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胡直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胡直集 上
  • (明)胡直撰;张昭炜编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7255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胡直(1517~1585)-哲学思想-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胡直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出版缘起1

编校说明1

衡庐精舍藏稿3

卷一3

赋3

双松赋3

诮萤火赋4

感苍蝇赋4

志归赋5

卷二9

古乐府9

刘生9

紫骝马9

陇头水10

卞和献玉退怨之歌庚子年作10

明月篇10

柘枝词11

步出上东门行11

枯鱼过河泣12

铜雀台12

昭君怨12

薤露歌12

燕歌行13

缓歌行13

当车以驾行14

折杨柳14

关山月15

公子行15

朱鹭15

雉子斑16

君马黄16

艾如张16

善哉行六解17

芳树17

行路难17

圣人出18

结客少年场行19

将进酒19

古行路难20

君子有所思行20

门有万里客21

二21

远如期有引22

二22

三22

临高台23

猛虎行有序23

战城南有引24

出塞曲24

二25

卷三26

五言古诗26

杂诗26

二26

三27

四27

五27

六28

七28

八28

九29

十29

十一29

十二30

游仙三首调笑丁戊山人30

二30

三31

咏怀31

曹溪瞻六祖塔32

同张京兆九日游茅山和韵二首32

二32

送同省王君归觐建业33

送朱镇山参政之河南二首33

二34

同省魏张二君奉使二首鲍明远体34

二34

赠别胡侍读奉诏归省二首有引35

二35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36

衡岳感怀二首36

二37

观日台37

会仙桥37

戏作最洁诗口号38

过匡庐阻雪不得登怅然增怀因赋短篇报九江牧射陂朱君38

登峨眉山至楚狂接舆隐处旁有玉液泉38

九日游仙女山怀有训信卿是山为先祖谦谦府君旧游39

仲冬初三之日乘霁再游仙女度螺塘江闻水声39

冬日登仙女峰绝顶40

春日近湖族叔枉过小酌螺塘江浒40

阳能卿过宿孟山菴中二首40

二41

丙子杪秋骄阳蒸热踰月不雨偶坐南轩承少保镇山先生佳篇屡赠蹶然有感怀答三首41

二41

三42

卷四43

七言古诗43

金陵曲初唐体43

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44

君莫悲行赠人初唐体45

题罗巽溪太守所藏竹鹤老人山水图歌罗公宅地名西冈46

伐木篇赠谢乐昌邓先生47

题张玉屏京兆藏赵子昂所画唐马歌有序47

使君行送别48

王母歌寿句曲王生母夫人49

送陈给舍之南省长短句49

赠魏翁50

春野吟50

台岳短歌二首赠王少冶郎中守台州51

二51

上寿词奉寿宋母太夫人51

二52

三52

黎翰林维敬席上仙人骑白鹿图歌52

祝融峰用韩韵53

欲游方广寻朱张旧迹以积雨阻遂别衡岳西去作长短句53

澄江秋水篇寄寿沔翁先生七袠见远怀54

至日冒雪游禾溪迟近湖族叔54

赋得淡泉歌赠张君55

悲愤词哭欧阳文朝55

二55

卷五56

五言律诗56

重别日表56

下第留南京寄怀庄少府座主二首56

二57

自城归村中旧庐57

立秋夜月57

江村步月57

欧阳文朝载酒同访康东沔先生龙洲园居和作58

龙洲读书58

乘醉同康东沔访王武阳草堂共赋58

余少同欧阳文朝王尚涵读书茶山今丙午复同文朝脩业龙洲相去已十又三年矣感赋为赠59

