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行知全集 第11卷 补遗一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陶行知全集 第11卷 补遗一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016665.jpg)
- 陶行知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3268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115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1149页
- 主题词:陶行知(1891~1946)-全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陶行知全集 第11卷 补遗一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17年1
遗传论1
1918年11
将来复多薰育11
1919年12
为新教育杂志集稿——致胡适12
尊重人格为最重要13
论学界联合会组织办法书14
附:南京21校职教员之不平鸣16
南京各团体联合会宗旨19
六门课程纲要20
1920年26
电请贡院皖款作留学基金26
致柯临久函27
附一29
附二30
附三30
寓休息于有限制的演讲——致胡适32
暑期学校事属创举——致胡适34
最好的上课时间——致胡适36
请如期南下——致胡适37
挽留方振民校长——致胡适38
明年元旦去皖演讲——致胡适40
介绍金大学生转入北大——致胡适42
1921年43
安徽三中有不稳现象——致胡适43
1922年47
报告孟禄博士在华活动47
公推先生为赔款部部员——致胡适49
为创办长途汽车者进一言50
公推胡适担任安徽社员介绍事宜53
筑路之障碍54
勿使办学者寒心56
在教育部学制会议上的四次发言58
请主持改选省议员——致许世英61
祈令筹备改选省议员以安皖局——致黎元洪、王宠惠、孙丹林62
大学教育的二大要素63
《教育统计学大纲》序67
在中等教育委员会讨论会上的发言69
题赠芜湖科学图书社70
1923年71
讨论施行新学制之普遍原则71
汽车工业促进他种工业观72
他74
梦歌75
谢小友韵芬赠笔79
送金鸣岐入徽80
告之出席万国教育会议事宜——致胡适81
一九二二年美国汽车事业统计表83
述梦86
赠程仲沂先生89
赠方旭初同学90
草儿洗澡歌91
哀斑鸠93
陆志韦诗稿是否可用——致胡适94
美国长途汽车发展初况95
美国汽车事业之进步100
在徐州的教育讲演提要102
长途汽车之势力愈见扩大103
平民教育课本的具体目标——致胡适105
平民教育课本开始编辑——致胡适107
美国所受汽车工业之利益108
与经农同编平民课本——致胡适111
千请慰留江彤侯——致申报馆112
请组织整理议决案委员会114
宴请交通部员的答谢词115
半文钱116
运长城砖入徽118
独登长城120
八达岭上闻虫声有感122
王太夫人六秩大庆123
在湖北教职员联合会讲演录125
学生与平民教育129
送平民教育到芜湖132
平民教育最关紧要134
中华教育改进社十三年进行计划136
附:老老实实学习 不能摆空架子139
1924年140
年神和我抬杠子140
致周静庵先生函142
统一精神必受同等训练144
平民教育实施法145
有怀151
教人读书 做国民152
平民教材内容大意与教学顺序之意见154
挽刘伯明163
咏牙签164
挽留安徽教育厅长卢绍刘——致胡适165
诗山里的诗人167
真理170
平民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目的171
欲望182
天生我材必有用184
明明白白185
梦采诗186
坐火车187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188
半块糖189
美国无名氏赠伯秋玫瑰花190
读诗191
车中生活192
落花193
谢中荪令仪送南屏晚钟花盆194
慰白玫瑰花195
再慰之195
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致胡适196
观其眸子198
刘君廷蔚送诗数十首都没有收到199
藤花落201
请去武昌中华大学演讲——致胡适202
