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046956.jpg)
- 彭春瑞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24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农业污染源-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1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概念与特征1
一、农业面源污染概念1
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2
三、农业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2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3
一、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驱动因素3
二、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5
三、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条件7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8
一、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途径8
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难点和重点9
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10
第四节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控11
一、国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11
二、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12
第五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防控15
一、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15
二、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对策19
主要参考文献21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23
一、种植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24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28
三、水产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32
四、其他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对水环境的影响34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35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36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43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44
一、种植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44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46
主要参考文献48
第三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物的影响52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52
一、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52
二、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53
三、其他农田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55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植物的影响55
一、化肥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5
二、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8
三、农膜残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8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动物的影响59
一、农药污染对动物的影响59
二、化学肥料污染对土壤动物的影响62
三、农膜残留对土壤动物的影响63
四、其他农业污染对动物的影响63
第四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63
一、化肥过量使用影响人类健康63
二、农药不合理使用危害人类健康64
主要参考文献66
第四章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途径68
第一节 农田肥料污染控制技术途径68
一、农田肥料养分利用与流失69
二、农田肥料污染生态调控技术71
三、肥料污染源头减量控制技术74
四、农田肥料养分流失控制技术79
第二节 农药污染控制技术途径81
一、农药污染源头减量技术81
二、污染防控型农药施用技术85
三、农药废弃物处理措施89
四、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90
第三节 农田地膜残留控制技术途径92
一、农田地膜残留及成因92
二、农田地膜残留控制技术途径93
第四节 秸秆污染控制技术途径96
一、秸秆资源利用与污染96
二、秸秆污染控制技术97
第五节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技术途径101
一、畜禽分散养殖污染控制技术102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技术103
第六节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技术途径110
一、水产养殖方式及其污染物排放111
二、水产养殖污染源头控制技术途径113
三、水产养殖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114
第七节 农田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途径115
一、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成因115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途径118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119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调控技术121
主要参考文献122
第五章 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控评价技术体系126
第一节 农业环境现状调查126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127
二、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128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源强解析135
一、农业污染源调查135
二、农业面源污染物流失监测136
三、农业面源污染源强核算149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评价指标158
一、农业N污染评价指标158
二、农业P污染评价指标162
第四节 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控评价方法165
一、关键污染源区识别165
二、基于“压力—响应”模型的农业面源污染评价167
三、系统聚类法在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169
四、损益评价在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169
五、库兹涅兹曲线在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171
主要参考文献171
第六章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建议174
第一节 国外关于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做法174
一、国外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功经验174
二、国外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政策措施的共同特点与比较179
三、启示与借鉴182
第二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评价183
一、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183
二、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中存在的问题185
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中问题的制度根源188
第三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建议190
一、构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原则190
二、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194
主要参考文献199
第七章 基于GIS的分布式模型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200
第一节 SWAT模型概述200
一、SWAT的发展历史200
二、SWAT模型原理和功能201
三、SWAT的不同修正版及其界面和工具203
第二节 SWAT模型的应用204
一、SWAT模型在水文评价方面的应用205
二、SWAT模型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206
第三节 SWA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校正和不确定性分析207
一、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208
二、基于SWAT-CUP的校正及不确定性分析208
第四节 SWAT模型在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215
一、基于ArcSW AT模型的输入数据的获取和准备215
二、鄱阳湖流域的信江流域径流量的校正和验证218