文朝省试二首59

二59

徙宅四首60

二60

三60

四61

观山寺四首61

二61

三61

四62

拟游匡庐62

丁未秋尽往庐山未果因留石莲洞62

住石莲洞赠念菴先生四首63

二63

三63

四63

石莲后洞转寻又一小洞二首64

二64

坐林中64

同欧阳曰穑游通天岩65

过茶山览亡友罗日表壁间题字追思曩昔怆然湿襟因识二首65

二65

和答兴化顾秀才65

輓李光禄祖母66

别南刑部黎克芳蔡汝聘二首时淮阳方有寇警66

二66

早春送萧天宠之官莱芜二首以旧同石莲洞之游67

二67

送邹二下第南还67

送周经历67

何封君社中二首即何振卿父也68

二68

吴郎中出守福州68

人日立春喜雪和胡子文太史69

大朝门同午楼复建百官朝贺二首69

二69

同署范郎中出守淮阳二首69

二70

况吉夫督学贵州70

重别吉夫70

咏况吉夫药湖别业二首71

二71

魏黄门册封汴藩便归省觐二首71

二71

郊外别振卿72

赠别72

赠李太史承命奉二亲归丰城兼讯胡侍读二首72

二73

每日省退归舍马上见西山73

卧病省署同邹继甫作八首73

二73

三74

四74

五74

六75

七75

八75

春夜袁沔阳枉寻水塘菴下榻谈禅有独往之兴别后戏作却寄留之75

春夜过银锭桥在禁城外北海子76

赠李二守76

二76

赠兜率菴僧是僧曾随太平周都峰给舍步访关西杨斛山侍御遂游华山而归77

二77

予与邹继甫有岁晚邻舍翁之约 时予赴楚便省过家见春流漫溢耒耜方兴感思宿盟慨然增怀77

初至武陵官舍续陈后冈先生作78

秋夜辰溪舟次对月怀万思节宪长78

华容道中闻万思节宪长以赴任延迟被言还阳羡78

上封寺二首78

二79

别望之后追送二首79

二79

吴武选谒诗贻其封君二首80

二80

过周坪坡列十馀峰奇峭若笋林赋诗一首80

七月十三日夜坐月寄蒙山子80

五言律诗六句81

重赠念菴先生81

卷六82

七言律诗82

越王台怀古以下四首俱少作82

春日觉山寺江亭82

秋日江郊读书感怀简杨虚卿罗良弼欧阳文朝王尚涵83

初春雪霁游娬姥赠谢萧晴川先生83

送胡仰斋工曹北上工曹旧给谏以言事左迁十年今召还83

拟访座主王吉水明府阻涨怀寄84

春日欧阳曰守赴试京闱有司以官舟送84

龙洲书屋题赠康东沔先生兼简伯子而正二首84

二84

龙州书斋新霁客至85

石莲洞雪霁85

赠萧孝子思齐85

赠曾都谏86

答周上舍86

山中怀寄康明府龙洲86

下第登太白楼86

昭阳对雪口号示李生87

久客昭阳怀寄李石麓殿撰二首87

二87

元夜西苑灯山代欧阳先生应制88

西苑恭睹三杨学士锡游之处拟作二首88

二88

赠杨宪长二首88

二89

陪大司成尹洞山先生游三茅山观池中小龙和作并以为别二首89

二89

饮曹氏园90

兴化沈山人逃羁子旧别淮海近十年春杪忽走京师访今学士李公方欣款遘遽复言别作此赠之90

湖上幽居为淮海沈山人赋90

咏董原汉鑿白云楼东西二牖和高李二君二首91

二91

送楼兵备入蜀91

陪祀天寿山91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92

唐荆川先生视师海上奉赠二首92

二92

饯别余午渠宪副之闽中93

秋夜郢中高比部席怀令弟民部同李尚宝况膳部张职方邹比部梁中翰得何字93

秋日诸君枉集望西山得新字93

送王鹅泉侍御之南台94

同诸君携俎别何振卿得翩字94

寄王阳冈都谏蜀中94

春日毘卢阁同张侍读张廷尉二公得文字95

龙兵马判真定95

承命楚臬过淮阴驿逢万寿节遥祝志感95

穆陵道上怀姜廷善林邦阳王少潜三兄95

辛酉仲春抵楚城初渡汉阳感思旧游因记所怀96

傅报广寇劫予邑之西南燔杀惨甚罗文庄公旧宅刘两江先生舍皆为烟烬为之掩涕96

同万思节藩参各乘小艇泛巨浪取疾赴景府之役奉和一首96

蒲圻道上睹叠嶂长松率尔会心迟吴霁寰藩参共赏抵暮不至留诗一首97

九峰寺中饭97

京山逢继甫出示登太岳诗奉和一首97

自大荆驿山中至湘阴度林子口时因暴雨停骖田父家又暮夜传言有虎97

