壤志》主要参考资料142
五、后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