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 1902-191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福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426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中国戏剧-戏剧史-研究-1902~191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 1902-191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戏剧改良”释义1
二、戏剧改良运动是奠立中国戏剧近代性质的标志6
三、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段的划定11
上篇 戏剧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告别古典:中国近代戏剧的开端17
一、晚清的戏剧改良思潮(1902—1911)19
(一)以“新民”为宗旨:戏剧改良思潮的兴起——1902年戏剧改良运动的宣言书:《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
(二)指陈其弊与任事“新民”——1904年前后的《警钟日报》和《二十世纪大舞台》32
(三)晚清的戏剧局面和1907年之际新剧的出现54
(四)“海派京剧”与1908年的“新舞台”73
1.近代戏剧新形态的创造:“海派京剧”73
2.“海派京剧”的新历史剧:连台本戏的“古装新戏”创造——《狸猫换太子》等三大“古装新戏”89
3.“新舞台”:中国近代戏剧的第一座剧场98
(五)戏剧改良思想的传播及新形态戏剧的创造——“时装新戏”的创编和演出103
1.“中国第一戏剧改良家”:汪笑侬的戏剧改良实践——从《党人碑》到《瓜种兰因》105
2.“南社”人物:“南社”的戏剧创作群体129
3.上海的新形态戏剧:“时装新戏”的创造——《黑籍冤魂》及其海上五大“时装新戏”139
4.粤剧的新时代:“志士班”的戏剧创造156
5.川剧的精神洗礼:“改良公会”的戏剧改良165
二、民初的戏剧改良思潮(1912.1—1915.9)181
序:进入1912年后的戏剧局面181
(一)戏剧改良思想指向的变化及其原因——“鸳鸯蝴蝶派”的言情主义营造的审美氛围中的戏剧创作187
(二)戏剧改良运动的蔓延及实绩——西安秦腔“易俗社”等戏剧改良组织的创建和成就,以及女伶的出现206
(三)梅兰芳舞台“时装新戏”的创造——《一缕麻》等“时装新戏”的尝试225
(四)为近代戏剧安其身:戏剧改良家们思想背景的考察——上海,从日本到上海间239
(五)为近代戏剧立其命:戏剧改良家们的心态研究261
(六)戏剧改良运动的影响及回应279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改良思潮(1915.9—1919)287
引子287
(一)戏剧改良运动之再起——1915年9月《青年杂志》和1916年《新青年》的思想启蒙295
(二)戏剧改良阵营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302
1.戏剧改良阵营中的代表性成员303
2.戏剧改良派理论的论域内涵309
(三)1919年之后中国戏剧界思想状况312
(四)戏剧改良运动的实绩——成兆才和“警世戏社”的戏剧创造成果319
1.北方农民艺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表达:评剧新形态的创生319
2.“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头班)的由来326
3.成兆才和他的戏剧创作:时装新戏《杨三姐告状》的成就331
4.月明珠的音乐创造357
四、本编余论363
下篇 戏剧改良的主要派别及其理论主张——关于中国近代戏剧艺术形态的设计369
一、1902—1919年期间形成的旧剧改良派371
(一)旧剧改良派的戏剧理论371
1.梁启超的“新小说与新民关系”论371
2.欧榘甲的“改班本振兴中国”论374
3.三爱的“优伶实普天下大教师”说377
4.天僇生的“戏剧是学校教育补助”论380
5.宋春舫的“维护旧剧特点进行改良”说384
6.欧阳予倩的“创设新戏剧文本”说390
7.周剑云的“编选剧本确立剧目”说392
8.秋星的“旧剧剧本改良”说394
9.蒋智由的“编写悲剧剧本”说395
10.严复和夏曾佑的“使民开化”论396
11.未名的“禁不如改”说398
12.狄平子的“戏剧地位至高无上”论400
13.刘半农的“戏剧以应时势之所需”论402
14.箸夫的“取舍东西洋经验改造本国戏剧”说404
二、1917—1918年以《新青年》为阵地形成的三个戏剧派别406
(一)旧戏否定派的戏剧论407
1.钱玄同的“中国要有‘真戏””说407
2.周作人的“中国旧剧应废”论410
3.傅斯年的“中国旧戏是‘百衲体’的‘把戏’而不近人情”论414
4.陈独秀的“旧剧审美价值几何”论424
5.刘半农的“旧剧应‘另以合于情理、富于美感之事物代之’”说427
(二)旧剧守护派的戏剧理论428
1.张厚载的“中国旧剧美学价值”论429
2.冯叔鸾的“中国旧剧艺术规律”论442
(三)旧剧再造派的戏剧理论452
1.胡适的“中国旧戏是‘遗形物’说和输入悲剧观,戏剧再造”论453
2.傅斯年的“‘废唱用白’,创造新剧”论461
三、1904—1919年期间南社及其他学者和社团的戏剧改良思想472
(一)南社革命家们的戏剧改良思想472
1.陈去病的“随俗嗜好,徐为转移”的戏剧改良思想472
2.柳亚子的“优伶社会,实社会思想之根据地”说477
3.黄人的“倾美的方面,审美之情操”的戏剧本质论481
4.健鹤的“戏剧汉唐精神重建”论485
(二)其他知识分子的戏剧改良思想489
1.汪笑侬的“以词句为本”,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说489
2.李桐轩的《甄别旧戏草》491
3.韩补庵的“编剧宗旨”493
4.沈芳尘的“歌白并用”说495
5.王梦生的“三步合一”说497
6.玄郎的“海上剧评”498
(三)戏剧社团的戏剧改良主张502
1.“春柳社”的戏剧改良主张502
2.“易俗社”的戏剧改良主张503
四、本篇小结505
结语513
一、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戏剧“经世致用”学说的创论515
二、以西方近代戏剧理念为思想资源的戏剧改良516
三、戏剧改良运动的理论偏至与实践上的实用功利主义521
附录524
附录一 晚清戏剧学研究524
附录二 1902—1919年戏剧改良运动中主要戏剧作家作品见知录547
附录三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百年戏剧改良(改革)著作、论文要目559
后记:一个艰难终结的时代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