三、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来源定量化222
四、讨论225
第五节 模型评估植被过滤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225
一、信江流域输入数据的获取和准备226
二、Hillslope Scheme划分方法228
三、不同气象情景下过滤带位置和面积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231
四、河滨缓冲区和等高带及两者组合对硝态氮的调控效果233
五、配置过滤带对信江流域面源污染调控效果的模拟234
主要参考文献235
第八章 水田污染防控技术239
第一节 水田农药污染控制技术239
一、水稻有害生物无害化控制技术239
二、景观多样性调控有害生物技术246
第二节 化学农药绿色替代与减量高效施用技术248
一、农药精准高效使用技术248
二、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施用技术250
三、化学农药绿色替代技术252
第三节 水田肥料污染控制技术254
一、水田化肥有机替代技术254
二、化肥增效施用技术256
三、精准平衡施肥技术258
第四节 水田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260
一、稻草还田技术260
二、水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262
主要参考文献263
第九章 旱地污染防控技术266
第一节 旱坡地侵蚀控制技术266
一、工程技术266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269
第二节 旱作物减污施肥技术273
一、精准平衡施肥技术273
二、改进施肥技术276
三、应用新型肥料或助剂278
四、合理间作279
第三节 农药减量控污技术279
一、农业措施279
二、生物措施283
三、物理技术284
四、农药高效低污使用技术285
第四节 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286
一、旱地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286
二、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287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288
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十章 菜地污染防控技术291
第一节 中国菜地种植与分区291
一、中国菜地种植概况291
二、中国菜地种植分区291
三、菜地种植中存在的问题292
第二节 菜地污染现状与特点292
一、菜地污染的主要类型292
二、菜地污染的特点与危害293
三、菜地污染成因295
四、菜地污染发展趋势296
第三节 菜地污染防控技术297
一、国外菜地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297
二、国内菜地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300
三、菜地污染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302
主要参考文献305
第十一章 设施栽培污染防控技术307
第一节 中国设施栽培现状概述307
一、中国设施栽培概况307
二、中国设施栽培特点307
第二节 设施栽培污染现状与特点308
一、污染的主要类型308
二、设施栽培污染的特点与危害310
三、设施栽培污染成因312
四、设施栽培污染发展趋势314
第三节 设施栽培污染防控技术315
一、国外设施栽培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315
二、国内设施栽培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316
三、设施栽培污染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316
主要参考文献318
第十二章 果园污染防控技术321
第一节 中国果树种植与果园污染321
一、中国果树种植321
二、果园面源污染323
第二节 果园污染防控技术324
一、生态果园建设324
二、果园土壤侵蚀控制技术327
三、果园农药污染控制技术328
四、果园肥料污染控制技术330
五、果园土壤重金属治理332
主要参考文献332
第十三章 林地污染防控技术334
第一节 林地及林地污染334
一、林地及林地污染基本概况334
二、林地面源污染成因334
第二节 林地污染防控技术337
一、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337
二、林木平衡施肥技术345
三、林地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346
主要参考文献348
第十四章 畜牧养殖污染防控技术349
第一节 畜牧养殖污染源头控制技术349
一、畜牧生态养殖控污技术349
二、生态养殖饲料控污技术354
第二节 畜牧养殖污染控制技术357
一、畜牧粪便污染控制技术357
二、粪便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358
三、臭气污染控制技术359
四、养殖污水污染控制技术360
五、发酵床养殖控制畜牧养殖污染技术362
六、畜牧养殖污染综合控制技术363
主要参考文献363
第十五章 禽类养殖污染防控技术365
第一节 禽类养殖与污染排放365
一、中国禽类养殖现状365
二、禽类养殖污染365
第二节 规模化禽类养殖源头减污技术367
一、合理选址与规划367
二、水禽生态养殖与旱养367
三、饲料营养调控减污染368
第三节 禽类养殖污染过程控制技术370
一、粪便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370
二、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376
三、禽类养殖中药物残留控制377
主要参考文献378
第十六章 水产养殖污染防控技术380
第一节 水产养殖污染的成因、途径及其主要类型380
一、水产养殖污染的产生380
二、水产养殖污染的成因分析381
三、水产养殖污染的途径与主要类型383
第二节 水产养殖污染危害与评估方法385
一、水产养殖污染危害385
二、水产养殖污染负荷的评估方法385
第三节 水产养殖污染防控技术389
一、水产养殖清洁生产技术389
二、防控水产养殖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391
主要参考文献400
第十七章 主要作物清洁生产技术402
第一节 水稻清洁生产技术402
一、产地与品种选择402
二、培养壮秧与秧田控污技术402
三、移(抛)栽技术403
四、大田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03
五、大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04
六、大田灌溉与水体净化技术405
七、产后污染控制与土壤培育技术406
第二节 小麦清洁生产技术407
一、产地选择407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407
三、精量播种技术407
四、大田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08
五、大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08
六、产后污染控制及土壤培育技术409
第三节 玉米清洁生产技术410
一、产地选择410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410
三、精量播种技术410
四、大田清洁生产关键技术411
五、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12
六、产后污染控制及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414
第四节 大豆清洁生产技术414
一、产地选择414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414
三、播种技术415
四、大田清洁生产技术415
五、病虫草害清洁防治技术416
六、清洁收获技术417
第五节 马铃薯清洁生产技术418
一、产地选择418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418
三、播种技术418
四、大田清洁生产关键技术419
五、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20
六、收获与清洁储藏技术422
七、副产品开发利用技术422
第六节 油菜清洁生产技术422
一、产地选择422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422
三、播种技术423
四、育苗移栽技术423
五、直播技术423
六、大田清洁施肥技术424
七、关键生育期管理技术424
八、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24
九、适时收获技术425
十、油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425
第七节 花生清洁生产技术426
一、产地选择426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426
三、播种技术426
四、大田清洁生产关键技术427
五、病虫草害防治技术428
六、适时收获,清除残膜429
七、花生副产品处理技术429
第八节 甘蔗清洁生产技术429
一、产地与品种选择429
二、培养壮苗与控污技术430
三、大田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30
四、大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31
五、大田灌溉技术431
六、产后污染控制432
第九节 花卉清洁生产技术432
一、产地与品种选择432
二、基础土壤控污技术433
三、基地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33
四、基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34
五、基地灌溉技术434
六、产后污染控制435
第十节 蔬菜清洁生产技术435
一、产地与品种选择435
二、大田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35
三、基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36
四、基地灌溉技术437
五、产后污染控制与土壤培育技术437
第十一节 果园清洁生产技术437
一、园址与品种选择437
二、果树种植时间438
三、果园肥水管理438
四、适期灌溉439
五、园内套种牧草技术439
六、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439
七、收获后果园管理440
第十二节 茶叶清洁生产技术440
一、产地与品种选择440
二、茶园建设与控污技术441
三、茶园施肥与肥料污染控制技术441
四、基地有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污染控制技术442
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442
六、产后污染控制技术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