晚宿岳庙官舍同周生乘月坐松阴下98

至岳庙次日风雨大作因为晴祷诘朝果霁聊书志喜98

午登祝融峰四面忽起白雾漭不辨下上予趺坐石上嗒然与之俱忘98

观音岩僧圆宁楼上中饭赋赠圆宁为高僧楚石门徒99

同周生宿南台寺99

九湾坡已蹑绝顶其上又有峰如屏99

予以癸亥夏杪至雅之官舍雅素称多雨四山阴霭鲜见皎日初秋稍霁夜月倍明不觉跃然如晤故交时亭中墙竹砌花颇茂有会於心为之赋诗一首100

初秋登雅州三峰阁同李六台和韵100

余锦衣奉命鹤鸣山建万寿醮和作100

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101

二101

新秋对月有怀王欧及邹耿诸子101

雾中山晓霁登顶其上有飞霞峰明月池101

名山道中逢伍鱼山年兄奉延紫府飞霞洞和韵为别102

飞霞阁追陪陈蒙山和韵因怀庐阜102

陈蒙山官舍后新创小楼题曰瞻峨且云是东望之意也予为书之而识以诗102

甲子冬赴松藩过窦圌山历明月关俱有罗两华题迹时闻两华以贵阳宪长归矣怀望赋此103

过风洞嵿望雪山兼闻魏南台使君开府诸蕃服属边烽始静感怀书此预简南台103

嘉州凌云山寺览蒙山宪副题刻和韵怀寄103

登乌尤山山在江水中相传龙所开有郭璞注尔雅台104

坐双飞桥寺僧出孙思邈丹竃药炉制甚古留诗一首赠谢楚山上人104

是夜宿白水寺相传冬春积雪封山诸兽皆远伏及春深鹿开山人始行104

过雷洞坪自坪上有八十四盘险绝104

至光相寺是为绝嵿105

自峨眉还眉州陈蒙山丈从锦城以诗讯问登山辞甚清妙依韵酬答105

阅山图拟卜隐适有学宪新命陈子知予之不能遽释也以诗见嘲作此解之105

送喻兵宪归南昌106

甲戌春小葺衡庐精舍二首106

二106

西粤旧寮三四君皆一时名士偶因便风裁述昔游106

赠郭柏冈太守107

冬日毛右军自螺川枉访精舍赋赠并寄讯耿符台107

曾二潭郡伯曾鲁原中丞见和精舍小作叠韵为谢107

雪中龙节推枉过精舍108

茶泉廷尉新第成赋赠108

题茶泉廷尉云舫楼108

奉答大司空镇山朱公致政还家二首109

二109

中秋日同杨仁叔游娬姥登礼斗坛坐月闻桂香109

六十生日避客娬姥怀有训109

戊寅冬再至石莲洞110

洞中雪后闻虎110

秋日田间110

仲冬尹凤湖参军过顾留宿111

辛巳春日泊舟神冈有怀见台中丞因忆东坑之聚乃挂言者之口为之永叹111

杨乾叔新抅其先君武东银台有作因追和之以赠乾叔111

卷七112

五言排律112

秋日自海智寺归家即事112

送李行人使琉球十韵112

送樵员外请告还蜀113

万通政承诏归省十一韵113

同姜廷善邹继甫王少潜胡祁礼游西山宿碧云香山二寺别后追作三十三韵113

中秋夜邬使君邀登广视堂后山翫月同舒少参管都阃114

五言绝句115

同罗日表下第归至宝应日表议别舟先行叙别江岸酒楼115

王昭君五首115

二115

三116

四116

五116

嘲梦四绝116

二116

三117

四117

卧雪东林寺延望天池感赋五绝117

二117

三117

四118

五118

度钻天坡感怀四绝118

二118

三119

四119

白沙驿三绝119

二119

三119

午日白沙驿阻涨感怀二首120

二120

七言绝句120

庚戌之秋虏逼都城闻雁有感二首120

二120

赠从妹婿张可大归泰和二首121

二121

题松赠李明府二绝121

二121

题况膳部扇景二绝122

二122

桃源行四首122

二122

三122

四123

过桃源洞再赋二首123

二123

蒲圻道上搴帷忽睹叠嶂连霄酷类敝庐前山感忆仲弟123

闻雁忆两舍弟123

过澧怀屈大夫124

同蔡士备冲雨寻药山古刹叙别二绝124

二124

观涨怀欧阳文朝124

夔府官舍梦王尚涵三首124

二125

三125

听莺怀邹继甫二绝125

二125

度铁索桥125

七天桥126

天仙桥126

山嵿晚霁126

下至梅子坡大雨126

蒙山丈从武阳驿放舟见忆春日同游奉答二首126

二127

乙亥春日效长庆心身问答三首127

