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梨园拉魂第一腔 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雷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51072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柳琴戏-区域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梨园拉魂第一腔 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1
一、研究之缘起2
二、研究之背景5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13
第一章 拉魂腔流布的淮海地区20
第一节 区域文化圈与淮海地区取域20
一、区域文化圈概念20
二、“淮海地区”文化圈取域25
三、作为区域文化圈的四省交界地区31
第二节 淮海地区的生态景观36
一、自然生态景观37
二、文化生态景观41
三、民间音乐文化生态景观55
第二章 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辨75
第一节 同名同源三形态——“腔调”、“声腔”及“剧种”75
一、拉魂腔称谓释义75
二、拉魂腔之起源79
第二节“腔调”来源及“声腔”、“剧种”的形成86
一、腔调与方言86
二、腔调源于淮海地区的民间音乐音调92
三、从“腔调”到“声腔”再到“剧种”95
第三章 区域文化圈内的拉魂腔99
第一节 语言与习俗影响下的拉魂腔99
一、语言与声腔剧种99
二、习俗与腔调风格108
第二节 社会动荡影响下的拉魂腔112
一、天灾人祸与人口迁转112
二、艺人与班社流动121
第三节 拉魂腔及各路剧种128
一、“三小戏”时期的拉魂腔128
二、“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时期的拉魂腔131
三、拉魂腔“五路”的划分及“三大”剧种133
第四章 拉魂腔声腔的区域文化共性与子区域文化个性145
第一节 拉魂腔声腔与区域文化共性145
一、曲调、板式、腔式及板体之共性146
二、男女分腔与拉腔共性152
三、组腔方式上的共性156
四、主奏乐器及乐队伴奏共性特征168
五、拉魂腔声腔共性的“区域文化”特质174
第二节 拉魂腔“三大”剧种声腔与子区域文化个性179
一、淮海戏声腔音乐179
二、泗州戏声腔音乐183
三、柳琴戏声腔音乐186
四、拉魂腔“三大”剧种声腔个性的“子区域文化”特质190
第五章 拉魂腔与淮海区域民间音乐文化197
第一节 拉魂腔剧目、曲牌及锣鼓经199
一、相同剧目与剧目移植199
二、曲牌与锣鼓经204
第二节 拉魂腔腔调与表演210
一、腔调的吸收与融合210
二、表演的模仿与借鉴226
第六章 淮海地区拉魂腔个案考察231
第一节 柳琴戏:江苏省柳琴剧团考察231
一、剧团概况231
二、演员生存状态与技艺传承233
三、代表剧目与演出情状236
四、行政机构设置与艺术生产运行机制241
第二节 泗州戏:安徽省濉溪县程升园泗州戏民间班社考察244
一、班社概况244
二、班社组成成员、分工及组织规模247
三、演出形式、经济运作与区域文化适应248
第七章 区域文化中拉魂腔的生态与生存255
第一节 区域文化构建与变迁对拉魂腔之选择255
一、政府关注与投入256
二、运行机制的完善257
三、舆论的导向260
四、观众的培养261
第二节 拉魂腔自身艺术构成对区域文化构建与变迁之适应263
一、群众性与地方性264
二、独特性267
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269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拉魂腔未来272
一、继承创新273
二、观演适应275
三、民间属性278
四、个性特色280
结语283
附录一 淮海戏艺人传承谱系表287
附录二 泗州戏艺人传承谱系表289
附录三 柳琴戏石门宗传承谱系表291
附录四(插页)柳琴戏传承谱系表附录五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笔者主要田野工作概要293
附录六 江苏省柳琴剧团2007年春节期间演出安排表296
图谱表索引301
参考文献304
后记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