自立203
尽力所为 问心所安205
一壁学习 一壁做事207
施行世界教育会议议决及派代表出席议案208
蒙古教育方针209
主持蒙古教育之演讲大会211
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同乐歌212
即学即用 学以致用215
陈鹤琴是一位儿童教育家216
1925年218
1924年中国教育之回顾218
大学为创造文化之学府——致马夷初222
附:舆论非难东大更易校长224
介绍程湘帆——致胡适225
注意民族合作前途——致胡适226
见叩秘窦 颇动诗思——致胡适227
贤能被摈 公道不彰——致北京当轴228
分机无阻碍 电灯始光明229
桃红十岁230
关于道尔顿制232
敬请撰制论文——致中华教育改进社同人233
请对教会教育提出意见——致胡适234
对于解决东南大学问题之意见235
义务教育的根本在平民教育238
在长沙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年会期间的谈话241
平民教育之重要和办法243
1926年249
关于英国处理中国赔款之法案——致胡适、在君249
哀辞——悼三月十八日为抗议八国通牒死难学生250
事业之境界251
论幼稚园切合农村之需要——致陈陶遗252
致改进社在沪社员254
乡村教育标语255
天地君亲师256
1927年258
报告办理乡村师范事宜——致中华教育改进社各董事258
一个特别考试260
附一:试验乡村师范招考情形及开学典礼261
附二:晓庄学校新生试验中记闻262
晓庄开学典礼上的开会词264
穿着西装革履哪像个农民265
怎样练写字266
想一想 死不得267
晓庄儿童生活大纲268
晓庄师范新加标语270
附:孙中山《在广州农民联欢会的演说》节选272
在晓庄第二院第一中心幼稚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76
欢迎贵州同志来晓庄277
见得与见不得279
1928年280
恋爱问题280
欢迎全国教育会议代表的提案285
道德问题286
农村学生缺席原因及解决意见288
重视儿童自治289
“山芋总统”——题赠邵仲香292
1929年293
以特殊训练满足急需——致韩国钧293
美化孙中山陵园的重要一环295
做好侨胞的生活和动态的调查工作296
认清目标 努力不懈298
“做”是教和学的中心299
第二年的晓庄300
恋爱与事业——人生可以作主的两大问题302
“做学教合一”的总解释304
1930年319
订计划要顾到整个事业319
我们要自由321
被通缉时与学生告别322
劳山之牛323
1931年324
科学下嫁324
六月六325
磁石的朋友327
有一支劲旅可以打败敌人331
儿童生活杂志之中心主张333
今后教育上基本问题之讨论335
认清环境 认清责任——敬告全国大学生343
国难中教育界应有之自觉——敬告大学校当局346
敬告中小学教师349
“和平”“奋斗”“救中国”352
抗日救国运动中教育界之责任354
一致对外究待何时357
留日学生返国359
从今年双十节到明年双十节——一年的计划361
学生军应有之认识366
太平洋国际学会之展望368
绝食呼吁和平371
请大家一致向外看374
忠勇哉 马占山将军377
民众慰劳马将军之心理379
吾人能坐视马占山孤军抗暴乎381
两支孤军384
学生爱国运动平议386
国立大学校长辞职389
谨贡献于一中全会——改革教育392
这一年来的我国教育395
1932年400
精诚团结与国难400
严重时期国人应有之觉醒403
正告政府与国民406
教育破产与政府之责任409
教育经费急应独立412
从政者之人格415
召集国难会议平议——何谓“国难”,其职与权如何417
异哉公共租界之中立421
救济上海教育问题423
政治黑暗与教育破产425
国难会议之难产428
第一届儿童节献词431
介绍苏联的儿童教育434
从言论自由说到思想自由437
公务技术人员应有保障439
国难会议之成绩441
欢迎罗格博士444
是非辨447
左右辨450
设法使高士其学有所用453
到群众中去打滚454
救济战区教育456
政治纷乱与学潮458
创设儿童科学通讯学校461
留学制度急应改革463
“剿匪”与“造匪”466
青年如何利用暑假469
再论“剿匪”与“造匪”472
中大学潮平议476
三论“剿匪”与“造匪”479
改造教育私议482
再论改造教育485
我国教育之出路488
再论中国教育之出路491
