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文献集成 孟宪承集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浙江文献集成 孟宪承集 第3卷
  • 周谷平,赵卫平,盛玲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795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浙江文献集成 孟宪承集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西洋古代教育3

第一章 绪说3

第二章 希腊教育的前期6

第三章 希腊教育的后期13

第四章 罗马的教育29

第五章 中古时代的教育33

参考书举要41

教育概论45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45

一、生长或发展45

二、行为46

三、遗传的和学习的行为47

四、学习的过程49

五、智慧和个性差异51

六、发展的顺序54

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56

第二章 社会的适应60

一、个人和社会60

二、社会的组织和活动61

三、社会的演变62

四、再论教育的意义和目的63

第三章 教育机关70

一、社会的环境70

二、家庭71

三、学校74

四、职业组织75

五、文化组织76

六、国家78

第四章 学校系统82

一、学制沿革82

二、欧美学制举例85

三、中国学校系统90

四、各级学校92

第五章 教育行政98

一、行政系统98

二、行政事务100

三、视察指导101

四、教育经费102

第六章 小学组织106

一、学校的物质的环境106

二、教师的职务分配108

三、儿童的学级编制110

第七章 课程115

一、什么是课程115

二、课程的改造118

三、课程的标准120

四、教材的选择121

五、教材的组织125

第八章 教学128

一、教材和学习128

二、学习的原则129

三、教学的分类132

第九章 教学(续)134

一、技能的教学134

二、知识的教学135

三、理想的教学139

四、教学结果的测量142

第十章 教师的专业145

一、为什么做教师145

二、专业的准备146

三、服务后的进修148

四、教育的研究150

参考书要目155

名词对照表157

大学教育171

第一章 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组织171

第二章 中国大学的发展194

第三章 大学教育的问题217

参考书要目(英文)237

后记239

教育通论243

师范教科书编辑说明243

编辑大意244

第一章 中国教育的演进245

一、中国文化的悠远245

二、先秦的诸子讲学(公元前722—前222)246

三、汉代的学校(公元前200—公元200)247

四、唐代的科举(公元620—900)250

五、宋明的书院(公元1000—1650)251

六、清末的学校改革(公元1860—1910)254

七、民国的教育257

第二章 各国教育的普及262

一、德意志与丹麦262

二、英国与美国265

三、苏联267

四、土耳其270

五、墨西哥271

第三章 大教育家的思想275

一、孔子275

二、苏格拉底278

三、朱子280

四、王阳明283

五、颜习斋285

六、可美纽斯287

七、裴斯泰洛齐289

八、福禄培尔291

九、蔡孑民292

十、杜威295

第四章 儿童的发展301

一、发展301

二、行为302

三、学习的历程305

四、行为发展的顺序307

五、个别的差异309

六、人格的发展312

七、教育的意义与目的313

第五章 文化的传演316

一、个人和社会316

二、社会的活动317

三、社会的组织318

四、文化的意义322

五、文化的历程323

六、再论教育的意义与目的325

第六章 国家的教育目的329

一、政治与教化329

二、现代思潮331

三、三民主义336

四、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338

五、教育文化的基本国策340

第七章 国民学校343

一、国民教育的沿革343

二、国民教育的实施346

三、国民学校的目标与功能347

四、国民学校的组织与课程348

五、研究与实验351

第八章 教学354

一、教材和学习354

二、学习的原则355

三、教学的分类358

四、技能的教学359

五、知识的教学360

六、欣赏的教学364

七、教学结果的测量365

第九章 训导368

一、道德行为的发展368

二、道德的教学372

三、教学的原则374

四、国民学校的训育377

五、问题的儿童379

第十章 教师383

一、为什么做教师383

二、专业的准备384

三、服务后的进修386

四、教育的研究388

参考书要目393

名词对照表396

附录410

后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