卷八128

序128

同年章近洲补令桐城语别序128

送薛同年使金陵序130

送同年黎叔期尹盩厔序131

别同年阴定夫序133

寿徐桐湖年伯先生七十叙135

送周县丞之元氏序136

代送太守范君之任淮安序137

别王尚涵序139

别诸南明太史归越序140

胡氏世叙142

龙洲稿序150

华阳稿序150

白云稿序151

唐诗律选序151

送履菴万公赴江西宪长序153

督府董近淮先生疏稿序154

奉寿大总督中丞近山罗公序156

西曹集序157

刻击壤集摘要序158

刻乔三石先生文集序160

南富王氏续脩族谱序161

刻督学集序162

刻正学心法序163

贺抚台三川刘公晋陟少司徒序165

刻武经七书序166

瑞泉南先生文集序168

别赵尧卿序169

梁陶贞白先生集序170

硕辅宝鉴序172

王氏内外篇序173

卷九176

序176

沧洲稿序176

念菴先生文集序176

重编王文端公文集序179

郭母吴太夫人八十寿序180

贺欧阳鉴斋先生七袠晋秩序182

奉送陈寅斋赴召序183

赠何宜山先生督抚闽台序184

刻王太史诗序186

湖广乡试录后序186

赠贺大方伯吾南刘公考迹序188

湖广武举乡试录后序189

奉赠刘抚公唐岩先生晋陟南少司空序191

曹中丞诗集序192

赠瞿睿夫序193

赠总督李蟠峰公晋陟大司寇序194

莺谷山房藏稿序195

广东乡试录前序197

广西乡试录后序199

赵浚谷先生文序202

万安仓前周氏族谱序203

舂陵三胜纪略序204

卷十206

序206

刻白沙先生文集序206

南溪萧氏续脩族谱序208

正终稿序209

医戒附210

送郭相奎冬官赴任序211

刻濂溪先生集序212

赠别习豫南太史序214

贺朱兵宪平黄乡寇序215

重刻王心斋先生遗录序216

别曾舜徵序218

贺刘养旦宪副归省齐寿序219

赠唐曙台父母入觐序220

西昌乡约后序221

副将康氏续脩族谱序222

爵誉康氏重脩族谱序224

张氏续脩旌忠录序225

贺陈柱峰六十寿序226

欧阳南野先生文选序228

卷十一231

记231

卧冰记231

荆塘图记232

弹子洞记233

馀功亭记234

爱日堂记235

雅安分司题名记236

三峰阁记237

梦记238

卷十二240

记240

游峨眉山记240

谒苏老泉墓记242

江源记243

果州正学书院记244

世德楼记245

武功九龙山胜佛禅林记246

甘白斋记247

王氏冠山墓记249

承天府学田记250

高斋记251

游西粤龙隐岩记252

游省春岩记253

游隐山六洞记254

游七星岩记255

还珠洞记256

学孔书院记257

端溪书院记258

双鹤楼记260

先妣周太安人圹记261

卷十三262

辩262

太极图说辩262

太极图说辩后语264

月借日光辩265

卷十四267

论267

戒杀生论267

疑论270

名论上272

名论下274

才论上275

才论下276

论文二篇答瞿睿夫278

卷十五285

议285

屯田议285

说288

巽说288

贺鸣甫字说290

蝨说291

蚁说291

人龙说292

杂说四首293

续知命说复耿伯子296

申说赠萧希之太守北上有引297

洗心说示罗忠甫300

易说示张有书有引301

卷十六304

解304

仁解四首赠同门刘仁山使君304

颂306

衡岳颂有序306

三君脩元公庙颂309

赞310

拙赞310

四公赞311

外祖周处士樵翁先生像赞313

处士张仁夫君像赞313

赠评事王矢斋先生像赞314

王母刘孺人像赞314

介斋萧先生像赞315

萧母严孺人像赞315

卷十七316

策问316

卷十八328

题跋328

书大司马许默斋公录襄毅公疏草后328

书唐荆川先生夷齐庙诗后329

书青尉传后330

书苏子瞻书传后330

书郫县志后331

读鶡冠子333

书陶靖节集后333

书神留宇宙卷后334