学者会谈救国493
改革高等教育之管见496
敬告今年的大学毕业生499
大树底下小树不好生长——与戴自俺的一次谈话502
怎样办乡村教育——同百泉师范校长的谈话504
商务印书馆复业507
团结起来自己干——致胡同炳等510
创办工学团512
挽赵叔愚514
打倒留级515
介绍潘一尘接洽卖书稿——致舒新城516
必须不断提高小先生水平517
集中国力挽救危亡518
整顿教育之根本问题521
反省的行动或行动的反省——教学做合一过程的新发现524
1933年526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526
学校宜改称工学团529
过去与未来的中学生531
小先生与普及教育537
敬告教育界541
同张国良谈写诗543
谁则家我545
1934年546
请潘一尘指导讲故事546
《修学指导》不能抽闲动笔——致舒新城547
歙县旅沪同乡普及歙县教育助成委员会简章548
创办歙县第一工学团意见书551
人人可以做研究工作555
我是山海工学团的接生婆557
中途而废 才是真正的败仗——致程本海559
抵抗文化侵略之最有效的办法——致朱泽甫561
挽孙中山563
关于现代教育上的几个实际问题564
大上海普及教育575
1935年596
致杨廉函596
致雷沛鸿函597
安徽普及教育令598
附:雷沛鸿朝会讲话600
民众科学丛书交稿日期表601
沪郊各县初步普及教育办法草案603
做个人中人607
1936年608
救国运动应有工人及广大群众为基础——1936年初致李公朴608
儿童读物展览会609
国难教育的特点612
我们的态度614
与远东梧社记者谈访桂打算617
正确对待评论618
附一:我也来介绍陶行知先生619
附二:陶行知是一个有生活力量的人621
中国的出路问题624
中华民族的出路626
抗日救国为唯一出路627
大众教育与小学教师的任务628
小先生的责任629
新文字问题630
葫芦歌631
在中山大学新文字讨论会上答问632
抗日时期的教育和儿童问题636
问自己638
1938年640
加拿大应对日本实施禁运640
中国必胜641
日本必败643
民族自由比生命更可贵645
百分之五十四点五646
敌机袭汉口 陈柱天先生殉国647
与翦伯赞的几次对话648
祝贺《鲁迅全集》出版——致张宗麟653
对群众教育的新发现655
在生活教育社总社社员大会上的讲话657
附一:郭沫若在生活教育社总社社员大会上的演讲660
附二:生活教育社概况661
附三:生活教育社职员名单665
附四:生活教育社社员名单666
附五: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奠基开路667
附六:生活教育社在桂林669
将整个生活融化在全面教育之中673
1939年675
贺马相伯先生百岁寿联675
“五?”教育676
教小孩“团起来”677
印刷术之发明与印刷工人678
全国难民教育计划草案680
生活教育社重庆办事处工作计划698
附:育才学校报请立案699
为冷中雪题字700
结婚证书上的题诗701
1940年702
关于生活教育社生产基金及资金运动核示意见702
附一:常务干事会为发起本社生产基金及资金运动决议案704
附二:为扩大本社生产基金及资金运动致全社同志书706
附三:常务干事会接到理事长指示后关于本社生产运动的决议案708
附四:常务干事会为组织本社生产基金及资金筹募委员会、保管委员会暨生产事业委员会决议案710
附五:生活教育社生产基金筹募管理办法712
附六:生活教育社吸收生产资金办法714
1941年716
仿我者死 创我者生716
同学的第三家庭719
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吃苦何妨720
1942年721
贡献出一切力量来服务721
介绍育才自然组参观兴业公司——致奚伦723
得到三万六千元之讨饭信724
为了米 学习武训725
牙齿和唾液的功能726
致育才榴火诗社728
人才 大才 天才729
为真理而歌 为老百姓而歌730
不上大学也是可以成功的731
1943年732
育才学校成立工艺组计划大纲732
积极参加光铁坡开荒735
小胜利是大胜利之母736
科学、音乐二者相成——致郭咸中737
请看《小主人》演出738
三寸金头740
关于征求修改生活教育社章程推进社务之意见函741
附一:生活教育社第二届常务理事及理事名单742
附二:生活教育社第二届常务监事及监事名单742
附三:生活教育社第二届社员名单743
