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生态体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生态体系论
  • 吴金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030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生态体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创新生态体系本质论3

一、从燃烧的平台诺基亚谈起3

二、研究组织生态体系理论的三种范式7

三、创新生态体系的概念、本质、分类与特征12

四、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与政策含义18

五、本章总结21

参考文献21

第二章 有一种力量叫“硅谷场”25

一、“硅谷场”25

二、硅谷场的本质在于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27

三、硅谷场对我们的启示30

参考文献32

第三章 从“带土移植”到创新生态体系33

一、一个产学研结合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典型33

二、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35

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资料来源37

四、“带土移植”及同方威视的成长41

五、带土移植的理论本质51

六、学术贡献与政策含义56

附录59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 正本溯源论“创新”64

一、“创新”还是“innovation”?64

二、中外语境对“创新”概念的不同理解65

三、创新泛化带来的危害及表现71

四、回归创新的本源75

参考文献76

文化篇81

第五章 自主创新:文化建设重于资源投入81

一、自主创新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81

二、创新文化建设比高投入更重要82

参考文献86

第六章 理解创新文化的一个系统框架87

一、创新文化关乎创新体系的全局87

二、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文化的认识88

三、理解创新文化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92

四、模型应用与政策价值98

五、本章总结102

参考文献103

第七章 典型国家创新文化特点及启示106

一、文化亦可比较106

二、创新文化何以重要107

三、典型国家创新文化的特点分析109

四、新时期对中国创新文化优势和局限的思考115

五、拿来主义,推陈出新119

参考文献120

政策篇125

第八章 制约我国创新生态体系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125

一、钱学森之问与乔布斯之问125

二、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及创新的成绩?126

三、对两个关键制约要有清醒认识128

四、几点可操作性的建议132

参考文献132

第九章 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133

一、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意义133

二、认识局限与政策空白136

三、概念阐释:从工业实验室到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139

四、案例研究: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高科技产业之脑140

五、ITRI带来的启示147

参考文献151

第十章 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兴产业创新体系154

一、机会窗口与创新体系改革的突破口154

二、如何全面认识产业技术研究院地157

三、中外典型案例比较研究167

四、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178

五、政策建议185

参考文献187

第十一章 中国高铁:第四种创新模式193

一、高铁成就不容否认193

二、高铁的创新经验值得珍视、总结和推广195

三、高铁模式的局限及其反思199

参考文献206

第十二章 地方政府在打造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中的作用207

一、问题与争议207

二、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08

三、地方政府在创建创新生态体系应该发挥的作用210

参考文献217

第十三章 在互联网文明时代实现超越219

一、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文明时代219

二、中国已经是互联网经济大国220

三、积极应对三大挑战,中国要力争在互联网文明时代实现超越222

参考文献225

清华十六年(代后记)226

热门推荐