书复合溪子语335

题宋高宗所临兰亭帖后336

书子昂击壤图336

书郑使君家藏祝枝山书337

书丹铅总录338

书三妙卷后340

书张果传341

书王庠经说342

书松原别语册后343

卷十九344

书344

上陈抚院论倭寇344

奉大司成尹洞山先生350

奉念菴先生书351

又352

与樊户部353

复朱镇山中丞354

奉聂双江先生356

答何吉阳亚卿356

又357

与宋望之361

复吴峻伯362

复孟两峰364

奉廓翁365

奉复座主洞山先生366

又367

复赵柱野中丞369

复刘朝重369

上徐存翁相公以同志友阻未上370

奉少宰李石麓公374

奉大司空雷古和先生376

答诸殿撰378

奉答邓钝峰先生379

卷二十381

书381

奉复念翁师381

二382

三382

答赵太洲先生384

二384

三385

答谢高泉书387

答张泰岳宫谕书388

答程太守问学389

上李石麓相公391

上江陵张相公392

上赵大洲相公394

启江陵张相公396

寄何古林亚卿398

答山甫中丞399

答唐明府书400

答人问独知404

疏406

谢钦赏疏406

祈行久任疏407

乞休疏409

卷二十一411

碑411

勅赐雾中山开化禅寺碑411

席文襄公祠堂碑411

道州濂溪先生楼田洞中家庙碑414

祭文416

谒告南岳文416

谢雨文417

欧阳母萧太淑人诔文418

代祭缪进士文419

代祭马翰林母太夫人文419

代祭大总台屠公文420

祭贞穆先生王九逵文421

蜀归告欧阳文庄公墓文422

初归告先祖父文423

呼程后台太仆文423

邹东廓先生诔文424

祭罗念菴先师文426

祭军牙六?文428

祭张南轩先生文428

大益书院祭文429

祭萧晴川姑夫墓文429

奠欧阳蜀南兄文430

祭欧阳乾江兄文432

奠袁生文434

同郡会祭雷太母文434

同邑会奠刘军门母太夫人435

祭少司马张公母太夫人文436

祭欧阳鉴斋先生文437

祭太仆少卿刘仁山文439

卷二十二440

传440

盛公小传440

萧丈人传441

仙门先生小传443

墓表445

袁东山先生墓表445

处士屠宜菴先生配汪孺人合447

葬墓表447

曾秋潭先生墓表448

南太仆少卿仁山刘公墓表449

封监察御史朴菴张公配杨孺人合葬墓表454

卷二十三456

行状456

念菴先生行状456

王拙逸先生行状474

通政武东杨公行状477

卷二十四483

行状483

欧阳乾江先生行状483

先母周太安人行状491

卷二十五497

墓志铭497

观复王君墓志铭497

郑节妇张氏墓志铭499

封宜人罗母萧氏墓志铭500

王母梁太夫人墓志铭501

外父萧处士碧池翁墓志铭502

亡友欧阳生墓志铭504

勅封贺母刘太孺人墓志铭506

平乐府节推刘公墓志铭507

敕封张母廖安人墓志铭511

卷二十六513

梧州知府刘见川先生墓志铭513

乐处士十松翁墓志铭516

胡母刘孺人墓志铭517

螺溪处士胡君偕配刘孺人墓志铭519

萧小峰处士墓志铭522

处士萧挹淇翁墓志铭523

水部尚书郎张玉屏先生寿藏铭526

梅池郭君墓志铭533

卷二十七535

杂著535

首约赠同年出宰535

养徵有序538

医喻八首539

诗诫545

誓师546

果州鸦547

别诸生548

二548

龙谈549

翠峰语别550

答客难上552

答客难下553

沧洲别语三首赠萧昆阳子之将乐554

卷二十八557

杂著557

言末上557

言末下559

理问上562

理问下564

六锢568

卷二十九582

杂著582

博辨上582

博辨下586

明中上588

明中下594

徵孔上597

徵孔下606

卷三十619

杂著619

谈言上619

谈言下627

续问上644

续问下654

申言上680

申言下689

衡庐精舍续稿705

卷一705

赋705

