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972252.jpg)
- 李芳云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879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选举制度-科学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
(一)选题的依据1
(二)选题的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5
(一)研究内容15
(二)创新之处16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
(一)研究方法17
(二)技术路线1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基本问题19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理论19
(一)党内选举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20
(二)党内选举与党内民主27
(三)党内选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30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含义、构成机制与现实功能39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39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构成机制42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的现实功能45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48
(一)价值理性标准49
(二)工具理性标准52
(三)选举技术的可行性标准5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理论及其实践59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选举理论5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选举的理论论述59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理论的发展63
二、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裂变轨迹70
(一)以任命制代替选举制的无奈之举70
(二)干部任命制的绝对化72
(三)干部更换制的浅尝辄止74
(四)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历史倒退76
(五)党内选举改革的无功而返78
(六)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教训84
三、越南共产党对党内选举的创新88
(一)坚持一党领导体制不动摇88
(二)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89
(三)提高党内高层差额选举的比例91
(四)注重提名程序的多样化92
(五)开展基层与地方党组织试点直选93
四、苏联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党内选举历程的历史启示94
(一)必须重视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94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要坚持党内团结95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结合特定国情96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化创新97
一、第一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的逐步形成与确立98
(一)建党之初党内选举的初步尝试98
(二)大革命时期党内选举的初步形成101
(三)局部执政时期党内选举的进一步实践104
二、第二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在曲折中发展109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八大前后党内选举的充分发展109
(二)“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时期党内选举的严重扭曲111
三、第三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与改革开放互动共进112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内选举的恢复与重建112
(二)党的十三大后党内差额选举的制度化114
(三)党的十六大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有益探索115
四、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创新案例118
(一)村党支部书记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118
(二)乡镇党委“公推直选”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122
(三)地方县(市)委书记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133
(四)中央政治局与中央委员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137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的问题透视141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流程141
(一)中央层级党内选举流程142
(二)地方层级党内选举流程144
(三)基层党内选举流程146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存在的问题146
(一)党内选举理念创新性不足147
(二)党内选举制度系统性缺乏154
(三)党内选举程序民主性偏失160
(四)党内选举的组织控制功能过于凸显163
三、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深层原因分析164
(一)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164
(二)制度化方面的原因165
(三)党内民主选举素质方面的原因167
(四)民主集中制运用偏差方面的原因169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战略构想171
一、改革的条件:营造适宜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171
(一)推进党内选举文化的创新,改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社会文化环境174
(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营造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协商讨论环境178
(三)加强对党内“一把手”的监督制约,保障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民主发展环境182
二、改革的宏观路径:坚持“顶层设计”主导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发展187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渐进式发展187
(二)“自下而上”的递进发展188
(三)“自上而下”的推动发展191
(四)“顶层设计”主导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宏观发展路径192
三、改革的中观路径: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197
(一)制定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总则条例》197
(二)建立专职的党内选举工作管理机构200
(三)改革基层党内选举中的选区划分制度202
(四)建立与党内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党内监督制度205
四、改革的微观路径:完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具体措施209
(一)改进党内选举候选人提名办法209
(二)完善候选人介绍方式211
(三)调配党代表的结构比例212
(四)推动县级层面的党内直接选举214
(五)落实党内竞争性差额选举215
(六)严格实行党内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制219
(七)明确规定科学的党内选举选票设计和秘密投票程序221
结语222
参考文献224
后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