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执行法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执行法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000414.jpg)
- 吴宗宪,王利荣,翟中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979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291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执行(法律)-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执行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刑事执行法学概述3
第一节 刑事执行法学概述3
一、基础性概念3
二、刑事执行法学的概念6
三、刑事执行法学的学科体系7
四、研究刑事执行法学的意义9
第二节 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对象10
一、刑事执行理论10
二、刑事执行制度12
三、刑事执行活动13
第三节 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方法13
一、方法论原则13
二、具体研究方法16
第四节 刑事执行法学的学科地位19
一、概述19
二、刑事执行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2
第五节 刑事执行法学的历史与现状24
一、外国的情况24
二、中国的情况25
第二章 刑事执行活动与执行机关28
第一节 刑事执行概述28
一、刑事执行的概念与特征28
二、刑事执行的类型30
三、刑事执行的法律渊源31
第二节 刑事执行原则33
一、法治性原则34
二、和谐性原则34
三、教育性原则35
四、个别化原则36
五、社会化原则37
第三节 刑事执行机关38
一、刑事执行机关概述38
二、刑事执行机关的功能39
三、刑事执行机关的类型41
四、刑事执行机关存在的问题与改革42
第四节 监狱46
一、监狱的概念与特征46
二、监狱在刑事执行中的地位48
三、监狱的种类49
第三章 刑事执行人员55
第一节 刑事执行人员概述55
一、刑事执行人员的概念55
二、刑事执行人员的种类56
三、刑事执行人员改革探讨57
第二节 监狱工作者59
一、监狱工作者概述59
二、监狱工作者的问题与改革探讨59
第三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64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概述64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改革探讨65
第四章 刑事执行对象——罪犯70
第一节 罪犯概述70
一、罪犯的概念70
二、罪犯观75
三、罪犯类型80
第二节 监狱罪犯84
一、监狱罪犯及其主要特征84
二、监狱罪犯的权利85
三、监狱罪犯的义务87
第三节 社区服刑人员87
一、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主要特征87
二、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89
第五章 刑事执行监督92
第一节 概述92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与特征92
二、刑事执行监督的意义94
三、刑事执行监督的机构和人员96
第二节 监禁刑执行监督96
一、概述96
二、监禁刑执行监督的内容97
三、监禁刑执行监督的程序和方法102
第三节 非监禁刑执行监督104
一、概述104
二、管制刑执行的监督105
三、缓刑、假释执行的监督105
四、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106
五、剥夺政治权利刑执行的监督107
六、罚金、没收财产刑执行的监督108
七、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的监督108
八、驱逐出境执行的监督109
九、非监禁刑执行的监督109
第四节 死刑执行监督109
一、概述109
二、死刑执行监督的内容110
三、死刑执行监督的程序111
第二编 监禁刑执行115
第六章 监禁刑执行制度115
第一节 概述115
一、监禁刑执行的含义115
二、监禁刑执行的对象116
三、监禁刑执行的原则116
四、监禁刑执行的意义117
第二节 收监118
一、收监的概念118
二、收监的条件118
三、收监的程序119
第三节 暂予监外执行120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概念120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121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种类122
四、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122
五、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完善123
第四节 对罪犯提出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124
一、申诉及其处理124
二、控告及其处理125
三、检举及其处理126
第五节 又犯罪的处理126
一、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类别126
二、处理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原则127
三、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诉讼程序127
第六节 罪犯死亡的处理127
一、罪犯死亡的分类127
二、罪犯死亡处理制度127
第七节 减刑128
一、减刑概述128
二、减刑的种类129
三、减刑的条件129
四、减刑的起始时间、幅度与间隔期132
五、减刑的程序134
六、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的减刑137
七、减刑制度的完善问题138
第八节 假释138
一、假释的概念及意义138
二、假释的适用条件139
三、假释的程序141
四、假释的完善143
第九节 释放144
一、释放的概念144
二、释放种类144
三、刑满释放的程序145
第七章 狱政管理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分类管理148
一、分类管理的概念和意义148
二、分类管理的内容149
第三节 警戒152
一、警戒的概念和意义152
二、警戒制度153
三、警戒设施156
四、对戒具、警械、禁闭室和武器的使用157
第四节 通信会见159
一、通信会见的概念和意义159
二、通信的内容161
三、会见的内容162
第五节 生活管理165
一、生活管理的概念和意义165
二、生活管理的内容165
第六节 卫生管理167
一、卫生管理的概念和意义167
二、卫生管理的内容168
第七节 考核奖惩169
一、考核奖惩的概念和意义169
二、考核奖惩的基本原则169
三、考核奖惩的内容和方法170
四、奖惩的种类、条件和程序172
第八章 教育改造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教育改造的概念与特点175
二、教育改造的任务177
第二节 教育改造的内容178
一、概述178
二、思想教育179
三、文化教育180
四、职业教育180
五、入监教育和出监教育180
六、监区文化建设182
第三节 教育改造的原则182
一、以人为本原则182
二、因人施教原则183
三、分类教育原则183
四、以理服人原则184
五、循序渐进原则185
六、注重实效原则185
第四节 教育改造的方法186
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186
二、课堂教育与辅助教育188