悼才赋少作705

诗707

赋得三顾山赠贺郭封君两峰翁即相奎父707

龙澄源君自黄迁辰沅兵宪兼督学政书至寄贺707

乞橘708

书社秋兴八首708

二708

三708

四709

五709

六709

七710

八710

客有言朱镇翁见讶无诗寄谢二首710

二710

中秋同王未菴周贞夫王执之访陈蒙山翠峰别业是暮王塘南刘述亭同集翫月山巅和周生韵翠峰一名集仙台711

送罗田周贞夫兼讯黄梅瞿睿夫时睿夫方有诖误事711

九日登觉山再别贞夫711

访颍泉年兄园居以宿有耦耕之约故末联云然712

卷二713

序713

赠余晓山郡侯入觐序713

赠贺毛白山公八十寿序714

刻陈两湖先生全集序716

送邹汝瞻召还北上序718

贺毛母李太孺人六十寿序719

卷三721

记721

忠义亭记721

贞寿堂记723

敦典堂记724

卷四726

书726

复沈蛟门侍讲书726

二728

与郭相奎729

答郭相奎730

卷五731

颂731

文翁颂赠杨春宇郡公有序731

玉瑞颂有序733

赞734

仁社三逸图讚有序734

梅村陈公像赞有引736

跋737

跋永宝图卷后737

卷六738

行状738

大理卿宋华阳先生行状738

卷七747

祭文747

祭尹洞山先生文747

祭大理卿宋阳山文748

会祭徐存翁阁老文750

奠耿封君静翁年伯文751

卷八752

墓志铭752

龙西华先生墓志铭752

云南按察司宪副毅斋杨公墓志铭754

嘉议大夫南京太常寺卿一厓郭公墓志铭758

云塘郭公墓志铭762

亡友月塘曾君墓志铭765

山阴陈云谿先生墓志铭768

卷九772

墓志铭772

曲江萧处士墓志铭772

上林苑监署丞平溪王君墓志铭773

杨母萧孺人墓志铭775

诰封周母王夫人墓志铭776

尹萧两贤妇合厝墓志铭779

诰封贺母周宜人墓志铭780

亡妻萧安人墓志铭783

故太学生陈芙野君墓志铭785

处士萧介斋翁偕配严孺人墓志铭787

明故刘母张孺人祔冢子德蕴秀才墓志铭789

处士执庵王公墓志铭790

康东沔先生偕配胡孺人合葬墓志铭792

卷十795

墓表795

族祖顺菴公墓表795

赠监察御史慕云杨公墓表797

龙池刘公墓表799

行太仆卿进阶嘉议大夫月川王公墓表800

确斋处士墓表802

两封安人王母张氏墓表803

新创吉水龙家边寿藏志805

卷十一808

传808

少保赵文肃公传808

宗伯尹洞山先生传818

给舍事斋杨公传823

诰封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静菴耿公传824

三才子传827

太虚轩稿835

诗835

登拟岘台835

初就医近翁年兄家坐隣云楼承和前韵赓谢835

近翁再和前韵亦再和为谢835

再用韵呈近翁见别意836

予意拟别近翁还家不谓闽台不允投檄翁因劝予且行欲归当别徐图遂拏舟送予新城躬引予访宿张少卿园居从臾感动予亦忘闽行之可否也因追前韵叙其事再为别请返棹836

别近翁后入杉关登闽岭感怀非一仍用前韵836

壬午元日坐太虚轩837

夏日思楚侗淮海二君期春暖访之837

腊雪同未蓭拥炉观生奥赋赠予书室匾观生奥837

除夕二绝句837

癸未元日微雪二首838

丰城屠生贻书讥仆不绝二氏作此解之屠乃李见罗门人838

甲申元日雷雨838

感事839

客有以邸报寄者839

同志中有争论体用字义甚析且锐未可与多辩也聊识於此得二绝句839

送大廷尉曾见台丈北上兼简楚侗中丞840

走笔慰颖泉方伯失长子佥宪君840

除夕同族弟皋甫小集因拟邀诸君为仁社会遂书代简840

首夏重游朱陵观旧传为吉州阎刺史得道处又云先后出六仙因和唐戎昱送阎使君入道韵并怀近里张玉屏水部841

予见顺欲别拜师古人岂嫌为多师哉但此处未可草草也因书以警之841

书842

奉许石城大常求文书842

与罗近溪书843

奉谢大司寇黄葵翁书844

与见麓兄书845

奉慰座主李阁老书846

与高伯宗书847

与万履菴书848

与杨朋石书848

复刘仁山主政书850

