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1159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
一、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2
(一)回族2
(二)维吾尔族2
(三)哈萨克族3
(四)东乡族3
(五)柯尔克孜族3
(六)撒拉族4
(七)塔吉克族4
(八)保安族4
(九)乌孜别克族5
(十)塔塔尔族5
二、信仰藏传佛教的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5
(一)藏族6
(二)蒙古族6
(三)土族6
(四)锡伯族7
(五)裕固族7
三、伊斯兰教的特点8
(一)六大信仰8
(二)严禁偶像崇拜9
(三)修行上的严格规矩10
四、藏传佛教的特点11
(一)政教合一12
(二)活佛转世12
(三)显密结合,以密为主12
五、格鲁派简介13
(一)格鲁派简史13
(二)达赖、班禅称呼的由来14
第二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心态16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心态状况17
(一)心态的含义17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心态状况19
二、心态和角色的关系25
(一)心态是对角色的反应25
(二)心态与角色的一致性26
(三)英国学者贝尔宾的角色模式27
(四)英国学者卡尔通的认知模式27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心态与两种角色的关系29
(一)角色模式与认知模式的关系29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与两种角色关系的检测分析33
第三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心态36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心态概述36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日常交往37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具体心态40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一般心态41
(一)以善为本的日常交往心态42
(二)以诚为本的日常交往心态43
(三)以情为本的日常交往心态44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的认同功能46
(一)社会认同理论47
(二)对民族的认同48
(三)民族认同与社会心态49
(四)对国家的认同55
第四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57
一、民族群体心态的含义58
(一)“人群聚集”不规则“杂处”59
(二)对“人群聚集”不规则“杂处”的认识61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群体心态的表现64
(一)民族性与宗教性结合之外的中立性64
(二)民族性与地域性结合之外的超脱性65
(三)民族心理倾向性之外的混杂性66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民族群体心态产生的原因67
(一)群众作用69
(二)直接性、分化性、传递性的作用70
(三)实践逻辑的作用71
第五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73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宗教概述74
(一)西北民族地区宗教的发展74
(二)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74
(三)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75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的表现76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一般宗教心态76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具体表现78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产生的原因82
(一)宗教环境的影响82
(二)宗教信仰的影响83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影响84
四、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形成的主因86
(一)皮尔逊级差相关检测结果分析87
(二)宗教信仰、宗教社会功能两大主因分析88
第六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伦理心态91
一、伦理心态91
(一)伦理的一般含义91
(二)伦理心态的文本含义92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伦理心态的表现93
(一)礼貌心态94
(二)仪式心态95
(三)情感心态98
(四)意志心态100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伦理心态的成因100
(一)善是信仰的成因100
(二)善是道德要求的成因102
四、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伦理心态构建的道德心理反应机制104
(一)伦理心态在构建道德心理反应机制中的四个作用104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的三大资源对伦理心态构建的支撑109
第七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119
一、同情心态概述120
(一)西方的两大同情理论120
(二)孟子的同情思想122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同情心态的含义122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的表现124
(一)好客的心态124
(二)“不忍之心”的心态125
(三)注意对方反应和评价的心态126
(四)群己互利的心态128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的特点130
(一)三种同情之爱的结合130
(二)两种善的结合131
(三)三种重要感情的结合132
第八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134
一、社会心态的含义134
(一)社会心态的一般含义134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的含义135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的表现136
(一)民族性与宗教性的结合137
(二)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结合138
(三)民族性与心理倾向性的结合139
(四)宗教性与现实性的结合140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的特点143
(一)定位、定情、定向143
(二)规则性、活泼性、仪式化与包容性144
第九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149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的特殊性与表现149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的特殊性149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的表现151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法制心态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153
(一)家庭法阶段154
(二)社会法阶段155
(三)国家法阶段156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法制心态建设的构想159
(一)抓住心态的特点开展心态建设159
(二)构建多元化法制机制160
(三)建立民族关系的调节机制163
(四)建立与民族区域自治相适应的国家法心态164
第十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跨文化沟通心态166
一、跨文化沟通概述167
(一)跨文化沟通心态的含义167
(二)跨文化沟通中的四个文化冲突167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跨文化沟通心态的四个共同点169
(一)寻求彼此经历的共同点170
(二)寻求现实交往的共同点170
(三)寻求民族关系的共同点171
(四)寻求“和而不同”的共同点171
三、跨文化沟通的实质点172
(一)对文化工具含义的理解172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173
四、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跨文化沟通心态与加强民族团结176
(一)跨文化沟通心态的调节与民族团结178
(二)跨文化沟通心态调节的重要作用183
(三)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185
第十一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爱国心态190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三大爱国心态191
(一)对祖国的依恋之情191
(二)对本民族的依恋之情195
(三)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98
二、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爱国心态的特点201
(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202
(二)各民族在政治上相互依靠203
(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205
(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渗透206
三、中国特色的民族关系对日常交往的爱国心态的影响208
(一)牢固性209
(二)广泛性210
(三)民族性211
(四)宗教对爱国心态的影响213
四、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爱国心态的价值214
(一)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214
(二)对中华民族良心学说的发展216
第十二章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后现代心态221
一、后现代理论概述222
(一)后现代理论的演变222
(二)尼采的后现代思想222
(三)尼采对后现代的影响223
二、后现代日常交往的理论224
(一)后现代日常交往理论的六个特点226
(二)对后现代日常交往理论的评价228
三、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的后现代性230
(一)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后现代心态的表现230
(二)与后现代交往的相通之处234
(三)与后现代交往的相异之处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