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010902.jpg)
- 虞和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1524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资产阶级-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外商企业的扩散与中国买办商人的转型和发展1
第一节 晚清时期外商企业和买办1
一、外商洋行的扩散1
二、买办的雇用制度改变与队伍扩大8
第二节 买办阶级的能量和特点18
一、买办队伍和资产积累的数量估算18
二、买办的职业和经济特点25
第二章 商业和金融业传统商人的资产阶级化28
第一节 传统商业的资本主义化和商人的资产阶级化28
一、外资对传统商业的利用和传统商人的资产阶级化28
二、传统商业的变化与传统商人的资产阶级化33
第二节 传统金融商人的资产阶级化38
一、外资银行的扩张和传统金融商人的资产阶级化38
二、华资银行的产生发展与新兴金融资产阶级的兴起44
第三章 工业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49
第一节 新式公交企业与工业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49
一、洋务运动时期官督商办新式企业与工业资产阶级的产生49
二、洋务运动时期商办新式工业与工业资产阶级的产生55
第二节 传统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化与工业资产阶级的产生65
一、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65
二、生产组合方式的工厂化69
第四章 清末民初经济伦理资本主义化与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76
第一节 经济制度改革和义利观念改变76
一、清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重商政策76
二、目的追求上的“义”“利”交替趋向80
第二节 经济伦理的资本主义化与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85
一、经济体制上的官商易位趋向85
二、社会地位上的四民平等现象89
第三节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地位的进一步提高93
一、资产阶级成为实行民生主义的依靠力量93
二、资产阶级担当振兴实业使命感的激起97
第五章 资产阶级的乡族主义与商帮组织102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乡族主义102
一、乡族主义在资本家创业中的积极作用102
二、乡族主义的消极作用107
第二节 商帮组织的现代性变迁109
一、从会馆、公所到同乡会109
二、从“救死”到“救生”115
三、从传统到现代124
第六章 传统行会组织的发展和现代性变化133
第一节 行会组织的发展133
一、传统行会的性质和作用133
二、行会组织的普及和结构合理化136
第二节 行会组织性质的资本主义化及其原因141
一、行会内部构成和功能的资本主义化141
二、行会组织和功能变化的原因150
三、商会对行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152
第七章 商会的产生与资产阶级组织形态的进步160
第一节 商会的传入160
一、西方各国的商会160
二、在华洋商商会165
第二节 中国商人自办商会169
一、中国人对商会的认识和尝试169
二、中国商会的诞生173
第三节 中国商会的性质和功能178
一、商会的法人社团性质178
二、商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地区性阶级整合功能184
第八章 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成立与资产阶级组织形态的完善190
第一节 商联会的产生和巩固190
一、酝酿与成立190
二、为合法化而斗争199
第二节 组织结构和功能作用204
一、组织网络和组织特征204
二、整合功能和基本作用216
第九章 资产阶级的形成与“自为”化230
第一节 资产阶级形成的标准230
第二节 资产阶级形成的三个阶段233
一、资产阶级的“自在”状态233
二、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236
三、资产阶级的初步“自为”化240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不成熟性245
一、力量的软弱性245
二、政治文化素质相对低下250
第十章 资产阶级的数量和构成状况257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数量和来源估算258
一、1894年时的数量估算258
二、1911/1912年时的数量估算261
三、民国时期的数量估算263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能量结构和政治立场分析266
一、能量结构和导向结构分析266
二、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