与蔡汝聘书851

奉欧阳鑑斋先生书852

答文朝书852

谢姜晋斋侍讲书853

贻刘少衡书854

复李源野方伯书855

寄何吉阳亚卿书856

答奕侍御857

答淮海书858

与孙淮海书859

答陈蒙山宪使书860

与邓默成861

与徐鲁原宪副书862

复曾见台书863

复曾健斋书864

简刘鲁桥865

答李见罗866

再简见罗867

与唐仁卿书869

又872

复许敬庵877

与耿楚侗书878

再简楚侗880

答耿楚侗书881

与邹汝瞻书882

与苏诚斋书883

与姜凤阿书884

告休禀帖885

告休揭帖887

又888

乞休揭帖889

困学记893

困学记893

附录905

佚文905

宿白水寺905

通谱记905

河南乡试录后序907

明故谭处士小溪墓志铭908

序911

衡庐精舍藏稿序&郭子章911

补刻衡庐精舍藏稿序&庄诚913

衡庐精舍诗稿序&谢东山915

又序&孙应鳌917

太虚轩稿序&旷骥918

胡子衡齐序&许孚远919

胡子衡齐序&王世贞921

胡子衡齐序&张位923

胡子衡齐序&罗汝芳925

胡庐山先生全归稿序&邹元标926

衡庐精舍藏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928

胡子衡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929

衡庐精舍藏稿跋&胡承镐930

胡子衡齐序跋&胡思敬930

书信932

与胡正甫&罗洪先932

与胡正甫&罗洪先933

又&罗洪先934

与胡正甫&罗洪先935

答胡正甫&罗洪先936

书胡正甫册&罗洪先937

书胡正甫扇二条&罗洪先938

答胡正甫辛酉&罗洪先939

与胡正甫(一)癸亥&罗洪先940

与胡正甫(二)癸亥&罗洪先941

与胡正甫(三)甲子&罗洪先942

与胡正甫(四)甲子&罗洪先942

与胡正甫辛酉&罗洪先943

与胡庐山书&耿定向944

又946

又947

又948

又949

又950

又951

又952

又953

又955

又955

与楚学宪胡庐山&张居正956

答楚学道胡庐山论学&张居正956

简胡正甫&邹守益957

与胡庐山先生论心性书&许孚远957

六经堂记&赵贞吉959

答胡庐山督学书&赵贞吉961

与胡庐山少参书&赵贞吉963

寄广西宪长胡庐山书&赵贞吉964

与胡庐山&李材965

答胡庐山&李材966

答庐山胡督学&李春芳967

寄胡庐山论学职&姜宝968

寄胡庐山论学政&姜宝969

寄胡庐山论学职尚行&姜宝970

寄胡庐山&姜宝971

寄胡庐山&姜宝972

与胡庐山&姜宝974

与胡庐山&姜宝975

寄庐山胡侍御书&王襞977

传记等978

明福建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胡公墓志铭&耿定向978

先师胡庐山先生行状&郭子章984

宪使庐山胡公传&姜宝1000

胡直传&刘元卿1007

祭胡庐山&耿定向1010

祭胡庐山&姜宝1011

祭胡庐山师文&邹元标1012

书晴冈手泽卷&罗洪先1013

胡祖母蔡氏孺人墓志铭&欧阳德1014

明故赠刑部云南清吏司署员外郎晴冈胡君墓志铭&罗洪先1016

书胡氏先训卷&张居正1018

跋胡庐山所藏唐师奉使诗卷&万士和1019

跋胡晴冈手迹&万士和1020

跋胡氏先迹&万士和1021

传心堂约述&方以智1022

宪使胡庐山先生直&黄宗羲1024

胡直传(《江西通志》)1025

胡直传(《吉安府志》)1026

胡直传(《西昌县志》)1027

江西三子&王樵1027

宇内五贤人&郭子章1028

致书王父台议胡庐山先生谥典&郭子章1028

怀胡庐山&孙应鳌1029

怀胡庐山&孙应鳌1030

泰和南冈族谱胡直传10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