呈为改正本校音乐演奏会及公演《小主人》话剧收支盈余用途支配情形附表请鉴核由745
废墟之上开辟新地——致于去疾748
为育才筹集巨款——致康心如750
附:邵力子致康心如函752
与陆诒的谈话753
开垦荒山支援印度灾民756
武训精神758
沈钧儒的三大救国主张759
把戏剧带给广大的人们761
请再予助力渡过难关——致康心如762
1944年763
音乐的感受力和发展舞蹈763
1945年765
共同任务765
创造的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学术自由766
艺术是老百姓最需要最爱好的东西769
穷人办教育得带创造性771
真正的艺术是长青的772
小孩顽皮 我不责备774
如果发生意外 谁应负责——致陈诚775
普及民主教育运动计划776
论中美两国关系——致美国杜威博士777
附一:杜威致陶行知函782
附二:朱启贤致陶行知函782
请伸出友谊的手——致杜威784
武训颂786
把武训从四个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在武训107周年诞辰纪念大会上的演说788
商量出版诗集——致朱培臣790
附:诗歌集原稿奉还791
《行知诗歌集》自序792
1946年793
较场口事件前后的讲话793
文化教育要人民自己办794
开展社会大学运动795
晓庄我是一定要来的797
教育与生活不可分割799
争取“六大解放”801
为育才学校申请演奏音乐的呈文802
振兴女子教育——在苏州振华女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803
官与民 苦与甜809
增进中美友谊相互谅解的措施——就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答记者问810
附:我所认识的陶行知811
活的教育812
生活教育提要814
与文幼章的谈话817
肯得为民主牺牲 中华民族才活得下去——同李俞的两次谈话818
与吴晗等人的谈话820
黑榜探花——与郭沫若最后一次对话822
附录823
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竞争往往优胜&黄炎培823
我与陶行知同时留学美国&缪云台825
教育与职业之联络为唯一重要问题——黄炎培致陶文浚函826
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纪录828
小孩替哲学博士改文章&胡适829
知行合一为吾人作事格言&黄炎培831
陶知行星期日演讲832
编制学校模范报告调查表大纲834
中华教育改进社十四年度之进行方针836
对《中华教育改进社章程》的修改提案837
关于英国国会庚款议决案838
关于发表反对日本利用庚款实行文化侵略的宣言839
约聘招待克伯屈博士筹备会委员——致教育界名流840
冯玉祥与陶行知的交往——《冯玉祥日记》摘录842
从二周纪念想到陶师知行&徐鸿仪866
晓庄学校完成初步计划预算书869
1929年7月8日晓庄全体会议纪录871
晓庄生活日记数则&张宗麟875
为周恩来辟谣882
编辑印行《生活教育》半月刊合同889
青年励志社敦请陶行知先生公开演讲通告891
毛泽东致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函892
纽约欢迎陶行知与陆璀894
司徒美堂先生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大力支持&陆璀896
印度援华医疗队与陶教授同船&[印度]巴苏医生900
古圣寺工作日志&黄开富902
育才学校1941年8、9两月工作报告907
与陶行知交往的数则日记&阳翰笙926
延安新教育学会致函陶行知先生——庆祝生活教育社十五周年932
生活教育运动十九周年纪念特写935
育才学校向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借款借据939
郭沫若、冯玉祥、陶行知先生应本社之请举行四卖兴学941
哀悼“四·八烈士”——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执委会唁电942
回忆1945年重庆育才学校——献给育才学校的师生943
人名注释947
编后记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