三、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188
四、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189
五、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监狱教育190
第九章 罪犯劳动192
第一节 罪犯劳动概述192
一、罪犯劳动的概念与特征192
二、罪犯劳动的类型194
第二节 罪犯劳动的作用196
一、概述196
二、罪犯劳动的改造作用197
三、罪犯劳动的其他作用198
第三节 罪犯劳动的运作200
一、罪犯劳动保护200
二、罪犯劳动安排202
三、罪犯劳动考核203
四、罪犯劳动报酬204
第十章 心理矫治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概念207
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目标209
三、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价值210
第二节 心理矫治的实践方面212
一、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适应症212
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步骤215
三、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原则217
第三节 心理矫治的主要内容与方法219
一、心理评估219
二、心理健康教育220
三、心理咨询221
四、心理治疗222
五、危机干预223
第十一章 特殊类型罪犯的管理与改造226
第一节 未成年犯226
一、关押未成年犯的机构226
二、对未成年犯的管理227
三、对未成年犯的教育229
四、未成年犯的劳动231
第二节 女犯231
一、女犯管理与改造的原则231
二、女犯的分类233
三、女犯管理与改造的基本制度与策略235
第三编 社区矫正241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概述241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241
一、外国社区矫正的概念241
二、中国社区矫正的概念与特征245
三、社区矫正的种类248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利弊249
一、社区矫正的优势249
二、社区矫正的不足253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历史与现状255
一、外国社区矫正的历史与现状255
二、中国社区矫正的简要历史263
三、中国社区矫正的现状266
第十三章 社区矫正机构与人员271
第一节 社区矫正机构概述271
一、试点工作期间的社区矫正机构271
二、法律确认以后的社区矫正机构273
第二节 社区矫正执行机构274
一、社区矫正管理机关274
二、社区矫正工作机构276
第三节 社区矫正相关机构278
一、其他刑事司法机关278
二、其他相关行政机关280
第四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281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概述281
二、社区矫正官282
三、矫正社会工作者284
四、社区矫正志愿者285
第五节 社区服刑人员286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含义286
二、社区服刑人员的特征287
三、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291
第十四章 社区矫正程序294
第一节 适用社区矫正前的调查评估294
一、概述294
二、调查评估的主体和主要内容295
三、调查评估的基本程序296
第二节 接受社区服刑人员297
一、概述297
二、接受依据与接受机构298
三、法律文书及材料的送达和接受299
四、社区服刑人员报到300
五、接受后的登记、建档301
六、权利、义务的告知301
第三节 实施社区矫正302
一、建立矫正小组302
二、进行评估与分类303
三、制定矫正方案304
四、实施矫正方案305
五、评估矫正效果306
第四节 解除社区矫正307
一、概述307
二、因矫正期限届满而解除社区矫正的程序307
三、因其他法定事由而解除社区矫正的程序308
第五节 社区矫正相关程序的完善309
一、社区矫正裁量中的听证程序310
二、社区矫正中的司法担保制度310
三、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保护与救济机制310
第十五章 社区矫正内容312
第一节 概述312
一、社区矫正内容的概念312
二、社区矫正内容的种类313
第二节 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316
一、档案管理316
二、行为监督318
三、社区服务320
第三节 社区服刑人员教育322
一、思想教育322
二、文化技术教育324
三、生活教育325
第四节 社区服刑人员帮助326
一、临时救助326
二、社会保障327
三、就业帮助328
四、法律帮助329
五、心理矫治329
第五节 社区服刑人员考核329
一、概述329
二、具体考核办法330
第六节 社区服刑人员奖惩332
一、概述332
二、行政奖励333
三、司法奖励335
四、行政处罚336
五、司法处罚337
六、又犯罪处理339
第四编 其他刑罚执行与相关问题343
第十六章 其他刑罚执行343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的执行343
一、没收财产刑概述343
二、没收财产刑执行制度344
三、没收财产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346
四、没收财产刑制度的改进347
第二节 罚金刑的执行348
一、罚金刑概述348
二、罚金刑执行制度350
三、罚金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352
四、罚金刑的综合改革353
第三节 拘役刑的执行355
一、拘役刑及其执行355
二、拘役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357
三、拘役刑及其执行的改进357
第四节 死刑的执行358
一、死刑概述358
二、死刑执行制度360
第十七章 非刑罚裁决执行与相关问题366
第一节 无罪判决的执行366
一、无罪判决概述366
二、无罪判决的执行内容368
三、对无罪被告人的赔偿369
四、对无罪判决执行的监督373
第二节 非刑罚裁决方法的执行373
一、非刑罚裁决方法及其特点373
二、非刑罚裁决方法的执行内容374
第三节 冤案赔偿377
一、冤案概述377
二、冤案赔偿的基本问题380
三、冤案赔偿的种类与标准381
四、冤案赔偿的程序382
第四节 刑事被害人救助382
一、概述382
二、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385
三、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问题387
四、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改进388
第十八章 赦免390
第一节 概述390
一、赦免的意义390
二、赦免的概念391
第二节 我国赦免立法与实践396
一、现行法律关于赦免制度的规定396
二、我国的赦免实践396
第三节 我国赦免制度的完善400
一、概述400
二、赦免的类型设计401
三、赦免的程序设计403
四、赦免的立法设计404
第十九章 刑释人员及其帮助407
第一节 概述407
一、刑释人员的概念407
二、刑释人员的法律地位408
三、刑释人员帮助的概念409
四、帮助刑释人员的重要意义411
五、中国刑释人员帮助事业的历史发展413
第二节 刑释人员帮助的内容和形式416
一、刑释人员帮助的内容416
二、刑释人员帮助的形式418
主要参考文献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